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永浩最新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请了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一开口就他说今明两年要把名创优品80%的门店关了重开,还要从原来的"杂货铺"改成做文化创意。
罗永浩最新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请了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一开口就他说今明两年要把名创优品80%的门店关了重开,还要从原来的"杂货铺"改成做文化创意。
我第一次听还以为是噱头,毕竟名创优品现在门店超7600家,国内就有4300多家,真要关80%,可不是小事。
但翻完他的创业史和名创优品的财报,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背后是叶国富想搞个更大的商业版图。
叶国富这人,创业从来都是"踩中风口就猛冲"。
早年开陶瓷店、化妆品店都成了,2005年搞"哎呀呀",专卖10块以下的女性小商品,5年开了3000多家店,2010年销售额就破10亿。
后来电商起来了,线下成本又高,哎呀呀不行了,他又从日本找灵感,2013年搞了名创优品,一开始还模仿无印良品,Logo带日文,陈列也像,靠"平价"吸引年轻人。
但这两年名创优品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是涨了21%,到了93.93亿,但利润跌了23%,只剩9.06亿,主要是因为去年收了永辉超市,永辉一直在亏,拖了后腿。
国内门店第一次出现净减少,关了81家,我家楼下就有一家名创优品,前两个月刚关,店主跟我说"现在卖货赚的钱,还不够交房租,不如退店"。
原来的小店模式已经撑不住了,加盟商压力越来越大,叶国富要是不调整,估计还会有更多店关门。
而且名创优品的"杂货铺"标签也有点拖后腿,以前大家图便宜买个杯子、数据线还行,但现在年轻人更愿意为IP、为创意花钱。
我有次逛名创优品,看到旁边泡泡玛特的店排着队,反观名创优品里,大多是随便逛逛的,很少有人囤货。
叶国富肯定也看到了这点,所以才想从零售转向文化创意,靠IP拉客单价现在他们跟故宫文创合作的杯子,卖40块,比原来25块的普通杯子贵了不少,买的人还不少。
叶国富关店重开,不是随便关,而是有规划的。
要关的大多是50平米以下的小常规店,重开的分三类:1000平米以上的MINISOLAND大店、300-500平米的旗舰店,还有社区小店。
大店是重点,上海南京东路那家MINISOLAND,开了9个月销售额就破亿,广州北京路的店开业第一天就有上万人打卡。
我去上海那家逛过,里面不光卖东西,还有IP体验区、娱乐区,像个小乐园,跟原来的杂货店完全不一样,年轻人愿意拍照发朋友圈,自然能带动销量。
除了名创优品本身,叶国富还有两块重要的业务,一块是2020年搞的潮玩品牌TOPTOY,现在已经有299家店,还要在港交所上市。
本来想对标泡泡玛特,但叶国富没走"单一IP"的路,而是搞"潮玩集合店",什么盲盒、手办、模型都卖。
2025年二季度TOPTOY营收涨了87%,比泡泡玛特15%的增速快多了,叶国富想靠TOPTOY抓住年轻人的潮玩需求,做成第二个增长曲线。
另一块就是永辉超市,去年名创优品成了永辉的第一大股东,叶国富亲自管改革,先是把供应商从1.2万家砍到6000家,只留优质的,又在超市里加了生鲜便民区和文创体验区,想把永辉改成"中国版山姆+胖东来"。
虽然现在永辉还在亏,但新CEO说已经"走出危险期",三季度亏损也收窄了不少。
叶国富的想法是,永辉负责商超零售,名创优品做文创,TOPTOY搞潮玩,三者能互相导流比如永辉里卖TOPTOY的盲盒,名创优品的IP商品进永辉,这样能形成一个生态。
不过这事儿也有风险,永辉的改革需要时间,TOPTOY上市后还要面对潮玩市场的竞争,名创优品的加盟商也得适应新的大店模式。
但不管怎么说,叶国富已经不是想做个"杂货铺老板"了,他要的是一个覆盖文创、潮玩、商超的千亿级零售集团。
未来能不能成,就看这三块业务能不能真的协同起来,而不是各自为战。
来源:滕王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