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在网络上发布的视频火了,但火得不是光彩,而是让人愤怒。他在镜头前洋洋得意地讲述自己如何在中国通过微x聊天吸引女生,不仅声称“长得丑也没关系,只要是外国人,中国女生就愿意跟你”,甚至还透露有人已经怀孕后被他抛弃,继续“吊”下一个。
“我用微x‘吊’到的中国女孩,不但漂亮,还容易上钩!”
最近,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在网络上发布的视频火了,但火得不是光彩,而是让人愤怒。他在镜头前洋洋得意地讲述自己如何在中国通过微x聊天吸引女生,不仅声称“长得丑也没关系,只要是外国人,中国女生就愿意跟你”,甚至还透露有人已经怀孕后被他抛弃,继续“吊”下一个。
他的言论简直就像是一巴掌,狠狠扇在了所有善良真诚的姑娘脸上。评论区瞬间炸锅,网友怒斥其言语轻浮、行为下作,连带着对某些留学生的道德操守、教育背景、国家资助制度,也开始展开全面拷问。
但冷静一下,这不仅仅是一场舆论风暴,更是一场关于价值观、教育制度、跨国关系、女性尊严的大讨论。
孟加拉国,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24年人均GDP仅2529美元,人口密度全球领先——每平方公里高达1342人。地势低洼,洪水频发,年均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简单说:国家很穷,发展很难。
而中国,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援助孟加拉大量资金用于道路、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甚至设立专门奖学金吸引发展中国家学生来华深造。
这本是中孟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体现。可偏偏有人拿这份“恩情”,变成了炫耀泡妞的资本。
他说:“杭州美女多,上海也是。”言下之意,中国女性仿佛成了供他挑选的“市场货品”。不仅是对女性的极大侮辱,也是对中孟关系的巨大伤害。
“外国人不该享有超国民待遇!”
“这种人就是白眼狼,吃中国的、拿中国的,还侮辱中国女性!”
“国家资助他们来学习,不是来渣女的!”
网友的评论火力全开,甚至呼吁教育部、公安部门介入调查。有律师表示,若其行为属实,不排除涉嫌欺诈、性侵等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一部分网友则保持冷静:“别被个别现象代表全部留学生。”“这不是种族问题,是人品问题。”
业内人士也发声——
“我们欢迎留学生来中国,但更希望他们学会尊重。”
“高校应加强对留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文化引导,不能让他们以为在中国就是‘特权阶层’。”
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一个留学生的“渣男”事件,更暴露出几个深层次问题:
某些人对“外国人光环”的盲目崇拜。
部分留学生的道德失范与监管缺位。
某些跨文化情感关系中被滥用的信任与真心。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不看国籍、肤色,看的是人品和三观。
我们不该歧视任何国家的人民,但也不能纵容恶行。任何以欺骗为基础的感情,不仅令人心寒,更应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审判。
恋爱,从来不是国籍的比拼,而是心与心的碰撞。
那种“只要是外国人,姑娘就愿意”的说法,看似调侃,实则是对女性的深深污蔑,也是对人类情感的极端亵渎。更有甚者,把留学当“猎艳之旅”,拿微信当“吊人神器”,这些人,不是留学生,而是投机者。
“真正的留学生,应该是文化的使者,而不是荷尔蒙的俘虏。”
有教育专家建议:
高校对留学生应设立行为规范课,增加中外文化理解模块。
对于有严重道德问题甚至违法行为的留学生,应及时通报所属国家并予以遣返。
建议中国教育部定期评估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设立激励与淘汰机制。
网民也建议:
建立“留学生行为黑名单”,不再续签签证。
社交平台应加强审核留学生账号内容,防止传播侮辱性言论。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谈“大国外交”“一带一路”,但别忘了,这一砖一瓦都不是无偿的馈赠,而是信任的桥梁。
别让信任变成伤害,别让文化交流沦为情感诈骗。中国欢迎朋友,不欢迎“玩家”;姑娘愿意恋爱,但不是恋“脸”和恋“洋”。
爱情要谈,但谈得起真诚,不谈“套路”;开放要有,但不能无限度的纵容。
正如鲁迅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真感情从不是一句“我来自外国”就能拥有的。
这位孟加拉留学生的言论让人愤怒,但更应让我们警觉:不该让善良的女孩,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情感试验品;也不该让本该承担文化桥梁的留学生群体,被“老鼠屎”带坏一锅粥。
国家要有制度,社会要有担当,姑娘们更要有底线。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但若对方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那我们就该说:请你离开。
你怎么看这件事?你认为应该如何管理不当行为的留学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点个赞、收藏一下,让更多人看到,别让类似的悲剧再上演!
来源:红咖啡遇上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