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看新闻说四中全会给农村划了重点,以后种地、建房、进城落户都有新说法?”昨天,老家在山东农村的同事老李拿着手机念叨,这话一下勾起了办公室不少人的兴趣。2025年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刚落幕,“十五五”规划《建议》里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就成了热议焦点,会上敲定的3
“刚看新闻说四中全会给农村划了重点,以后种地、建房、进城落户都有新说法?”昨天,老家在山东农村的同事老李拿着手机念叨,这话一下勾起了办公室不少人的兴趣。2025年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刚落幕,“十五五”规划《建议》里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就成了热议焦点,会上敲定的3个农村发展方向,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日子,连城里人的生活都会受影响。1. 耕地“金贵”了!科技种地成主流,饭碗更稳了“以前总担心自家地被占,现在政策把耕地看得比啥都重。”河南种粮大户王建国最近刚签了耕地保护责任书,这是当地落实全会精神的新动作。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耕地保护,持续整治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等问题,还得建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确保耕地真正用来种粮。更让农民振奋的是科技种地的支持政策。王建国今年试种了村里推广的高产玉米品种,用上了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设备,一亩地比去年多收200斤,“听说接下来高标准农田要加快建,还有盐碱地治理试点,以后种地不靠天,收益更稳了”。对城里人来说,耕地保住了、科技农业跟上了,超市里的米面油供应更充足,价格也更稳定,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保障。2. 农村土地更值钱!闲置资源能变现,进城落户也安心“家里的老宅基地空了好几年,现在终于能盘活了。”浙江宁波的村民张大姐最近盘算着把老房改成民宿,这得益于全会提出的宅基地盘活政策。全会明确探索农户住房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利用的路径,同时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让农村的“沉睡资源”变成真金白银。针对进城落户的农民,政策也打消了大家的顾虑。全会强调要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还探索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就像在江苏苏州打工的安徽小伙陈强,去年落户苏州后一直担心老家的地被收回,现在彻底放心了:“老家的地能流转收租金,城里落户待遇也不少,两头都踏实。”3. 农村变“宜居圈”!城里有的服务,乡下慢慢都配齐“现在村里的学校修得比镇上还好,娃上学不用折腾了。”四川绵阳的村民刘敏说,今年村里的寄宿制学校翻修了教学楼,还加了营养午餐,这正是全会提出“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落地成效。全会明确要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以后农村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不光是教育,农村的人居环境也在升级。各地都在学“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有的村子还修了文化广场、建了养老服务站。刘敏发现,最近村里多了不少城里来的游客,“路修宽了,环境干净了,城里亲戚周末都愿意来住两天,说比城里还舒服”。这种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进,正让农村变成宜居宜业的好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政策推进都讲究“实事求是”,比如村庄规划不搞全覆盖,集体收入不提硬性目标,避免“一刀切”的做法。政策的温度,恰恰藏在这些细节里。你老家已经开始落实这些新政策了吗?你觉得农村这些新变化,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实际影响?
来源:溪边观赏游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