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结算石油铁矿石,美元储备占比跌至56%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2:15 1

摘要:2025年4月的时候,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一位项目负责人透露,阿尔及利亚奥兰阿尔泽LNG锅炉改造项目首笔人民币付款顺顺利利到账了。合同约定采用人民币和当地币两种币种进行结算,其中人民币结算金额占合同总金额的85% 。这可是阿尔及利亚当地银行首次进行跨境支

最近,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的人民币款项成功到账咱们国内账户,这可是中国企业首次在非洲油气领域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意义重大。

2025年4月的时候,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一位项目负责人透露,阿尔及利亚奥兰阿尔泽LNG锅炉改造项目首笔人民币付款顺顺利利到账了。合同约定采用人民币和当地币两种币种进行结算,其中人民币结算金额占合同总金额的85% 。这可是阿尔及利亚当地银行首次进行跨境支付大额人民币结算,是历史性的突破。

差不多同一时间,在亚洲的另一端,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签署了协议,最快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对铁矿石现货贸易实施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中国首次在铁矿石贸易里夺得定价权,是个了不起的成果。

在阿尔及利亚的油气领域,这次突破可不只是结算方式上的改变,在战略层面也有着重要意义。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首次成功签署并执行人民币计价、结算合同,这个项目和阿国液化天然气的稳定生产以及出口创汇直接相关,对阿国政府来说战略意义重大。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评价,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降低了汇兑成本,还规避了汇率风险,实实在在给企业带来了好处。

铁矿石领域,人民币结算的突破来得很不容易。铁矿石年贸易额超过1.2万亿美元,其中大概80%以美元结算,是中国进口金额最高的单一商品类别之一。中国企业长期承担着巨大的汇率波动成本和清算通道依赖风险。今年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下令全国主要钢厂和贸易商禁止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就算到港口了也不能卸货,这是中国首次禁止采购澳大利亚铁矿石。在这么强势的禁令下,必和必拓最终接受了人民币结算方案。

现在,人民币结算的浪潮正从石油、铁矿石领域往更多场景蔓延。在内蒙古二连浩特,中欧班列风笛声响彻四方,呼啸着穿越国门,公路口岸满载中国制造商品的货车也在有序通关。二连浩特作为中国与蒙古国间的最大口岸,承担着中蒙贸易70%以上的货运量。二连浩特蒙聚隆贸易公司负责人说:“我们每年从蒙古国大量进口铁矿石,美元结算单笔业务耗时更长,汇兑损失和手续费也不低,用人民币结算可以节约一笔开支,政策红利能够直接惠及企业。”在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分行指导下,农业银行二连浩特分行针对企业痛点,为其定制“本币直通+汇率避险”综合方案。2025年以来,该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完成25笔,共计4282万元,结算时效缩短至3小时以内,节约汇兑成本、手续费等超1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分行通过政策赋能、流程优化、首办拓展这些举措,推动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增长。2025年前8个月,全盟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191.3亿元,同比增长22.6% ,结算量在内蒙古排首位。

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期发布的三年一度的调查显示,人民币全球交易量已经飙升到每日8170亿美元,在全球汇市交易中占比上升到8.5%。作为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五的货币,人民币和位居第四的英镑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英镑的交易占比已经从12.9%下降到10.2% 。如今的人民币,已经是中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 。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6.4万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重为28%,收付金额和占比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同时,美元主导地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计价资产占外汇储备总额的比例从上一季度的57.8%跌到56.3% ,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要是按照过去五年的下滑节奏延续下去,未来五年美元占比可能进一步降到50%。虽说占比下滑了,但美元依旧是全球第一大储备货币,毕竟其他所有货币的占比总和也就和美元持平。不过,这一长期下行趋势已经很清晰了,而且会对美国产生深远的长期影响。美元占比的显著波动,和汇率变动有一定联系。2025年第二季度美元对欧元汇率暴跌8.3% 。作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欧元占比超20%,其汇率变动对美元占比有着关键性影响。因为欧元资产需要按贬值后的美元汇率折算,折算后的美元价值随之上升,进而推动欧元在外汇储备总额中的占比提升到21.1%,美元占比就相应下滑了。

全球储备结构出现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各国央行正通过多元化配置策略,逐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度。当前全球储备货币格局呈现出显著的新趋势:IMF定义的“非传统储备货币”(涵盖数十种小币种)占比大幅攀升。多年来,非传统货币的合计占比持续上升,其份额正是从美元那里获得的。从2015年起,欧元占比基本维持稳定,这进一步说明美元份额的流失主要流向了非传统货币。很明显,全球各国央行正通过这一储备结构调整,进一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体现。中国企业和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首次成功签署并执行人民币计价、结算合同,是中阿合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两国在核心经济领域的合作迈向新高度,还为推动人民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应用,持续提高和释放人民币在国际经济循环中的影响力发挥示范效应。

那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如何呢?业内认为,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明朗,人民币或许迎来向国际化推进的重要机遇窗口。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当前国际货币格局正从美元“单极”主导向“多极”体系演变。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和国际支付中的份额都呈下降趋势,以欧元、人民币等为代表的非美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投融资和外汇交易中的份额正在稳步提升。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近期也表示:“新兴市场央行资产多元化的意愿增强。尽管仍处在早期阶段,但新兴市场国家资产多元化的需求有望为未来几年人民币加速国际化打开大门。”从内部环境来看,也有诸多有利因素在积聚。梁斯表示,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和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也为人民币在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跨境使用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二连浩特口岸,蒙聚隆贸易公司负责人站在堆满铁矿石的货场边算了一笔账:自从使用人民币结算,公司累计节约各类费用超过10万元,结算时效从数天缩短至3小时以内。而在北京,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办公室里,谈判代表们刚刚拿下与必和必拓的人民币结算协议。这意味着继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力拓之后,又一家铁矿石巨头接受了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的“朋友圈”正在稳步扩容和深化。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及众多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协议总规模约4.5万亿元人民币,为全球提供了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

来源:禾下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