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医生直言:老年人吃安眠药,记住“3要2不要”,安全又实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6 23:0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2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这药还能吃吗?吃了几年了,总觉得头晕。”

门诊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拿着一瓶安眠药,小心翼翼地问医生。

医生翻了翻药瓶,皱起眉头:“这种药不能长期吃,尤其你这个年纪,得特别小心。”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睡眠障碍而依赖安眠药。但你知道吗?吃得不对,不仅睡不好觉,还可能带来记忆力减退、跌倒骨折,甚至是认知障碍等严重后果。

对于老年人来说,安眠药不是“灵丹妙药”,而是“慎用之药”。那到底该怎么吃才安全?医生提出了“3要2不要”的建议。

不少人以为,年纪大了睡不着是正常的。但其实,年龄的增长确实会影响睡眠结构

老年人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大脑对白天和黑夜的感知变弱,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早醒和夜间醒来次数增多。

加上慢性病、焦虑、孤独、疼痛等问题,失眠就更常见了。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很多人为了“好睡一觉”,便走进了安眠药的世界。

可问题是,安眠药不是万能钥匙

“我吃了这个药10年了,也没事啊。”

不少老年人习惯长期服药,甚至把安眠药当作“保健品”。但医生提醒,安眠药绝不能长期依赖,尤其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对老年人大脑的影响非常大。

研究发现,老年人长期服用安眠药,患认知障碍和老年痴呆的风险增加约1.5倍。另外,药物代谢变慢、肝肾功能下降,也容易导致药物蓄积,引发头晕、嗜睡、跌倒等问题。

那么,吃安眠药到底该怎么吃?医生总结了“3要2不要”。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安眠药种类多、作用机制复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身体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用药,以及该用哪一类药。

有些是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相对安全;有些是抗抑郁药或抗组胺药,也有助眠作用。自己随意买药或听别人推荐,风险极高。

老年人用药讲究“低起始剂量、慢慢调整”。

医生通常会从最小剂量开始观察反应,避免过度镇静或夜间跌倒。同时,大多数安眠药连续使用不应超过4周,否则容易形成药物依赖。

一旦形成依赖,停药反而会出现更严重的失眠、心慌、焦虑等戒断反应,让人陷入恶性循环。

吃药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医生建议,每隔1~2周就要评估一次:是否入睡时间缩短了?夜间醒来次数是否减少?白天有没有嗜睡、头晕的情况?

如果出现副作用,或者疗效不佳,医生会及时调整方案,甚至逐步停药,改用非药物疗法。

不少老人觉得药效减弱了,于是自己加量,甚至将几种安眠药混在一起吃。

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会加重中枢抑制作用,诱发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更有甚者,把安眠药和酒一起吃,后果不堪设想。

安眠药只能缓解“症”,不能根治“因”。

医生强调,睡眠障碍背后常常有心理或身体问题,如抑郁、焦虑、慢性疼痛、夜尿频繁等。

如果不解决这些根本问题,药吃再多也难以改善睡眠质量。而且长期服药反而会让大脑“忘记”如何自然入睡。

医生建议,安眠药只是辅助手段,非药物治疗才是根本之策

比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就是国际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法,通过调整对睡眠的认知、改变行为习惯,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

另外,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也能大大改善睡眠:

·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和入睡,哪怕睡得不好也不赖床。

· 避免午睡过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影响晚间睡眠。

· 减少刺激物摄入:咖啡、浓茶、烟酒都可能影响入睡。

· 适当运动:白天多活动,有助于夜间疲劳入睡,但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 营造睡眠环境:睡前关灯、保持安静、温度适宜,有助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安眠药可以救急,但不能“救命”。对老年人而言,安全用药原则永远排在第一位

医生直言:“宁可一时失眠,也不可终身依赖!”

如果你或家中老人正在服用安眠药,不妨按照“3要2不要”的原则重新审视用药方式。必要时,及时寻求老年病科或精神科专业医生的帮助。

睡得好,不是靠药撑出来的,而是靠科学调养出来的。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人睡眠障碍诊疗指南(2022年版)》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老年人认知障碍与安眠药使用专家共识》
[3]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老年失眠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进展》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小向医生聊保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