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万拎包入住”刷爆朋友圈,结果邻居刚签完合同就傻眼:水电点位漏报42处,补一趟3万8,不补就停工。
“4万拎包入住”刷爆朋友圈,结果邻居刚签完合同就傻眼:水电点位漏报42处,补一趟3万8,不补就停工。
别笑,北京住建委刚通报的12家套路公司,用的就是这招,平均每户被宰3.2万,最惨一位从4万变10万,比房价涨得还快。
熟人?
更狠。
抖音上那个调解号天天直播翻车:亲表哥把800一块的广东砖换成280的山东砖,还拍着胸口说“这个更防滑”。
新规都看不下去,连夜给合同加“杀熟条款”——材料进场得验收、每天拍照打卡、再请个第三方监理,亲戚瞬间变甲方乙方,面子碎一地。
买瓷砖别再听店员“哐哐”敲,新招是手机闪光灯贴背照,透光跟星空一样均匀才是优等生。315刚曝光,有人把回收料压成“加厚坯底”冒充大牌,放射性报告拿不出来,一测超标三倍,住进去天天“免费照X光”。
北方地暖户记得盯吸水率,>0.5%的砖遇暖气就裂成蜘蛛网,选≤0.3%的玻化砖才扛造。
硅藻泥也别盲吹“零甲醛”。
中科院实测:室温28℃以上,它白天吸的甲醛晚上全吐出来,浓度翻三倍,妥妥的“白天小净化,晚上小毒炉”。
现在包装只能写“吸附型”或“催化型”,谁再吹“分解”直接举报,罚到他哭。
真想除甲醛,清华团队的光触媒涂层靠谱,82%去除率,就是得专业师傅上门,别自己刷成花脸。
水电走顶还是走地?
别被“走顶好维修”忽悠。
新数据:吊顶震动让接头松动,维修率比走地高40%。
今年新规允许走地,但得用105℃耐高温线管,离地暖管5公分以上,再套个地暖专用线槽,层高还能多抠出3厘米,小个子也能伸直腰。
签合同前,先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扫一眼,有前科的公司立马现形。
让老板把材料溯源二维码全贴出来,手机一扫,产地、批次、运费全透明。
付款别心软,分4期,留5%住满三个月再付,墙体开裂、地板起拱都得他回来擦屁股。
实在不放心,扔“装修保”做资金监管,钱在第三方手里,工人骂归骂,活照样得干漂亮。
装修这趟水,深到能游泳。
记住一句话:便宜=漏项,熟人=杀熟,新概念=新镰刀。
把上面这些动作做到位,该省省该花花,别让新家变“闹心房”。
来源:生活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