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火中都不曾退缩的水均益,如今却在直播间用最朴素的方式自证清白——一张写在纸条上的“中国人”,折射出一个老新闻人的无奈与坚韧。
战火中都不曾退缩的水均益,如今却在直播间用最朴素的方式自证清白——一张写在纸条上的“中国人”,折射出一个老新闻人的无奈与坚韧。
“千言万语胜不过这三个字,请大家别再传谣了。”
10月24日晚,62岁的前央视主持人水均益出现在抖音直播间,额头醒目位置贴着一张手写“中国人”的白色纸条。
这个略显倔强的举动,是他近半年来第四次回应持续发酵的“移民加拿大”传闻。
直播镜头前,他身着深色夹克,语调比往常低沉却字字清晰:“现家住北京,老家在兰州,我们全家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移民,也没有在海外定居。”
01 三次自证,谣言仍未止息
这场风波始于2023年。当时,水均益因一对龙凤胎子女在加拿大接受专业冰雪项目训练,开始定期赴加陪读。
这本是正常的家庭安排,却成了谣言的温床。
今年6月10日,水均益在微博晒出中国护照,配文“月是故乡明。回家!”这是他首次间接回应移民传闻。
然而,这番委婉的辟谣效果有限。
6月30日,他开通抖音账号,发布了一条3分钟的“换领身份证全过程”视频。
镜头中,他手持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签发的居民身份证,特写展示证件信息,随后又举起龙凤胎子女的身份证:“孩子们13岁了,刚换发新证,都是中国籍。”
9月8日,水均益回到老家兰州开启直播首秀,面对30万观众明确表态:“没移民,没定居,全家都是中国人。”尽管如此,仍有网友质疑“证件可能是过期的”。
直到10月24日的“贴纸条直播”,水均益用最直白的方式回应质疑。
有观众在弹幕中问“为何不用更温和的方式”,他苦笑回应:“晒了证件有人说假的,说了经历有人说编的,不如直接把身份贴在脸上。”
02 战地记者的荣光与软肋
要理解水均益为何对这些谣言如此在意,需要回顾他辉煌的职业生涯。
水均益1963年出生于甘肃兰州一个书香世家。
父亲水天明是兰州大学外语系教授,伯父水天同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在这种家庭熏陶下,他考入兰州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新华社。
1991年,水均益主动申请前往局势动荡的中东分社,派驻埃及。
海湾战争爆发,他作为国内首批战地记者深入前线,在危险中坚持采访。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水均益违反撤回命令,私自返回巴格达,拍到了大量珍贵现场画面。
这种对真相的执着,让他成为亿万观众心中勇敢与智慧并存的新闻楷模。
然而,硬汉也有软肋。作为一个父亲,他放不下对子女的关爱。
水均益与第二任妻子杨迪所生的龙凤胎水亦佐、水亦佑自5岁起分别专攻花样滑冰与冰球。
为让孩子获得国际顶级训练资源,他自2023年起定期赴加拿大陪伴训练。
这本是正常的家庭选择,却成了谣言攻击的靶子。
03 三个谣言的真相与来龙去脉
围绕水均益的谣言不止“移民”一个,而是形成了三大标签:“全家移民”、“被央视开除”、“抛妻弃女”。
这些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全家移民”:真相是短期陪读
针对“全家移民加拿大”的传言,事实是水均益只是短期陪读。
他每年在加拿大停留时间从未超过6个月,远未达到加拿大永久居民“5年住满3年”的入籍要求。
2024年一张水均益在多伦多超市买菜的照片疯传,实则他是为儿女准备日常生活用品,当天即返回北京。
这种正常的跨国探亲行为,被扭曲成“定居海外”的不实指控。
“被央视开除”:真相是正常退休
“被央视开除”的说法同样站不住脚。水均益于2023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常从央视离职。
退休前,水均益长期是央视的核心新闻工作者。
在临近退休时,他开始把更多出镜机会留给年轻同事,这原本是正常的交接流程,却被解读为“被迫隐退”。
“抛妻弃女”:真相是和平分手且关系良好
最伤人的是“抛妻弃女”的谣言。
2007年,水均益与结婚17年的妻子王君和平分手。
当时有传言称王君因车祸瘫痪,水均益抛弃了她。
真相是:两人是和平离婚,水均益选择净身出户,并为前妻和女儿后续生活提供保障。
更关键的是,王君并未瘫痪,2025年8月,她还与水均益一同在产房外等待孙女出生,行动自如,与“卧床16年”的传言截然相反。
水均益的女儿水亦诗多次为父亲发声,澄清事实。今年产房外的一幕,彻底粉碎了“抛妻弃女”的谣言。
04 网络谣言的深层困境
水均益的四次辟谣,暴露了网络谣言治理的现实难题。
在法律层面,虽然《网络谣言治理规定》明确“编造虚假身份信息属违法行为”,但实操中存在举证难、追责难的问题。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指出:“谣言发起者多为匿名账号,传播链分散,即便起诉也面临‘成本高于收益’的困境。”
在平台层面,此次事件中谣言曾通过“模糊照片+臆断文案”的形式在抖音、微博快速传播。
部分营销号为博取流量,将2023年的旧照标注为“最新定居证据”,却未被平台及时拦截。
水均益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多位公众人物都曾陷入类似困境。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磊认为:“水均益的陪读行为属于家庭事务,却被无限放大为‘身份忠诚测试’,这种过度解读本质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在网络时代,一张模糊照片配上一段臆想文案,就足以摧毁一个人半生积累的清誉。
05 从战地到直播间:不变的真相追求
10月25日清晨,水均益删除了直播回放,但“中国人”纸条的截图仍在网络流传。
他更新了一条微博,配文仅有一张自己1999年在科索沃战场的工作照,没有多余文字。
那张泛黄的老照片里,年轻的水均益戴着头盔,胸前挂着记者证,背景是硝烟弥漫的街道。
而26年后的直播镜头前,额头贴纸条的他,用另一种方式坚守着对“事实”的执着。
从战地炮火到网络谣言,水均益面临的“战场”变了,但捍卫真相的初心未变。他曾主持的《焦点访谈》有句名言:“用事实说话”。
今天,他依然用最朴素的方式践行这一信念。
正如他在《焦点访谈》中说的:“真相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被谣言淹没。”
直播结束后,水均益的抖音账号收到超过10万条留言。最热门的一条写道:“当年他在伊拉克炮火里发回报道时,你们没质疑;现在陪孩子练体育,倒成了‘叛徒’?”
这条留言获赞超过50万。
另一张老照片里,1999年的水均益在科索沃战场上手握话筒,身后是战火摧残的城市。
那道坚定的目光,与如今直播间里额贴“中国人”纸条的他,如出一辙。
来源:37度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