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一场普通的NBA常规赛揭幕战,会因为一个2米26的身影变得不同。2025年10月25日,丰田中心的灯光刚亮起,当那个熟悉的轮廓出现在看台,全场观众的嗓子瞬间就被点燃了——是姚明,那个让火箭成为无数中国球迷“第二主队”的男人,时隔9年终于回来了。
谁能想到,一场普通的NBA常规赛揭幕战,会因为一个2米26的身影变得不同。2025年10月25日,丰田中心的灯光刚亮起,当那个熟悉的轮廓出现在看台,全场观众的嗓子瞬间就被点燃了——是姚明,那个让火箭成为无数中国球迷“第二主队”的男人,时隔9年终于回来了。
穹顶上方,11号退役球衣静静悬挂着,那是火箭为他永远保留的荣誉。此刻姚明抬头望过去的眼神,像在和20年前那个刚登陆NBA的自己对话。没等大家缓过神,现场DJ突然放大了声音:“让我们欢迎——YAO!”
这一喊,整个场馆直接炸了。原本坐着看热身的球迷“唰”地全站起来,掌声、欢呼声裹着“YAO!YAO!”的呼喊,像潮水一样撞在看台四周,足足响了快半分钟。姚明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动静,笑着站起来,先是习惯性地抱拳跟大家打招呼,接着深深鞠了一躬——就像他当年每次打完比赛,对着客场球迷致谢时那样。这个动作一出来,旁边有个大叔突然红了眼,举着的“YAO,我们等你好久”中文灯牌,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火箭官方早把“情怀牌”拉满了。大屏幕突然切走比赛画面,开始放起老视频:2002年选秀大会上,他穿着西装,嘴角带着点腼腆却坚定的笑;2003年第一次跟奥尼尔对位,跳起来给了个钉板大帽,场边观众都看傻了;2009年季后赛,他捂着膝盖还想接着打,最后被队友扶着走下场的样子;还有那段至今没人能破的22连胜,他在更衣室里跟队友击掌的瞬间……每一帧都在勾回忆,有球迷掏出手机录像,嘴里念叨着“那时候我还在上学,天天守着看火箭比赛”。
更有意思的是,姚明身边坐着的人——“大梦”奥拉朱旺,当年手把手教他低位脚步的师父;还有汤姆贾诺维奇,他刚进NBA时的主教练。三个火箭传奇凑在一起,镜头扫过去的时候,全场又一阵欢呼。奥拉朱旺拍着姚明的肩膀,说了句什么,后来采访里才知道,他说“你把火箭的中锋传统,带到了更远的地方”。而姚明跟他们聊天时,一句“不管走多远,这里都是我家”,让不少人鼻子一酸。
说起来,这9年变化是真不小。上一次姚明来丰田中心,还是哈登当核心的时候,现在球场上跑的,是杜兰特、申京这些新面孔;当年跟他一起打球的队友,大多都退役了,也就卡佩拉还在联盟里拼。但奇怪的是,不管阵容怎么换,大家看到姚明,还是会想起那个“移动长城”——想起他在篮下扛着两三个人还能进球,想起他每次采访都谦逊又幽默,想起他让“火箭”这两个字,成了中国球迷心里的特殊符号。
有人算过,姚明在火箭的9年,场均能拿19分、9.2个篮板,还8次进全明星、5次入选最佳阵容,数据摆在那儿,够亮眼。但更重要的是,他来了之后,多少中国球迷开始熬夜看NBA?丰田中心的广告屏上,第一次出现了中文;央视转播火箭比赛,收视率能飙到同时段第一;球队市值从2亿多美元涨到4亿多……就像火箭名宿墨菲说的:“姚明不只是个球员,他改变了这支球队的样子。”
那天火箭最后111-115输给了活塞,但没人在意胜负。比赛结束的时候,姚明又站起来,对着全场挥了挥手。穹顶的11号球衣在灯光下闪着光,跟他的身影叠在一起,突然就觉得,传奇从来没离开过,只是换了种方式陪着大家。
从2002年的状元秀,到2016年进名人堂,再到现在推动中国篮球发展,姚明的身份一直在变,但他跟篮球的那点羁绊,从来没断过。这次9年后的“回家”,更像是一场约定——不管过多少年,只要他来,只要那11号球衣还在,我们就还记得,那段属于“姚麦时代”的青春,从来都没走远。
来源:宰宰体坛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