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里说得明白,湖北人,一家人去了趟黑龙江牡丹江,心里卡着三件事。
标题里说得明白,湖北人,一家人去了趟黑龙江牡丹江,心里卡着三件事。
路上风大,雪面亮,心里一直盘算这趟值不值。
先说行程。
武汉出发,高铁到牡丹江,打表看时间,七个多小时,换乘一次,带着孩子和老人,背包加小箱。
出站就冷,脸上像被小刀划,气温零下二十来度,鼻涕能结冰。
出租车大哥笑,说这不叫冷,这叫正常天。
车窗外一片白,心里也就静了。
第一件想不明白的事是火山冷地为啥这么热闹。
镜泊湖冬天开冰雪项目,冰车、冰滑梯、雪圈,孩子玩疯了。
冰面一眼望不到头,走几步就听见咔吱声,心里一紧,工作人员说没事,厚冰呢。
镜泊湖有名的不是冰面,是瀑布。
吊水楼瀑布冬天挂着冰帘,像玉石一样,风一吹,边角在抖。
旁边有从悬崖跳水的表演,夏天才有,冬天没戏。
讲解说,古时靺鞨人就在宁安一带打猎捕鱼,镜泊湖旧称湄沱水,金代称滦河泊。
这片火山群叫张广才岭余脉,几次喷发,拦河成湖,湖才这么大。
一听就来劲,这湖是火山堵出来的,不是随便一洼地。
孩子问火山呢。
工作人员指远处黑石坡,那片黑色玄武岩,像被火烧过。
冰雪下面就是火山地貌,冷得生疼,底子却是热的,脑子里一下就转不过来。
第二件想不明白的事是饭桌上的分量和价格。
牡丹江吃的简单直接,盘子大,肉实在。
第一顿上饺子,大小像半个拳头,酸菜猪肉,热气直冲眼镜,蘸醋加蒜泥,一口能顶两口饭。
再来铁锅炖鱼,锅面铺土豆和宽粉,锅边挂玉米饼子,勺子一铲,鱼肉白,汤汁浓,孩子扒拉着饼边蘸汤,光盘。
再点锅包肉,金黄的外皮,里边是里脊,酸甜味直上舌尖,老人说比电视里看到的更脆。
再来杀猪菜,酸菜血肠五花肉,汤里飘着蒜苗,原本怕腻,喝完一碗还想再来。
账单不贵,四口人一大桌,两个菜一个锅,另外加饺子,二百来块。
再走夜市,烤冷面排长队,摊主手没停,鸡蛋一抹,香菜一撒,卷上火腿肠,刷酱一抹,切成小段,递过来热腾腾。
糖葫芦被冻得脆,咬一口,牙发颤,心里却舒服。
想到家里外卖动不动就大几十,这边实惠得有点不好意思。
第三件想不明白的事是城市的慢劲。
牡丹江不算大,路不绕,车不挤,红绿灯不催人。
早上九点出发,十点到横道河子。
路边全是俄式小楼,彩色外墙,尖顶,旧窗,雪压在屋檐上,一看就像画片。
横道河子现在叫林区小镇,原来是中东铁路沿线站点,俄国人和中国人一起修的,火车过,木材走,商人来往,街上曾经很热闹。
教堂钟楼站在街角,青灰色的墙,铁皮屋顶,旧了,但还挺直。
博物馆里摆着铁路工人的工具,螺栓扳手,矿灯,铁路票据,玻璃柜里的字褪色了,名字还看得清。
看完出了门,雪落在帽檐上,脚下吱呀吱呀,耳朵里是风声,不吵,像有人轻轻吹气。
旁边有猫在门口晒太阳,眼睛眯成一条线,尾巴在抖。
小馆子里卖列巴和红肠,酸黄瓜夹香肠,抹点芥末,吃完鼻子一酸。
再去宁安渤海上京遗址。
渤海国是唐代东北的一个大国,建都上京龙泉府,就在这边的河北村,城基现在还能看,夯土城墙残段不高,站上去,风比下面猛一倍。
讲解说,渤海国和唐朝来往密切,唐玄宗赐册封,海东盛国这名头就那时候叫开的。
遗址里能看到宫城、外城的布局,南北中轴线,台基石头规整,角落里有兽面瓦当,纹路像云。
孩子在雪地里跑,脚印一串串,老人站在台阶上,手放在帽檐上挡风,听讲解点头。
路边小摊卖热豆腐脑,撒葱花,舀一勺辣椒油,喝下去肚子里就暖了。
城里再转一圈,就去牡丹江老道外街。
黑土地上的市场人气很实在,早市摊位一字排开,猪肉切得厚,鱼活蹦,粉条按把卖,冻梨冻柿子一堆堆,布满白霜,手一摸就粘。
摊主都热情,嘴上带笑,问要几斤,问从哪儿来,听说从湖北来,递来一个热馒头,说先墩一口。
手里拿着热乎的,心里也就热乎了。
说说交通。
自驾最方便,镜泊湖、横道河子、宁安、海林都分散,公交不太跟得上,打车贵又不太好叫。
冬天自驾要准备雪地胎和防滑链,玻璃水用防冻的,车里备一把小铲,落雪多,早起先刮车窗。
不自驾,建议住火车站附近,滴滴快车起步不高,短途方便,长途提前谈价。
高铁站主要是牡丹江西站,离市区近,别跑错到海林北或宁安站,路远,打车费上百。
旺季是春节前后到冰雪节这段,周末房价翻一倍,工作日好订房,价格稳,队伍短。
酒店不少,火车站周边性价比高,干净,暖气足。
景区附近的民宿体验好,窗外就是雪地,价格高一些,注意看供暖和热水评价,别只看照片。
镜泊湖里面的度假酒店景色好,冬天淡季也会涨价,节假日早点下手。
吃饭避开景区门口的明码菜单,走两条街找本地人多的小店。
锅包肉看颜色,金黄不焦,筷子放进去能听到轻脆声。
铁锅炖看汤色,微微发亮,边上的饼子要贴得匀,不糊。
饺子选东北酸菜或者鲅鱼,蘸料加点蒜泥提味。
烤冷面别贪多,冷得快,趁热吃,酱别加太甜。
说说花费。
两大两小,三天两晚,住宿两晚六百到一千,吃饭每天三百到四百,门票镜泊湖冬季优惠,横道河子免费逛,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免费,车费看行程,整体控制在三千以内。
带老人和孩子,不要排满,白天两处足够,下午三点回城,喝点热水,歇一会,再出门夜市。
拍照有讲究。
零下出门,手机掉电快,带充电宝,放内兜保暖。
相机进屋会起雾,先放在门口过渡,别一下子取暖。
拍冰挂的时候逆光最好,边缘发亮,脚下注意防滑,别靠近冰面裂缝。
孩子在雪地打滚,脖子围巾扎紧,裤腿塞进靴子里,回去把袜子烘一烘。
再说安全。
路上有暗冰,鞋底要有防滑纹,走路脚掌贴实,步子小,不奔跑。
冰面活动看提示,红线外不踏步,拍照不后退,留点余地。
喝酒要少,冷天反而容易出事,晚上回去早点睡,第二天起得早,风小,人少,景干净。
还想说些历史。
牡丹江名字来自满语,意为弯曲的江,唐时称勃利河,清代成了牡丹江,沿江城镇靠林业起家,铁路带来人气。
横道河子和雅克什、亚布力这条线,是沙俄修中东铁路的节点,异国风格的楼就是那时候留下的。
海林是抗联的老区,杨子荣的故事出在这片林子里,智取威虎山那段,舞台上的枪声其实就来自雪窝子。
宁安古称东京城,是渤海国旧地,辽金更替,城池沉在黑土里,挖出来的瓦当、砖刻都能讲故事。
镜泊湖的地名在清代文献就有记载,乾隆年间有驻防兵,还修过行宫,皇帝巡边曾夸过这湖的景色。
老辈人讲,牡丹江这地儿冬长夏短,粮食靠玉米大豆,日子不讲究花样,只求顶饱。
这脾气在饭桌上能看见,在街头也能看见。
带着这点印象,又想起那三件事。
火山地貌和冰雪画风,对脑子是个拧巴。
火热和冰冷挨着站,脚下是火山石,身上是棉大衣,风一吹,脸麻,心里却热腾腾。
饭桌分量和价格,对胃是个安慰。
锅边的饼子蘸汤,饺子出锅立吃,嘴角上油,心里踏实。
城市的慢劲,对脚步是个提醒。
车不急,路不远,景不吵,讲解慢慢说,雪慢慢落,人也慢慢走。
再补几句实用的。
镜泊湖冬天最佳时间是腊月到正月十五,冰面厚,冰瀑好看,风最大在中午,早去晚走,避开风尖。
横道河子适合上午十点后,阳光斜照,楼房颜色好看,茶歇可以去街口咖啡店,价格不贵,暖气足。
渤海上京遗址下午去,人少,雪面反光没那么刺眼,听讲解更清楚。
市内打车起步价不高,短距离不用坐黑车,夜里八点后车少,尽量早点回。
买特产理性一点,红肠、蓝莓干、木耳、榛蘑都不错,红肠看配料表,肉占比高再买,木耳挑厚片,蘑菇闻味,不霉不潮是好货。
衣服上,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挡风,脖套比围巾实用,手套用抓绒加防风,备用暖宝宝塞鞋面和小腹。
孩子带护目镜,风大不流泪,老人带保温杯,走哪就喝一口,别等渴。
最后给个路线。
第一天到达,市区走走,老道外早市,午饭铁锅炖,下午去牡丹江江畔公园,晚上夜市吃烤冷面和冻梨。
第二天镜泊湖,看冰瀑,坐雪圈,走冰面,午餐在景区外的农家院,下午回城买特产,晚饭杀猪菜加饺子。
第三天横道河子加宁安渤海上京,上午拍俄式小楼,中午列巴红肠,下午遗址听讲解,傍晚回站,收尾一碗热面。
这趟出来,风刮脸,雪进靴,饭上桌,灯入眼。
人从湖北来,回到湖北去,心里装着这座冷天里的热火,脑子里还在绕那三件事。
火山底子,冰雪面子,热气饭桌。
走之前又看了一眼路边的雪墙,鞋底留下两行脚印,很深,也很实。
来源:那一刻旧时光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