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惟豫章太守殷羨,謹奠漢故聘士豫章徐先生: 惟君資純元粹,含眞太和。卓爾高尙,道映南嶽;
一, 《祭孺子文》
晋·殷羡
惟豫章太守殷羨,謹奠漢故聘士豫章徐先生: 惟君資純元粹,含眞太和。卓爾高尙,道映南嶽;
逍遥環堵,萬物不干其志;
負褐行吟,軒冕不易其樂。時擕虚榻,佇金蘭之眷;
千里命契,寄生芻之詠。非夫超悟身名、遁世無悶者,孰若是乎?夫誠素自中,微物爲重;
蘋藻是歆,實過牲牢。
豫章太守殷羡祭徐孺子 AI制图
译文:
《祭孺子文》
晋·殷羡
豫章太守殷羡,谨祭奠汉代故聘士豫章徐先生: 先生天性纯粹,蕴含太和真气。卓然高尚,德行辉映南岳;
安居陋室,外物不扰其志;
身着粗衣吟咏,权位不改其乐。
曾设虚榻以待知己,千里神交寄托《白驹》之诗。
若非超脱名利、隐世无忧之人,谁能如此?
诚心发自内在,微薄祭品(蘋藻)亦胜牲牢。
背景:
殷羡,豫章太守,其子殷浩为东晋名士,与孙绰、王珣等交游。
此文为殷羡祭奠东汉高士徐孺子所作。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东吴任命26岁的顾邵任豫章太守,顾太守下车祭徐孺子,修整徐孺子墓,禁止民间不良祭祀行为,由官方定期祭祀,由此开启了官方祭祀徐孺子的先河。
东吴嘉禾年间(232-238),豫章太守长沙人徐熙修建徐孺子墓垣,修筑墓道,种植松柏。
公元239年,东吴豫章太守谢景,在徐孺子墓前立碑。
东吴永安年间(258-264),太守夏候嵩在徐孺子墓前立思贤亭建墓祠。
殷羡任豫章太守时,升迁调任东晋京都建康(南京),有很多同僚委托他带书信给朝中当权者,船过赣江踏上石头津(今南昌红谷滩凤凰州航模学校内),有一封书信不小心掉了下来,他当即拆开一看,发现这些书信都是到朝中找关系的,愤慨不已,当即将那些书信投到水里,殷羡对着书信自言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沉,你们自己飘到建康去吧”。
“石头津”后来又被称为“投书浦”。
最近南昌市政府决定将在这个地方打造投书浦公园。
二,《祭徐聘士文》
晋·王珣
豫章徐先生,陶精太和,诞膺一德;
藏噐高栖,確爾特立。貞一足以制羣動,純素足以息浮末。
宣尼有言:「不事王侯,高尙其志。」若先生者,抑亦當之矣。限兹遐路,無由造我;
仰佇靈宇,乃情依依。敬貢薄祀,始遠宿心;
神而有靈,尙垂鑒饗。
译文:
《祭徐聘士文》
晋·王珣
豫章徐先生,涵养太和精气,秉承纯一德性;器量高远,坚贞卓立。守正足以节制群动,纯朴足以平息浮华。孔子曾言:“不事王侯,高尚其志。”先生正堪此誉。惜路途遥远,未能亲至;仰望灵墓,心绪萦怀。敬献薄祭,以表夙愿;神明有灵,望垂鉴享。
背景: 王珣(349-400),东晋名士,宰辅,与殷浩、孙绰等同为清谈名流。此文为祭徐孺子之作。
三, 《孺子墓颂》晋·孙绰
晋南昌相太原縣君曰:「漢故聘士徐君之靈奠墓。」而頌曰:
惟先生之道,豈無靑雲之懷哉?余以不才,忝宰茲邑;
遐宗有道,思揖遠風。束帶靈墳,奉瞻祠宇。惟玉質幽潛而目想令儀,雅音永寂而心存高範。徘徊墟壠,仰盼松林;
哀有形之短,叹令德之長。憮焉有感,悽焉增傷。夫諷謡生于情託,雅頌興乎所欽。
匪于詠述,孰寄斯怀?
颂曰:
巖巖先生,迈此英风;
含眞独畅,心夷体冲。
高蹈域表,淑問顯榮。
昂昂五賢,赫赫八俊;
雖曰休明,或嬰險䆖。
豈若先生,保兹玉潤;
超世作範,流光遐振。
墳瑩壘落,松竹蕭森;
蒼叢蔚蔚,灵宇愔愔。
遊獸戲阿,嘤鳥鳴林。
嗟乎徐君,不聞其音;
徘徊近側,悽焉涕襟。
何以舒蘊?援翰託心。
(孙绰祭徐孺子 AI制图)
译文:
《孺子墓颂》晋·孙绰
晋南昌相太原县君(孙绰)祭奠汉故聘士徐君之灵墓,颂曰:
先生之道,岂无凌云之志?我愧居此职,追慕先贤遗风。整衣拜谒灵墓,瞻仰祠宇。想其如玉风姿虽隐,雅音虽寂,而高范长存。徘徊坟茔,仰观松林;哀形骸短暂,叹美德永恒。感怀悲切,情托讽谣,雅颂因钦慕而生。不借诗文,何以寄怀?
颂文:
巍巍先生,英风卓然;
怀真独达,心平体淡。
高隐世外,美名远扬。
五贤昂昂,八俊赫赫;
虽逢盛世,或陷困厄。
岂如先生,守此如玉;
超世立范,德光远播。
坟茔肃穆,松竹萧森;
草木葱郁,灵宇幽静。
走兽嬉戏,鸟鸣林间。
呜呼徐君,音容难闻;
徘徊墓侧,泪湿衣襟。
何以抒怀?提笔寄心。
附:与友人殷浩同礼
殷浩,字渊源,豫章太守殷羡之子,东晋名士,与孙绰、王珣等交游。据《晋书》载,殷浩曾与孙绰同祭徐孺子墓,共仰高风。
背景:
孙绰,东晋文学家,与殷浩、王珣交游。此文为徐孺子墓前所作颂文,殷浩亦曾同礼。
按纪年体推断:
1. 殷羡祭文(约晋元帝时期,因其任豫章太守在东晋初年)。
2. 王珣祭文(晋孝武帝时期,王珣活跃于此时)。
3. 孙绰颂文(晋穆帝至哀帝间,孙绰与殷浩同代)。
4.此三篇晋代名士祭颂徐孺子文,仅存于南昌县口湖徐村族谱,弥足珍贵。
此三篇祭文按时间排列,反映东晋士人对徐孺子的集体追慕,亦可见殷浩家族(殷羡、殷浩)与名士圈的交往。
来源:树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