摘要:胃癌(GC)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早期患者,手术仍然是根治的主要手段,但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选择受限。尽管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预后,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长期生存率
胃癌(GC)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早期患者,手术仍然是根治的主要手段,但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选择受限。尽管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预后,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长期生存率提升有限。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新型治疗策略一直是临床和科研领域重点方向。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为胃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尤其是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已经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持久的临床获益,逐渐成为抗癌研究与治疗的核心热点。与此同时,过继性细胞治疗、肿瘤疫苗以及溶瘤病毒等多种新型免疫手段也在快速推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潜在选择。然而,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应用仍面临复杂肿瘤微环境(TME)、患者个体差异性大、疗效不均衡及耐药发生率高等多重挑战。近期,《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1],系统阐述了近年来胃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重点关注ICIs、过继细胞治疗以及肿瘤疫苗。同时,还探讨了患者筛选、生物标志物开发以及联合治疗优化等关键问题。本文特此本文特对该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提炼与解读,以飨读者。研究结果
从机制层面来看,胃癌的TME在免疫治疗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环境由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共同构成。研究发现,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等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的功能促进免疫逃逸,从而削弱免疫治疗的抗肿瘤作用。这种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不仅限制了ICIs的疗效,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患者间疗效差异显著的原因。因此,如何改善TME、逆转免疫抑制状态,成为提高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突破口。
在临床实践方面,多项临床研究提示,ICIs联合化疗在新辅助或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潜在价值。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单药治疗整体疗效有限,其在延长生存方面的作用仍不够理想。相较而言,联合治疗策略更具应用前景。已有研究显示,免疫治疗与化疗或靶向治疗的联合能够在部分患者中显著改善疗效,包括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缓解率。尤其是在特定分子特征人群中,联合免疫治疗展现出更高的临床价值。与此同时,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也被积极探索,结果显示该策略可能带来更强的抗肿瘤活性,但同时也伴随更高的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在疗效与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并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进行精准选择,是未来进一步优化免疫治疗策略的关键方向。除了ICIs之外,过继性细胞治疗(ACT)作为另一重要研究方向,正逐渐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针对HER2、CEA、Claudin18.2等靶点的CAR-T疗法已进入早期临床试验,并在部分患者中显示潜在疗效。此外,NK细胞疗法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疗法也展现了抗肿瘤活性,但在细胞数量扩增和疗效持久性方面仍存在制约。癌症疫苗的探索同样备受关注,例如基于TLR7激动剂和MG7-Ag抗原的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激发了强烈的免疫应答,并在联合化疗时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然而,复杂的制备工艺及频繁接种的需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溶瘤病毒治疗作为另一种新兴手段,目前已有G47Δ、CF17等在胃癌模型中展现出良好溶瘤活性,但仍需更多临床证据来支持溶瘤病毒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在提高疗效与患者筛选方面,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高肿瘤突变负荷(TMB-H)、PD-L1高表达以及EB病毒阳性状态均被证实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此外,多组学标志物的应用正在拓展,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谱系分析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均为实现更精准的患者分层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总结
免疫治疗已经在胃癌的治疗中展现出新的突破口,尤其是ICIs在部分患者中显现出持久获益。然而,总体疗效仍受限于TME的免疫抑制性、患者间的高度异质性以及耐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未来的研究方向需聚焦于多策略联合治疗的探索,进一步改善免疫抑制环境,同时积极推动ACT、癌症疫苗及溶瘤病毒等新型疗法的临床转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生物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精准筛选获益人群将成为提高疗效、降低无效治疗风险的关键环节。总体而言,胃癌免疫治疗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望在机制研究、联合治疗优化及个体化应用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与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 Zhang W, Chen J, Wei Z, et al. 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 in immunotherapy for gastric cancer: current approach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5, 16: 1592733.
审批编号:CN-169178,有效期至:2026-10-16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