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卫冕冠军、世界排名第二的凯伦·威尔逊来说,这股寒意,恐怕不只是来自北爱尔LF深秋的空气,更是从对手——那个被球迷戏称为“无冕之王”的杰克·利索夫斯基的杆头上传来的。
贝尔法斯特的夜,有点冷。
对于卫冕冠军、世界排名第二的凯伦·威尔逊来说,这股寒意,恐怕不只是来自北爱尔LF深秋的空气,更是从对手——那个被球迷戏称为“无冕之王”的杰克·利索夫斯基的杆头上传来的。
他出局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囧哥”会像去年一样,在这片福地再次开启自己的卫冕之路时,一个冰冷的3-5,将他挡在了四强门外。是的,你没看错,那个总是以背景板形象出现的“小司机”,这一次,把卫冕冠军直接干翻在地。这不仅仅是一场冷门,这更像是一场压抑已久的宣泄,一场属于失败者的逆袭宣言。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比赛开始前。今年的北爱尔兰公开赛,星光其实有些黯淡。“火箭”奥沙利文、“墨尔本机器”罗伯逊,甚至咱们的“丁主任”丁俊晖,都高挂免战牌。这让作为卫冕冠军的“囧哥”威尔逊,几乎成了票房的唯一保证。赛事的组委会,心里那块石头,一大半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毕竟,去年他在这里的表演,太过震撼。决赛场上,他用一场酣畅淋漓的9-3,几乎是羞辱般地碾压了当时如日中天的世界第一特鲁姆普。第一阶段直接打了个7-1,比赛早早进入垃圾时间。那种气吞山河的进攻,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至今还让球迷津津乐道。所有人都相信,只要“囧哥”来到贝尔法स्ट,他就是这里的主宰。
可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剧本的下一页会写些什么。
这次的“囧哥”,从一开始就有点不对劲。首轮4-3险胜奥利弗·莱恩斯,磕磕绊绊;虽然随后两个4-1和4-2看似回暖,但那种摧枯拉朽的统治力,消失了。而他的对手,“小司机”利索夫斯基,则带着一种决绝的姿态走进了赛场。
“小司机”是谁?在斯诺克圈子里,他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爱他的人,痴迷于他那飘逸潇洒、极具观赏性的杆法;恨他的人,则扼腕于他那与天赋极不相称的战绩——手握6个排名赛亚军,却至今无一冠。他就像一个武功高强的侠客,剑法华丽,却总在决斗的最后一刻,因为一口气没提上来而倒下。“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几乎成了贴在他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六个亚军,一座冠军奖杯都没有,这是一种怎样的魔咒?是无数个深夜里的辗转反侧,是面对奖杯时一步之遥的“意难平”。
但今天,面对强大的卫冕冠军,利索夫斯基的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犹豫。他打得像个亡命徒,每一杆进攻都充满了“血性”。反观“囧哥”,似乎还沉浸在去年冠军的荣光里,面对“小司机”搏命式的打法,他显得有些准备不足,甚至可以说,有些傲慢。
当比分定格在5-3,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错愕的数字。利索夫斯基没有疯狂庆祝,只是紧紧攥了一下拳头。那是一种压抑了太久之后的释放。他不仅仅是淘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他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告:那个只会拿亚军的“小司机”,今天,想换个活法了。
这场胜利,对利索夫斯基的意义,远超一个四强席位。这是他捅破心理窗户纸的关键一战。常年以来,他被认为是“伪强队”,能赢该赢的比赛,但一碰到真正的顶级高手,尤其是心态上的硬仗,就习惯性腿软。今天,他掀翻的是世界第二,是卫冕冠军,是在这片场地上拥有绝对心理优势的“囧哥”威尔逊。这场胜利,给他注入的,是比任何技术指导都管用的“心气儿”。
我们总说,体育是和平年代的战争。那么利索夫斯基,就像一个打了无数次败仗的士兵,终于在一次看似不可能的战役中,砍下了敌方主将的帅旗。这股“气”,足以让他脱胎换骨。
现在,挡在他面前的,通往冠军的路,似乎从未如此清晰。那个困扰他整个职业生涯的“首冠荒”,那个让他无数次在决赛后黯然神伤的魔咒,这一次,他能打破吗?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会是他职业生涯真正的“奇迹引爆点”吗?
贝尔法斯特的夜,对于威尔逊来说,是寒冷的。但对于利索夫斯基,这或许,是一个燃烧着希望的黎明。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小翼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