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酸菜理应是底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7:21 1

摘要:近日,一段男子在酸菜池中抽烟、吐痰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公众强烈愤慨与广泛担忧。视频中,工人手持钢叉翻动酸菜,烟雾缭绕间痰液落地,其行为之粗鄙、卫生意识之淡漠,令人触目惊心。事发后,辽宁兴城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连夜执法,扣押涉事批次酸菜,并承诺依法严

□陈得之(湖南工业大学)

近日,一段男子在酸菜池中抽烟、吐痰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公众强烈愤慨与广泛担忧。视频中,工人手持钢叉翻动酸菜,烟雾缭绕间痰液落地,其行为之粗鄙、卫生意识之淡漠,令人触目惊心。事发后,辽宁兴城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连夜执法,扣押涉事批次酸菜,并承诺依法严惩相关责任方。尽管该批次产品未流入市场,但公众的焦虑并未因此平息。

从道德层面看,这种在生产环节中的极端不文明行为,是对消费者生命健康权利的漠视。酸菜作为直接入口的食品,其生产环境本应遵循最严格的卫生标准。然而视频中的场景却展现了一种令人痛心的反差——一边是承载着传统饮食文化的食品,一边是毫无顾忌的污染行为。这种反差击穿了消费者对食品生产者的信任。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连抽烟吐痰这种肉眼可见的卫生问题都存在,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又该如何防范?当厂家连食品生产最基本的尊重都已丧失,消费者又如何能够安心?

从行业影响角度审视,此次事件无疑给整个酸菜制作行业带来重创。酸菜作为我国传统食品,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东北酸菜、四川泡菜等各具特色的地方产品,不仅是日常餐桌的常客,更承载着地域文化的记忆。然而,“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此次事件让所有酸菜生产者共同背负了信任危机。消费者难免会产生联想:这究竟是偶发个案,还是行业潜规则的冰山一角?自己曾经食用过的酸菜,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生产环境?这种疑虑若不及时消除,很可能导致消费者“用脚投票”,最终使整个行业为个别企业的无良行为买单。

从文化心理层面来看,国人早已将“病从口入”的传统健康观念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哲学。我们讲究食材新鲜、注重烹饪卫生、关注食品来源,本质上是对生命健康的珍视。而酸菜池中的烟灰和痰液,不仅污染了食品本身,更玷污了这种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信仰。当消费者看到自己可能食用的食品遭到如此践踏,其产生的心理不适远超过对单一产品质量的担忧,更像是一种文化认同感的崩塌。

尽管有关部门反应迅速,但事后查处永远不如事前预防。此次事件若非网友曝光,问题酸菜是否就会悄然流入市场?这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仍然存在盲区。特别是在一些传统食品生产领域,由于生产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工艺传统,给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要让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酸菜,就需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首先,要围绕原料采购验收、生产环境卫生、加工流程规范、产品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严查原料清洗不彻底、生产记录不完整、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确保品牌酸菜经得起群众和市场检验。其次,还要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借鉴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经验,建立“原料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环节追溯机制,夯实酸菜产业基础。再者,要严肃依规依纪问责,以刚性约束倒逼责任落实,以长效长治筑牢各品牌酸菜的品质保证。

酸菜虽小,关乎的却是亿万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和舌尖上的安全。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对社会信任的一次透支。只有当每一位生产者都能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只有当每一家食品企业都能将质量安全视为生命线,我们才能真正告别“餐桌上的焦虑”,重拾对传统美食的信心。

从农田到餐桌,从传统到现代,食品安全永远是没有终点的长征。此次酸菜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唯有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传统,才能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在享受美食时,拥有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