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红白理事会成立,大家办红白事都有了参考标准,不攀比也不会觉得宴席‘不好’丢了面子,办红白事的成本明显降下来了。”10月17日,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村民郭军峰说。
“自从红白理事会成立,大家办红白事都有了参考标准,不攀比也不会觉得宴席‘不好’丢了面子,办红白事的成本明显降下来了。”10月17日,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村民郭军峰说。
今年,郭军峰家“过了两场事”,一切都按照村里的标准来。“这项开销没有让我觉得有负担。以前,村里过事烟酒开销大,如今,过事选择的烟酒都比较实惠。”郭军峰说。
双碑村有563户1663人。从前,“因婚返贫”“因丧举债”的事情发生过,有的村民年均人情支出超过3000元。培育文明乡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双碑村积极探索,以红白理事会为突破口,构建“制度约束、群众自治、文化浸润”三位一体治理体系。
按照双碑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丧嫁娶等事宜花销都有清晰“红线”。双碑村人情往来随礼限额,亲戚不超过200元、邻里不超过100元;婚丧宴席每桌成本控制在450元以内,其中香烟每条不超过80元、白酒每瓶不超过50元;严禁操办祝寿、升学等非婚丧宴请,并建立违规宴请处置机制。此外,双碑村选出了一批愿意带头示范且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村民担任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为了更好落实《红白理事会章程》,双碑村还规划建设红白理事厅,为群众解决了红白事场地问题。红白理事厅配备厨房、宴会厅、悼念厅、宿舍、卫生间等,供村民免费使用。事前村民在村上进行红白事备案,红白理事会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指导。“红白理事厅为大家提供了方便。有了场地,不用跑去城里了,既节约了成本,又带动大家积极传播文明婚丧理念。”双碑村村民郭广州说。
近年来,农村办宴席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这一点在落实《红白理事会章程》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村上哪家要办事,会提前报告备案具体时间。我当天会去现场对厨师的健康证、操作环境以及菜单进行拍照留档,一方面是确定宴席规格符合标准,另一方面是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双碑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赵亚莉说。
双碑村党支部副书记高亚峰介绍,村里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通过事前申报、事中监督、事后公示确保制度有效落地。同时,积极发挥村两委带头作用,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创新积分奖励机制,对文明节俭家庭给予实物奖励,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性积极性。2024年,双碑村人情支出同比下降62%,彩礼均价降至8万元以下。
在陈炉镇上店村,村民高转行最近办完了家里的大喜事:家里最受宠爱的小女儿出嫁了。“这事要放在以前,我们肯定要大操大办,为孩子尽一份心。”高转行说,“现在提倡‘越节俭越先进’,所以最终我们都是按标准来的,一共办了12桌宴席。”
借鉴双碑村的经验,上店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上店村两委成员、党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以身作则在301户村民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文明乡风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随着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大家越来越容易接受红白事办理的标准,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的问题几乎不见踪影,大家考虑问题更加务实了。”上店村党支部书记温根仓说。
“双碑村曾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我们选取双碑村先行试点,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在全镇推广典型经验,探索出‘制度+自治+服务’的治理路径。目前,全镇人情支出显著下降,婚宴成本得到控制,零彩礼低彩礼日渐成风,累计为群众减负数百万元。”陈炉镇党委副书记孙浩说。
来源:陕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