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声音的主人,就是王小丫。那个在《开心辞典》舞台上,笑得一脸灿烂,既亲切又带着点狡黠的女主持。可奇怪的是,这些年,她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荧幕上再也难寻她的踪迹。有人说她嫁入豪门,过上了阔太太的生活,也有人说她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但真实的情况,远比这些猜测要复杂
“你确定吗?”
这句再简单不过的问话,当年可是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只要这声音一出来,电视机前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声音的主人,就是王小丫。那个在《开心辞典》舞台上,笑得一脸灿烂,既亲切又带着点狡黠的女主持。可奇怪的是,这些年,她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荧幕上再也难寻她的踪迹。有人说她嫁入豪门,过上了阔太太的生活,也有人说她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但真实的情况,远比这些猜测要复杂,也更让人心疼。
她不是隐退,更不是放弃,她是不得已,走上了一条全新的,甚至可以说更“狠”的人生大路。
很多人不知道,王小丫的名字,来源于她父亲”大俗即大雅“的哲学。一个简单上口的“小丫”,反而在那个年代显得格外别致。她人也像名字一样,透着一股子不走寻常路的劲儿。
一个四川姑娘,大学跑去学了经济,毕业后在报社当了6年记者。这份履历,怎么看都跟主持人不沾边。可她偏偏就在快三十岁的时候,跑去北京广播学院进修,一头扎进了电视行业。
刚进央视,她只是个实习生。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央视经济节目改版,《经济半小时》需要新面孔,她就这么顶了上去。凭借着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敏锐的记者思维,她主持的经济节目,硬是让她一个新人拿下了全国评比的第一名。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就熟悉了。《开心辞典》让她火遍大江南北,她的笑容和那句“你确定吗?”,成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那时候的她,事业如日中天,各种晚会,各种节目,忙得脚不沾地。
人前的风光,背后都是用命在拼。高强度的工作,常年的连轴转,身体最先发出了警告。最早只是腰疼,谁会在意呢?贴个膏药,忍一忍就过去了。可身体的债,迟早是要还的。
“那个在台上光鲜亮丽,永远精力充沛的女主持,其实一直在用健康透支着自己的事业。”
大概是2006年,她的肾脏查出了问题。医生劝她停下来,好好休息,好好治疗。可那时候的王小丫,怎么可能停得下来?她放不下话筒,放不下观众,也放不下那个奋斗了半辈子的舞台。
她选择继续硬扛。这一扛,就是十年。直到2016年,传言她在主持完一台晚会后,直接累倒在了后台。这次的情况,比十年前严重得多,肾脏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这一次,她没有选择了。身体这座堡垒,已经被她自己掏空了。她不得不彻底放下工作,开始了一场与病魔的漫长战争。那几年,她从公众视野里彻底消失,留给外界的,只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放下话筒,拿起的是整个人生
王小丫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是和大学同学,一起从籍籍无名走到事业有成,最后却因为聚少离多而分开。这是很多事业型女性都会遇到的难题,家庭和工作,太难平衡。
幸运的是,在她人生最灰暗的时候,第二任丈夫曹建明一直陪在她身边。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只有默默的支持和陪伴。这份感情,成了她对抗病魔最大的底气。
“她不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她是学经济的,这脑子里的逻辑和对事情的看法,跟别人不一样。”
这份不一样,不仅体现在她的主持风格上,更体现在她人生的选择上。病好了大半,身体虽然无法再承受高强度的主持工作,但她的大脑,她的思想,却一刻也没停下来。
她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退居幕后。
她放下了那个让她光芒万丈的主持人话筒,转身走进了导播间。据说,我们熟悉的那个美食节目《回家吃饭》,后来的总导演就是她。
“当不了台前的战士,她就去做幕后的将军,换个方式继续发光发热。”
她不再追求个人的光环,而是开始用自己的经验,去培养新一代的主持人,去策划一档又一档温暖人心的节目。她的战场变了,但她战斗的热情,一点没减。
如果说,转到幕后是她事业上的新征程,那么,投身公益,则是她灵魂的升华。
她为自己的家乡四川,捐建了希望图书馆,让大山里的孩子有书可读。她还组织专业的培训课,帮助乡村的老师们提升教学能力,这是从根上解决问题。
更让人动容的,是她发起了一个帮助重症患者的公益项目。
“自己淋过雨,才更想为别人撑一把伞,这种善良,比任何奖杯都重。”
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被疾病折磨的痛苦和无助,所以她更能理解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她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呼吁,去募捐,去给那些同样深陷泥潭的人,带去一丝光和希望。
2024年,她还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向光而行》。书里写的,都是她这些年的人生感悟。你看,这个女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行。
如今57岁的王小丫,身材有些发福,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她的眼神,比年轻时更加从容和坚定。她不再是那个需要用掌声和鲜花来证明自己的主持人王小丫了。
她找到了人生的另一条大路。这条路上,没有聚光灯,没有欢呼声,但有踏实的脚步,有内心的安宁,有帮助他人的快乐。回头看看,这条路,或许比当初那条星光大道,走得更宽阔,也更长远。
来源:桃源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