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闻泰花27.6亿美元把安世从恩智浦手里打包带走,当时外媒标题是“中国买下欧洲老厂”。五年不到,老东家带着新规则杀回来:想查仓库、想锁IP、想停掉中国区的ERP账号。理由冠冕堂皇——“美国伙伴担心技术外泄”。一句话,把商业并购拍成了谍战片。
坚决反对!安世中国再发公开信,“打脸”荷兰安世!
“刚订的车又要等半年?”车友群里一句吐槽,把安世半导体被推上热搜。荷兰总部想远程踩刹车,中国工厂直接回一句:方向盘在我手里。
2017年闻泰花27.6亿美元把安世从恩智浦手里打包带走,当时外媒标题是“中国买下欧洲老厂”。五年不到,老东家带着新规则杀回来:想查仓库、想锁IP、想停掉中国区的ERP账号。理由冠冕堂皇——“美国伙伴担心技术外泄”。一句话,把商业并购拍成了谍战片。
可安世中国早就不是代工厂。上海、东莞两条产线,90nm到350nm成熟制程自己玩,每月8万片晶圆下线,良率稳到让欧洲客户挑不出刺。功率MOS管、车规逻辑IC,比亚迪电机控制器里塞得满满当当。真要断供,缺的不是中国,是全球车企——15%汽车芯片份额摆在那里,博世、大陆也头皮发麻。
律师朋友甩来一条语音:安世中国注册地在深圳,适用《反外国制裁法》,荷兰总部要是玩“长臂管辖”,先得问问中国法庭接不接状子。商务部已经约咖啡,潜台词很直白:在华经营就按中国规矩来,别拿华盛顿的鸡毛当令箭。
朋友圈里最慌的不是工程师,是4S店销售。芯片断货,热门车型交车周期从三个月拉到九个月,折扣全收回去,客户骂声他们背。有人吐槽:“再折腾下去,提车得先摇号。”
另一边,国产友商悄悄加班。中芯、华虹、士兰微排产表全亮绿灯:产能空出来了,随时顶。连平时傲娇的德国车厂也放话:只要指标对,中国芯片照单全收。供应链的墙头草属性,这次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外贸说,这是“第二次珍珠港”,只是战场在晶圆。上一次日本被锤,存储涨价三倍;这次轮到欧洲,汽车可能变身“理财产品”。看热闹的别忘了,自家车库里的那台车,说不定就指着安世的一颗小芯片喘气。
故事才到中场。荷兰政府内部也不是铁板,农业派抱怨失去中国订单,光刻机派担心中国反向限制稀土。六个月后要是谈崩,全球汽车产量再跌10%,谁疼谁清楚。想换赛道?先摸摸兜里的研发预算,够烧几年。
一句话总结:技术卡脖子没卡成,先把自己血管掐青。下一次再伸手,记得先问中国工厂同不同意——毕竟,遥控器已不在海牙。
来源:快乐的海浪l87r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