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幕隐玉”迎来“惟芳”——菏泽牡丹“千面”之美背后是菏泽花农的代代守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09:05 1

摘要:据《菏泽牡丹谱》记载,目前菏泽牡丹共有1308个品种。其中,除了新中国成立前原有的118个品种和自外地引进的10余个品种外,其余1000多个牡丹品种,皆为菏泽现代花农培育而成。

在菏泽,一片牡丹园,往往就是几代花农的一辈子。

据《菏泽牡丹谱》记载,目前菏泽牡丹共有1308个品种。其中,除了新中国成立前原有的118个品种和自外地引进的10余个品种外,其余1000多个牡丹品种,皆为菏泽现代花农培育而成。

今年,随着电视剧《国色芳华》及其续作《锦绣芳华》的热播,菏泽花农孙文海和其父亲共同培育的牡丹新品种“绿幕隐玉”火爆市场,种苗早早被预订一空。随后,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又以《国色芳华》中的女主角“惟芳”命名了孙文海培育的另一个牡丹新品种。

10月23日,在曹州百花园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俯身检查牡丹的根部生长情况,为它们接下来的越冬和来年的绽放默默准备。他就是高级农技师孙文海,一位在百花园中度过了50余载光阴的牡丹花农。

“绿幕隐玉”:一场跨越十年的绿色追寻

“绿幕隐玉”与“惟芳”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孙文海父子长期执着于牡丹育种的结晶。孙文海出生于牡丹世家,他的爷爷是百花园的建造者之一,父亲也在园中耕耘了42年,共培育了300多个牡丹新品种(含未认证品种)。

1975年,不到20岁的孙文海开始与父亲一同育种。培育一个牡丹新品种需要多久?“从杂交授粉到种子成熟、播种发芽、开花选育,再到优良单株扩繁,整个过程需要10余年。”孙文海说。最终,兼具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的牡丹才能被认定为新品种。

绿色牡丹是牡丹中的珍品。“绿幕隐玉”因初开时为绿色,盛放时洁白无瑕而得名,它也是《国色芳华》中“琼台玉露”的原型,深受观众喜爱,成为牡丹界的“顶流”。此品种的培育,是孙文海父子对牡丹定向培育技术的首次尝试。

那一年,孙文海的父亲在多年自然杂交绿牡丹无果后,开始尝试定向培育。“我们以‘豆绿’作为母本,‘凤丹’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因为‘豆绿’很难结籽,反复试验了五六年,最终才收获了两粒种子。”孙文海回忆。

1985年,“绿幕隐玉”首次开花。“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绿色的牡丹品种很少,而这个花蕾比名贵牡丹品种‘豆绿’还绿。”他守在花旁整整3天,记录下每一片花瓣的舒展过程。经过3年观察,确认花型花色稳定后,他们才开始通过嫁接和分株进行扩繁,使这一品种得以推广。

“惟芳”:水到渠成的匠心力作

“惟芳”牡丹在孙文海培育的数百个新品种中别有意义,是其数十年定向培育技术日趋成熟后的“水到渠成”。

“大约在2010年,我以‘如花似玉’为母本,与花色润泽的‘蓝田玉’进行定向杂交,之后又历经数年播种、观察与筛选。”孙文海介绍。直至2015年,这批杂交后代中有一株终于初绽芳容。其花姿挺拔秀美,花色清丽脱俗,花朵饱满,花量繁密,当即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经过连续数年的稳定性状观察,这个新品种终于具备了命名的资格。

今年7月,恰逢《锦绣芳华》热播,女主角是一位擅长培育牡丹的百花匠人,其坚韧、智慧、追求卓越的精神,与菏泽花农的“匠人精神”高度契合。在菏泽文旅部门的推动下,这个新品种被赋予了“惟芳”这个名字。

“惟芳”不仅是一个园艺新品种,更是一个融合了传统育种智慧与现代文化传播的符号。它既以秀美的形态征服了观赏者,也通过名字背后的故事,向世人传递着菏泽牡丹不断求新、求变,并与时代文化共鸣的鲜活生命力。

代代相传的牡丹魂

据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孙文海父子共培育出近800个牡丹新品种,其中经认定的300余个,占《菏泽牡丹谱》记载品种的近三分之一。

在菏泽,像孙文海这样的牡丹花农并不少见。牡丹区牡丹街道赵楼赵氏“牡丹世家”绵延18代,传承400余年;牡丹专家赵守重对搜集、整理、保护我国传统牡丹品种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培养了大批牡丹技术人才,被誉为菏泽牡丹界的“一代宗师”……

培育牡丹新品种,绝非仅是增加一个名字或一种花色,它是菏泽牡丹突破市场同质化、提升产业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主动应对未来挑战的未雨绸缪,更是一种文化血脉的接续与物种基因的保护。

因此,“孙文海”们在田间地头的每一次授粉、每一次观察,其意义都超越了个人的爱好与园圃的界限。他们不仅是在延续历史,也是在创造新的历史,让菏泽牡丹始终保持勃勃生机。这背后,是“中国牡丹之都”从传统种植走向科技引领的必由之路。

在百花园里,有一株明代的牡丹,枝干空了,下面又发出新苗,新苗会逐渐长成新的枝干,几百年来,枝干不知道更新了多少次,依然年年花开。菏泽牡丹,在一代代牡丹人的坚守中,“新新”向荣,生生不息。

菏泽日报记者 刘兰英 马源劭

来源:菏泽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