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囚歌王子”迟志强又上热搜了?66岁还在直播间喊“家人们”,一晚卖出80万东北木耳,弹幕刷的却是“强叔,再唱一段《铁窗泪》”。
“囚歌王子”迟志强又上热搜了?66岁还在直播间喊“家人们”,一晚卖出80万东北木耳,弹幕刷的却是“强叔,再唱一段《铁窗泪》”。
这不是怀旧,是生意。
当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悔恨”金曲,如今成了流量密码,抖音粉丝120万,一半是来听故事,一半是来看故事怎么变现。
有人觉得他吃老本,靠坐过牢的梗混饭吃。
可人家把梗玩成了产业链:每月两三场线下商演,报价十万起步;每周三场直播,农货保健品全安排;偶尔拍网大,父子同框再收割一波“回忆杀”。
算下来,一年稳稳进账千万,比很多当红小鲜肉还踏实。
最扎眼的是去年12月那场“助农东北行”。
镜头前,他穿着军大衣,在零下二十度的仓库里试吃酸菜,一句“当年我在里头就想这口”瞬间把评论区点燃。
五小时直播,五十万人蹲守,销售额直接干到全场第一。
平台高兴,地方政府高兴,粉丝也高兴——情绪价值拉满,谁还计较是不是在消费“坐牢”标签。
可转头,他又跑去司法部的新生艺术团,给服刑人员演普法短剧《回头是岸》。
台上他演老警察,台下犯人齐喊“强哥”,场面一度像大型粉丝见面会。
连续八年帮教,不收钱,还倒贴路费。
有人嘲讽“洗白”,有人点赞“真救赎”。
他只说了一句:“我懂那道门里头的滋味。
”
儿子迟帅当制片人,父子合作拍《老炮儿的江湖》,戏里戏外都是“老炮儿”再就业。
网友笑称:别人星二代带资源,星一代直接带案底,照样杀出血路。
最反差的是私下生活。
杭州一套房,哈尔滨一块地,院里种满茄子辣椒。
视频里他卷着裤腿浇水,配文“自由的味道”。
底下高赞评论:强叔,你这是在拍《向往的生活》番外?
从全民唾骂到直播顶流,他用了四十年。
没有公关团队,没有资本护航,靠的是把最疼的伤口撕给你看,再把愈合的疤卖个好价。
你可以说他精明,却不能不承认他够韧。
“所有经历都是财富。
”这句话他自己都听腻了,可每次说出口,直播间还是刷起一排“泪目”。
网友热评:
“当年磁带里的哭腔,现在成了带货BGM,时间真会开玩笑。
”
“强叔的瓜不新鲜,但耐嚼。
”
“别人塌房退网,他塌房出道,还越塌越稳。
”
“66岁照样日更,我35已经想躺平,惭愧。
”
“直播刷到他在唱《铁窗泪》,我妈跟着哼,我默默下单三斤木耳,全家都沉默了。
”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