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7年9个月大的叶锐聪在东莞寮步镇家门口被两名男子从面包车上抱走,2025年通过DNA确认身份后认亲成功,曾用名“陈国万”被曝光,随之而来的却是借祝贺之名的不当索取和“要不要感恩养家”的争吵,母亲邓惠东一边抗癌一边把风雨都挡在门外
2007年9个月大的叶锐聪在东莞寮步镇家门口被两名男子从面包车上抱走,2025年通过DNA确认身份后认亲成功,曾用名“陈国万”被曝光,随之而来的却是借祝贺之名的不当索取和“要不要感恩养家”的争吵,母亲邓惠东一边抗癌一边把风雨都挡在门外
先说名字
爷爷给他起“叶锐聪”,花钱也要起个响亮的,锐是敢闯,聪是心快,这个名里全是疼爱
他9个月被拐,到养家自然改了姓,网友自称小时候和他一起玩,说那会儿他叫“陈国万”,另有网友也提过他当年姓陈,合起来看并非空穴来风
说句公道话,“陈国万”听起来确实不随便
可现在局面变了
他的原始户籍和姓名一直保留着,只要补传照片就能恢复使用,养家的相关信息将被清零,“陈国万”以后只会作为曾用名挂在档案角落
这场团圆,落地在10月12日
那天,邓惠东一遍一遍摸着儿子的脸,像是在跟命运确认收货
到了10月19日,家里摆了65桌认亲宴,外地的寻子父母也被请来,吃住全包,就为让大家再点起火
孙海洋到场唱歌,气氛热到屋顶都要掀起来
可镜头扫过“豪车”和“三栋房子”,外界很快得出一个判断:这家人有钱、豪爽,找他们“蹭点光”应该不过分吧
接下来,糟心事开闸放水
第一件,有个网红两周里几乎天天去“东顺农庄”吃饭,没付过一毛钱
一次不收是情分,两次不收是体面,天天来蹭就是占便宜了,关键是农庄还是合伙的,面子不能拿去抵账
我能想象到那种窘:账本翻到那一页,铅笔在那儿悬着,落不下去
第二件,更离谱
有人吃完就跑,现场抓住还说“来祝贺东姐”
邓惠东在直播里说过,她顶多送炒饭或饮料,没说整桌都免单,厚脸皮的人偏偏就挑这种缝往里钻
中午饭口,她系着围裙在烟火里穿梭,抹桌子、报菜名,外面话筒里全是“恭喜恭喜”,账台里却多了几张白票,真叫人心里一凉
第三件,是私信借钱
不认识的人把难处说了一遍,她常常不辨真假就转过去,嘴里念叨当给儿子积福
可她自己呢?
两个儿子念书,女儿还要攒嫁妆,最难的是她身上有病,医生说过“骨已转”
有人劝她打那种一针上百万的药,她摆摆手说真担不起
聪爸在后厨杀鸡卸货,她在前台点菜收拾
看起来“日子不错”,其实都是硬扛出来的
第四件,吵得最凶
有人替养家喊冤:没虐待,还培养出大学生,不容易,亲妈该感恩
邓惠东回得很直白:聪仔只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家,就是现在的家;
我这18年的苦是谁带来的?
她还说
儿子从里到外都换了新,旧的全扔了,以后一双袜子的钱都不从那边要
有人听了不舒服,说这话太绝情
可说白了
这是被拐,不是送养;
是买卖,不是收留
更扎心的是
有业内人士提到,养父母曾在孙海洋家附近住了七年,邓惠东四处贴寻人启事,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四个字像刀子一样
把来龙去脉摆清楚:2007年11月12日,东莞寮步镇家门口,面包车,两名男子,孩子被抱走
第二天,父母就上路,潮州、福建、广西、湖北一路发启事
她查出癌症仍没停步,女儿高考选了警校,丈夫供着两名大学生祈福盼子归来
转机发生在2025年,警方DNA比对确认身份,促成认亲
10月12日相见,10月19日宴请,随后“陈国万”一名被曝,户籍回归有了技术路径
这条时间线不复杂,复杂的是18年往返的车票、贴过墙后被撕下的寻人纸,以及一遍又一遍的梦醒
很多人问:为啥认亲后争议还没停?
一来,公众情绪容易被表面“体面”带偏;
二来,打拐治理的制度链条还在补课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紫微的建议我认真看了:建立户籍异常统一采血筛查、把打拐成效纳入地方绩效、修订户口登记条例,对被拐卖取得的户口由公安机关依职权主动注销
这背后是系统思路
不是靠一次热搜解决问题,而是让技术与制度咬合,把买卖的路堵死
最高法的态度也很清楚
何莉提到对拐卖等侵犯妇女儿童权益“零容忍”,像余华英那样长期拐卖儿童的已依法执行死刑
地方也在跟进
宁夏把解救、寻亲、安置、监护与保障打包推进,甚至提出成年后一次性安家补贴和就业帮扶
这些都是把“团圆”四个字落到生活的办法
放在更大的图景里看
“要不要感恩养家”这道题,答案不是非黑即白,但前提有且只有一个:拐卖是原罪
看看两个对比案子
曾文豪,1986年在绵阳被拐到山东,父母睡过大街、蹲过桥洞,母亲加入志愿者拉群拍视频,38年后靠人像比对才认回;
“徐三娃”,未满月被拐到河北,长大后因养家善待压住了疑问,直到采血入库,才在绵阳的团圆仪式上和父母重合
这些故事里,有养育的温度,也有被拐的冷酷,善待不能为罪行做遮羞布,感谢可以,但不强求;
善行可敬,但不抵消犯罪
回到这家人
认亲之后,邓惠东每天还会在直播里唠几句
她说“我只要儿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这句话听起来朴素,其实是她18年愿望的终点
有时候,你能看到厨房门口挂着一块沾了油点的抹布,能听见她喊“聪仔,把菜端一下”,日子绕回了原来的轨道
外面的闲言碎语她尽量不回,借机来“薅羊毛”的她尽力婉拒,关于“感恩”的争执她立场很稳:守住原生家庭的边界,不向买方要一分钱
换句话说
该清零的,让系统清零;
该翻篇的,让时间翻篇;
但该追责的,不能在掌声里被悄悄放过
我常想,当她把儿子从头到脚换成新的那一刻,心里大概也把过去那道门关上了
门外,是喧哗;
门内,是烟火
哪天风头过去,东顺农庄的夜里只剩杯盘碰撞声
来源:小渔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