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10:22 1

摘要:在预制菜技术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餐饮行业正从粗放增长转向精耕细作,进入“品质与效率兼顾,场景与体验融合”的产业转型新阶段。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餐饮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预制菜技术提升效率的同时,定制化、健康化需求凸显;二是

在预制菜技术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餐饮行业正从粗放增长转向精耕细作,进入“品质与效率兼顾,场景与体验融合”的产业转型新阶段。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餐饮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预制菜技术提升效率的同时,定制化、健康化需求凸显;二是场景消费持续深化,火锅等社交餐饮与快餐、品质正餐形成多元生态;三是数字化全面渗透,从供应链管理到会员运营,数据驱动精益增长。行业竞争核心将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效率与体验的深度融合,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2017-2027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及预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为16357亿元,2027年预计达到19567亿元。这表明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已进入稳健增长与结构优化的新阶段,尽管增速放缓,但庞大的基数与持续的扩张预示着其消费粘性极强,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行业的增长动力,将从用户规模的扩张,转向服务场景多元化(如商超、医药)、下沉市场渗透深化、以及技术赋能带来的效率与体验升级等关键领域。

2016-2027年中国团餐市场规模及预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团餐市场规模为2.40万亿元,整体来看,中国团餐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2027年预计达到2.81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团餐市场的驱动力源于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机构稳定的餐饮需求,以及行业向集约化、数字化和品牌化转型,正从一个传统业态成长为餐饮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2025年中国消费者消费餐饮时注重的因素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消费餐饮时注重的因素中,菜品丰富度占比最高,为35.57%;其次是餐饮卫生干净,占比34.01%。这两个因素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餐饮价格和菜品营养健康分别占比33.05%和31.98%,位列第三和第四。食物有特色、上菜速度快和服务态度好也较为重要,占比分别为29.58%、28.50%和28.14%。交通方便、品牌辨识度高和周边娱乐项目丰富的重要性相对较低。装修风格有档次的重要性最低,占比仅为20.9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前餐饮消费的核心聚焦于菜品丰富度与卫生安全,未来行业需在保障品质与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营养健康与特色化体验的差异化价值。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外卖各项指标满意度评分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外卖各项指标满意度评分中,外卖口味的满意度最高,5分和4分的评分占比分别为38.76%和33.43%。商家服务、配送速度和外卖包装的5分评分均为30%以上,表现较好。外卖卫生的5分评分最低,仅为26.40%。总体来看,消费者对外卖口味和商家服务的满意度较高,而外卖卫生的5分评分有待提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餐饮行业应在维持口味优势基础上,将卫生管控升级为核心竞争维度,以实现用户体验的全面跃升。

2025年中国消费者外出就餐时最看重的因素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外出就餐时最看重的因素中,卫生安全以55.86%的占比高居榜首,显示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地理位置和服务质量,分别占比46.73%和45.25%,说明消费者在选择就餐地点时,便利性和服务质量也是重要考量因素。营养搭配和分量稳定的占比分别为43.77%和43.16%,表明消费者对食物的健康和分量越来越关注。菜品口味和产品价格分别以35.88%和35.27%的占比位列其后,显示出口味和价格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而环境氛围、出餐速度和菜品丰富度的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29.22%、21.45%和21.45%,说明这些因素在消费者决策中的影响相对较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餐饮行业需将安全与健康置于服务核心,在保障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协同优化地理位置、服务质量等关键体验维度,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在外就餐各项指标满意度评分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满意度评分中,食物口味的5分评价占比最高,为42.72%,显示出消费者对食物口味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服务态度,36.75%的消费者给出了5分评价。食物摆盘的5分评价为28.97%,排名第三。环境卫生和上餐速度的5分评价占比相同,均为28.81%。整体来看,消费者对食物口味的满意度最高,而对环境卫生和上餐速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食物口味是驱动消费者满意度的核心要素,而摆盘设计等视觉体验存在明显提升空间。餐饮经营者应在坚守口味品质的同时,着力提升菜品美学价值与用餐仪式感,通过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优化增强综合竞争力。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餐饮消费中促销类型的偏好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餐饮消费中促销类型的偏好中,送优惠券(优惠券下次消费才能使用)以44.18%的占比位居首位,显示出消费者对此类促销手段的高度偏好。其次是消费满减,占比35.17%,表明消费者对直接减少消费金额的促销方式也较为青睐。打折活动和特惠套餐均以33.97%的占比并列第三,显示这两种促销方式同样受到消费者欢迎。会员充值优惠活动和会员卡积分优惠分别以31.69%和30.73%的占比位列最后两位,说明相对于其他促销手段,消费者对这两种方式的偏好度较低。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餐饮企业在设计促销策略时,应以提升复购率为核心,通过优惠券与会员体系的有机结合,构建短期引流与长期锁客的双重效能。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日常餐饮消费中最困扰的现象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日常餐饮消费中最困扰的现象中,卫生隐患占比最高,达到55.98%,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其次是虚假促销,占比49.08%,说明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真实性存疑。分量缩水和过度包装的占比分别为44.88%和39.46%,显示出消费者对餐饮分量和包装的不满。预制菜滥用占比30.83%,数字绑架(强制扫码点单)占比22.19%,文化挪用(如不正宗的地方菜)占比最低,仅为11.8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卫生安全与诚信经营已成为餐饮消费的核心痛点,行业需以透明化运营重塑消费信任,在杜绝卫生隐患与虚假宣传的同时,平衡好菜品分量、包装及传统工艺的运用,构建健康可持续的餐饮生态。

中国餐饮行业典型案例:袁记云饺(品牌优势)

袁记云饺的核心优势在于以“广式手制,现包现煮”构建起鲜明的新鲜认知与品牌壁垒。通过“生熟一体化”门店模式,同步满足即时餐饮与家庭储备需求,最大化单店效益与消费场景。其背后依托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与区域化口味适配,确保产品在标准化与本地化间的精准平衡,支撑品牌在全国与海外市场的快速复制与稳健扩张,夯实其行业领军地位。

中国餐饮行业典型案例:窑鸡王(品牌优势)

窑鸡王的品牌优势源于其贯穿产业链的体系化能力。原料上严选优质鸡源,奠定风味基础;生产中采用标准化工艺,确保品质稳定如一;服务与供应环节高效可靠,保障消费体验与运营流畅;成熟的经营模式支持其快速复制扩张;最终凝聚为风味独特、口碑坚实的核心产品优势,共同构筑了其市场竞争力。

中国餐饮行业典型案例:真牛馆(品牌优势)

真牛馆的核心优势在于构建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可溯源产业链。公司严格把控上游肉源品质,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确保原料安全与稳定供应。在生产环节,引入真空慢煮工业化生产线,通过精准温控工艺保留肉类原生汁水与营养,提升产品标准化程度。此外,公司具备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可针对大型连锁餐饮、乐园、商超零售、便利店零售等不同渠道需求,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形成供应链协同优势。

来源:艾媒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