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转性了?自从美国不再给钱后,BBC对中国从抹黑到狂吹中国制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17:49 1

摘要: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当天就签了个行政令,叫“重新评估和调整美国对外援助”,直接冻结了所有对外援助资金,为期90天审查。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当天就签了个行政令,叫“重新评估和调整美国对外援助”,直接冻结了所有对外援助资金,为期90天审查。

USAID作为美国对外援助署,本来每年扔出去400多亿美元,帮着搞人道主义、发展项目啥的,但也捎带着养活了不少媒体和NGO。

结果审查没多久,2月2日,马斯克发帖,说USAID“无可救药,必须关门”,还说跟特朗普确认过好几回,对方同意。这消息一放,第二天USAID总部就通知大部分员工走人,项目全停。

全球上万员工丢饭碗,500多亿预算砍掉,援助链条瞬间断裂。

USAID建立1961年,是冷战产物,帮美国在海外刷影响力,顺带真给点钱救灾。但这些年,它的手伸得太长了。资金不光流向非洲的疫苗、亚洲的农田,还养着一堆媒体和非营利组织。

公开数据里,USAID赞助了6200多名记者、707家新闻机构,还有279个媒体相关的民间团体。简单说,就是每年扔钱出去,让这些机构发文章、做报道,主题往往绕着美国利益转。

像针对中国的那些负面新闻,新疆棉花、科技偷窃,好多就是靠这笔钱撑腰的。马斯克的DOGE部门一刀切,曝光了这些资金流向: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最低7万美金,最高100万;美联社甚至一篇要1950万;BBC呢?每年累计几千万美元,占它总收入的8%左右。

资金一断,反应来得飞快。2月4日左右,BBC伦敦总部就开始调整策略。过去几年,BBC对中国报道那叫一个“酸”,挑刺:经济要崩、债务陷阱、人权问题,镜头一转就是灰头土脸的画面。

结果呢,2月6日,他们推出一部短片,叫《如何让中国在科技领域领先》,直接把“中国制造2025”吹上天。片子里没提一句负面,焦点全在无人机、电动车、电池技术上。

比亚迪的工厂、宁德时代的实验室、光刻机生产线,全是先进设备运转的镜头。还穿插重庆、上海、北京的城市风光,缆车、山城、滨江步道、古迹。

唯一碰了下芯片短板,也甩锅给美国的出口管制,说这是外部壁垒拖后腿。结尾主持人为总结:中国靠战略投资和长期规划,实现了科技跃升。

这转变来得太突然,有人贴旧报道对比,说“BBC这是被掐脖子了?”还有人算账,BBC丢了8%收入,难怪急眼了。

《金融时报》也在差不多时间点口风一转,从质疑中国经济转为肯定韧性。过去总说中国要玩完,现在开始聊它怎么在全球供应链里占上风。为什么?根上还是钱的事。

USAID的资金,本来是长期稳定来源,媒体拿了钱,就得按着调子发声。断了之后,这些机构得自力更生。报道中国负面,能赚流量,但现在没补贴了,成本高了,风险也大。

反过来,吹点正面,能拉近跟中国的关系,说不定还能接新活。

有人直说,USAID预算缩水,可能让西方媒体短期内调整立场,这是头一回听说中国的好话。

这事暴露了西方媒体的软肋。BBC自称“全球最受信任的新闻机构”,过去对中国报道,动不动就是新疆、香港、台湾,负面居多。

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BBC就是主力推手,中国官方直接制裁。BBC当时发声明,说自己公正公平,没偏见。可现在呢?资金一断,立场180度大转弯。

BBC女主播讲中国科技成就,语气跟以前判若两人。网友评论:8%收入没了,腰杆子就软了。

马斯克的DOGE团队曝光这些账目后,更多媒体被扒了出来:Politico、NYT,全有USAID的打款记录。Politico甚至工资系统出“故障”,疑似资金链问题。

那些靠美国钱反华的非官方组织、记者,一夜间兵败如山倒。

3月18日,联邦法官西奥多·张在法庭上判,马斯克和DOGE的关门行动可能违宪,违反分权原则和任命条款。

原因是DOGE不是国会授权的正式部门,马斯克也没经参议院确认,就这么大刀阔斧。结果,初步禁令下达,部分拆解暂停。

援助项目中断的后果立竿见影:巴基斯坦农业支持暂停了,乌干达卫生计划黄了,全球卫生专家在日内瓦开会警告,疫苗研发延误,疾病传播风险上升。

3月25日,上诉法院又批准暂缓禁令,让DOGE继续干。3月28日,纽约时报报道,最终裁员只剩15个法定岗位,USAID名存实亡。

7月,参议员在听证会上直指,这关门导致致命后果,数百万受益者遭殃。

从中国角度看,这事影响不大。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体量翻了几十倍,科技投资稳扎稳打。欧美媒体以前爱黑中国,现在资金断了,报道平衡了点,也正常。

BBC的那部片子,夸中国制度厉害,政府耐心规划,其实说中了点本质。中国不靠外部施压,就图自己强大。

美国内部改革动静大,马斯克得罪了比尔·盖茨等大佬,还录视频交代“遗言”,推荐继任者继续火星计划。特朗普同期禁塑料吸管,表面环保,实际也没大水花。

私人飞机排放更大,他不碰。整个过程,摩擦不断,抗议频发,几千记者和机构得重新找饭碗。

这反映了国际舆论的钱权逻辑。USAID的钱,本来就不是纯援助,好多是宣传工具。断了之后,媒体得面对现实:没钱,负面报道就亏本。

BBC这种老牌机构,丢了几千万美元,短期内得补窟窿。长远看,全球援助重组,美国影响力缩水,中国填补真空的机会多了。

像BBC那片子,提到中国可能取代美国当全球援助大户,这话不是空穴来风。3月5日,BBC又播了个节目,讨论中国援助模式,嘉宾直言特朗普冻结援助后,中国的机会来了。

有人说“马斯克这刀,帮中国解气了”;也有人担心,美国真瘦身成功,竞争更猛。

但现实改革哪有那么容易。DOGE的行动,暴露了美国政府臃肿,教育、环保部门也挨了刀。关闭USAID这事,代价高。

7月,《Wiley期刊文章》分析,关门成本超60亿,俄罗斯、萨尔瓦多、匈牙利这些国家反倒乐见其成。非洲关系受创,美国软实力丢分。

中国继续走自己的路,科技突破靠内生动力,不用看别人脸色。BBC的转变,不过是冰山一角。过去它享受中国制裁的“殊荣”,现在资金断了,报道软了。

这波操作让大家看清,媒体独立是幌子,钱才是硬道理。对中国影响有限,中国就专注内部增长。BBC吹中国?随它去吧,科技领先不是吹出来的。

这事会让西方媒体彻底醒悟吗?难说。

来源:AnnieBae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