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台湾政坛风云突变,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上任伊始便动作频频,一边以"秃鹰"痛斥民进党执政乱象,一边向朱立伦、赵少康两大阵营递出橄榄枝,高喊"选举已过,和解不难,联手收拾民进党"的团结口号,引发岛内舆论强烈关注。这场跨越派系隔阂的政治喊话,既是蓝营打破内
2025年台湾政坛风云突变,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上任伊始便动作频频,一边以"秃鹰"痛斥民进党执政乱象,一边向朱立伦、赵少康两大阵营递出橄榄枝,高喊"选举已过,和解不难,联手收拾民进党"的团结口号,引发岛内舆论强烈关注。这场跨越派系隔阂的政治喊话,既是蓝营打破内耗困局的尝试,更是对民进党长期操弄分裂、漠视民生的公开宣战。
郑丽文的喊话并非突发之举,而是带着清晰的政治逻辑与现实考量。作为从民进党阵营走出、如今坚定反"台独"的政治人物,她对民进党的套路了如指掌——早年见证过民进党"党外时期"的理想主义,如今却目睹其蜕变为"无理想、无坚持、无原则"的政治投机集团。在《董事长开讲》直播中,面对媒体人吴子嘉的犀利追问,郑丽文火力全开,将现任民进党领导层斥为"秃鹰":"这批后来者从未参与过真正的奋斗,只会抢食过往成果,打着'本土'旗号掏空台湾,正是搞烂台湾的罪魁祸首"。
这番痛斥戳中了台湾民众的痛点。近年来,民进党当局沉迷政治操弄,一边用"亲中""仇中"等廉价标签煽动两岸对立,将台湾推向安全险境;一边放任经济停滞、民生凋敝,让2300万民众承受通胀高企、薪资冻结的现实压力。郑丽文精准抓住这一核心矛盾,提出"立体作战计划":在论述战场直击民进党"台独"主张的逻辑漏洞,在民生议题上构建全方位火力网,彻底揭穿其"口号治国"的真面目,让民众看清"分裂换不来安全,内耗解不了困境"的真相。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蓝营团结是关键前提。郑丽文深知,"蓝营内讧只会让民进党莫名其妙捡到枪",这也是她放下过往分歧、主动喊话朱立伦与赵少康的核心原因。回顾党主席选举期间,郑丽文与两人的关系一度紧绷:赵少康为支持郝龙斌,不仅指控她"发动网军",更抛出"大陆介选"的不实指控,选后还试图对其人事安排"下指导棋",要求"清除亲中力量";而郑丽文此前也多次批评朱立伦的政策主张,双方阵营存在明显隔阂。
但选举落幕之后,局势已发生微妙变化。朱立伦展现出政治风度,第一时间祝贺郑丽文当选,并宣布211名党务人员集体"总辞",要求县市党部主委同步"交棒",明确表示"全力支持郑丽文人事布局,不下指导棋"。郑丽文则投桃报李,公开勉励被视为"朱系人马"的柯志恩"2026一定要在高雄选赢",用具体行动释放和解信号。
面对态度更为强硬的赵少康,郑丽文采取了"刚柔并济"的策略。她在专访中亲切称呼对方"赵大哥",动情表示"过往有恩无怨,选举结束了,快消消气,和解不是问题",用温情姿态化解个人心结;同时坚守原则底线,严肃驳斥"清除亲中力量"的提议。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亲中''仇中'这类词汇本身就是民进党设下的陷阱,只会煽动对立、降低选民智商",强调"搞好两岸关系才是台湾最可靠的安全保障,拿两岸关系做政治操作极其不道德"。这番表态既展现了寻求团结的诚意,也亮明了反对分裂、坚持两岸和平的核心立场,获得不少中间选民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郑丽文的团结倡议并非局限于国民党内部,更提出要组建"党外在野大联盟",超越蓝绿光谱,团结所有反对民进党分裂路线、关注民生福祉的力量。这一构想直指民进党长期通过"绿色恐怖"打压异己的痛点,试图以民意合力形成对执政党的有效制衡,为2026年地方选举开辟新路径。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也明确回应,大陆愿意与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国民党高层及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加强交流,这无疑为郑丽文的两岸路线提供了外部支撑。
当然,蓝营真正实现"三位一体"仍面临挑战。赵少康至今未明确回应合作提议,其阵营对两岸路线的认知仍与郑丽文存在分歧;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保守势力对郑丽文的改革路线仍有疑虑;柯志恩未经提名便宣布参选高雄市长的举动,也暗示着派系整合并非一帆风顺。但不可否认的是,郑丽文的喊话已打破蓝营长期内耗的僵局,将"团结抗独"的共识推向舆论前台。
对台湾民众而言,这场政治博弈的核心关切并非政党恩怨,而是能否结束分裂操弄、改善生活境遇。民进党执政多年来,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经济发展失衡,民生问题积重难返,这些都让民众对"政治内耗"深感疲惫。郑丽文"联手收拾民进党"的口号之所以引发共鸣,本质上是因为它回应了民众"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普遍诉求。
接下来,朱立伦与赵少康的回应将成为关键。若三人能以台湾整体利益为重,放下派系成见,形成"团结抗独"的合力,蓝营有望在论述战场和民生议题上对民进党形成有效制衡;若仍执着于内部纷争,不仅会错失民意机遇,更会让民进党继续"渔翁得利"。正如郑丽文所言:"国民党不能变成'反中大集团',更不能陷入网内互打,唯有团结一心,才能让台湾走出困境"。
岛内政坛的格局演变仍在继续,郑丽文的喊话既是团结的号角,也是对所有政治人物的拷问:究竟是坚守个人派系利益,还是回应民众对和平发展的期待?这场"收拾民进党"的战役,最终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蓝营的团结程度,更取决于是否真正站在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之上。而对两岸同胞而言,唯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才能守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家园,这一核心底线从未改变。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