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委党校学员在画眉山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见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5:41 1

摘要:“这口曾被战士们‘让着喝’的水井,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红军‘把群众放在心尖’的纪律自觉!”10月28日上午,在零陵区菱角塘镇画眉山村红军学校微党课中,聆听红六军团将士让水喝故事的永州市委党校进修班学员程钢体会颇深地说。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8日讯(通讯员 李先志)“这口曾被战士们‘让着喝’的水井,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红军‘把群众放在心尖’的纪律自觉!”10月28日上午,在零陵区菱角塘镇画眉山村红军学校微党课中,聆听红六军团将士让水喝故事的永州市委党校进修班学员程钢体会颇深地说。

根据教学安排,当天永州市委党校进修班54名学员和班主任蒋碧芳老师等,深入零陵区菱角塘镇画眉山村红六军团西征永州指挥部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传承长征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现场教学,在红星广场浮雕前的重温入党誓词里,在小青瓦、黄夯土的百年民居间,在军民情深的“红军井”旁,在红军学校的微党课中,在红色文化教育展示馆里,开启了一场“行走的党性课堂”。

“大家看左边这幅浮雕,红六军团领导集体围坐的地图,竟是萧克将军从中学课本上撕下来的!”随着讲解员手指的方向,学员们的目光聚焦在红星广场左侧的浮雕上。当听到“后续作战地图全靠老乡口述手绘”时,学员们纷纷忍不住感慨:“没有精准地图,却能在敌人重围中找到生路,靠的就是与百姓心贴心的信任!”右侧浮雕里,那位头戴毛巾的“特殊战士”同样引人驻足——这是被红军精神感召参军的当地村民,毛巾与军帽的“同框”,成了军民鱼水情最生动的注脚。

穿过红星广场,三栋清代晚期的土砖木民居静静矗立,这便是红六军团西征永州指挥部旧址。“1934年8月23日,湘水陡涨,湘军在西岸重兵布防,红六军团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果断放弃强渡湘江计划!”在指挥部旧址堂屋,讲解员指着保存完好的“工农专政”标语,还原了当年的危急时刻。学员们围在标语前,指尖拂过墙面的斑驳痕迹,仿佛能听见当年红军宣传员挥毫泼墨的沙沙声,更能体会到军团首长“当机立断”背后的战略智慧与担当。

“井里的水不多了,留给伤员和后面的战士吧!”在聆听“传承长征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微党课中,学员们重温了任弼时、萧克等首长让水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一句简单的叮嘱,却让“严守纪律”四个字有了温度。“现在条件好了,但‘让水’精神不能丢!”学员何福明是一名县区干部,他坦言,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

“78天、5000多里、9700余人,从湘赣苏区到贵州木黄镇与红三军会师,红六军团不仅为中央红军探路,更在永州16天的转战中,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实际行动,为长征播下了群众基础的种子。”在红色文化教育展示馆,讲解员边讲解边深入解读了红六军团西征的战略意义:“原来永州是湘粤桂三省区的‘战略咽喉’,红六军团在这里的每一步,都在为长征‘铺路’!”学员们个个听得深受感动。

临近现场教学尾声,学员们来到军民鱼水池边,阳光照耀下的池水波光粼粼,红星广场浮雕群像石刻却愈发清晰。“这次现场教学不是‘看风景’,而是‘找初心’。”学员代表、班长、零陵区委副书记唐基归在谈及学习体会时说,红六军团的“让水精神”“手绘地图精神”,如今都是推动工作的“金钥匙”。今后,我们将把在画眉山汲取的红色力量,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让“零陵红”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画眉山村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正依托红六军团西征永州指挥部旧址等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而这场沉浸式党性教育,也让永州市委党校进修班的学员们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