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数字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交易的便捷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民警们在进行日常网络交易监测时,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任何异常交易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一、案件曝光:一张假币母版图片牵出特大制假案
(一)可疑交易引发警方警觉
在当今数字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交易的便捷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民警们在进行日常网络交易监测时,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任何异常交易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工作日,民警们在海量的网络交易数据中筛查时,一笔标注为“设计图纸”的交易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引起民警注意的并非这个普通的交易名称,而是交易附带的一张图片。当民警仔细查看这张图片时,他们敏锐地发现,这竟然是一张百元纸币母版的图片,而且其仿真度极高,绝非普通的设计图案。凭借多年打击经济犯罪的经验,民警们立即意识到,这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一起严重的伪造货币案件。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警方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这张母版图片进行分析鉴定。经过严谨细致的专业分析,结果证实了民警们的猜测——这张图片极有可能被用于伪造货币的模板制作。一旦这样的母版图片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他们就有可能利用其制作出大量的假币,流入市场后将对国家的金融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丝毫不敢懈怠,立即启动重大案件侦查机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反假币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二)跨省联动捣毁8个制假窝点
这起案件的严重性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迅速将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北京警方联合广西、河北、江西等地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全力展开侦查工作。
专案组的民警们深知,这是一场艰巨的战斗,犯罪团伙必定十分狡猾,反侦查意识极强。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们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外线侦查工作。他们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默默地收集着犯罪团伙的一举一动,逐渐勾勒出这个犯罪团伙的轮廓。
经过艰苦的侦查,一个以程某为首的特大伪造货币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这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学习造假技术、采购制假设备、生产假币到销售假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犯罪链条。而且,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货币的匿名性,通过境外软件、小众聊天软件进行勾连,跨地域实施作案,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专案组的民警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侦查技术,逐渐掌握了犯罪团伙的犯罪证据和活动规律。2025年10月,收网的时机终于成熟。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北京、广西、河北、江西等地警方同步行动,对该犯罪团伙展开了集中收网行动。
当民警们冲进犯罪窝点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8个制假窝点内,打印机还在高速运转,一张张崭新的假币正不断地从机器中吐出,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墨水味。民警们迅速控制住现场的犯罪嫌疑人,并对窝点内的制假工具和假币进行了全面收缴。经过清点,此次行动累计缴获假币250余万元,同时还查获了包括母版图片、特种纸张、专业打印机在内的全套制假工具。这些制假工具的查获,彻底摧毁了犯罪团伙的造假能力,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巨大的损失。
在这次行动中,跨省联动的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警方紧密配合,信息共享,形成了强大的打击合力。从线索的发现到犯罪团伙的锁定,再到最后的收网行动,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各地警方的共同努力。正是这种高效的协作机制,才使得这起特大伪造货币案件得以迅速侦破,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二、新型犯罪特征:当00后遇上"科技制假"
(一)犯罪主体年轻化令人警惕
在以往的认知中,伪造货币这类严重的经济犯罪,往往是由一些社会阅历丰富、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成年人实施。然而,这起案件却打破了这种常规认知,涉案的1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是“00后”,其中甚至还有3名未成年人,这一情况实在令人震惊。
这些“00后”大多刚刚步入社会,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本应在校园里汲取知识,或者在社会上通过合法的工作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他们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实在令人惋惜。据警方调查了解,这些年轻人大多无固定职业,生活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和明确的目标。他们通过境外社交平台聚集在一起,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互相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躺平”“赚快钱”等观念在他们中间蔓延,使得他们渴望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取财富,最终陷入了犯罪的泥沼。
在这个犯罪团伙中,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在境外软件上寻找最新的造假技术和模板,有人负责采购制假设备和原材料,有人负责操作打印机进行假币生产,还有人负责通过网络销售假币。他们的组织架构虽然简单,但却十分高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犯罪链条。这种年轻化的犯罪主体,不仅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和网络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
(二)低成本技术手段颠覆传统制假
传统的伪造货币案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专业设备,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印刷技术和经验。犯罪团伙通常会租用隐蔽的场地,购买大型的印刷机器、专业的油墨和纸张,还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整个制假过程复杂,成本高昂,而且风险极大。一旦被警方发现,所有的投入都将化为泡影,犯罪分子也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然而,这起案件中的犯罪手段却与传统制假方式截然不同,呈现出了低成本、高科技的特点,这些新型手段也给假币的打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境外软件成"技术培训基地"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便捷途径,但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传播违法犯罪技术的温床。在这起案件中,境外的一些社交软件和论坛成为了犯罪嫌疑人学习伪造货币技术的主要渠道。像Telegram、Discord等境外平台,由于其监管相对宽松,服务器位于境外,给国内的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从而被犯罪团伙盯上。
在这些平台上,有大量的伪造货币教程和技术资料在非法传播。这些教程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制作假币的模板、如何调整打印机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如何选择和购买适合的油墨和纸张,甚至还包含了“如何躲避纸币防伪检测”的详细讲解。这些犯罪嫌疑人就像一群贪婪的学生,在这些非法的“技术培训基地”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些犯罪技术,然后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制假活动中。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平台上形成了一个黑色的产业链,有人专门出售假币模板和技术资料,有人负责解答技术问题,还有人组织线下的培训和交流活动。这种线上技术扩散的方式,使得伪造货币技术能够迅速传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违法犯罪知识,极大地增加了假币犯罪的风险。
2.家用设备搭建"微型印刷厂"
以往,制造假币需要大型的专业印刷设备,这些设备不仅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而且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操作。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一些普通的打印机经过改装后,竟然也能成为制造假币的工具。
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制假设备均是从电商平台拆分购买的。他们首先选择一台价格在5000元左右的商用打印机,这种打印机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性能也能够满足印刷假币的基本需求。然后,他们通过特殊渠道定制防伪油墨,这种油墨的颜色和质感与真币油墨非常相似,每升油墨大约可以印刷2000张假币。最后,他们购买高仿钞纸,单张成本仅为0.15元。这些看似普通的设备和材料,在犯罪嫌疑人的手中,却组成了一个高效的“微型印刷厂”。他们将这些设备放置在偏远地区的出租屋内,在隐蔽的环境中,日夜不停地印刷假币,日产假币量竟然高达5000张。这种低成本、易操作的制假方式,使得伪造货币的门槛大大降低,让更多的人有能力涉足这个违法犯罪领域。而且,这些设备和材料在电商平台上都能轻易买到,也给警方的监管和打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虚拟货币构建隐蔽交易网络
在传统的假币交易中,犯罪分子通常使用现金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方式虽然隐蔽性较高,但也存在着很多风险,比如携带大量现金不方便,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且现金交易的痕迹也比较容易被警方追踪。随着虚拟货币的出现,犯罪分子找到了一种更加隐蔽的交易方式。
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销售假币时,全部采用比特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进行结算。虚拟货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它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交易便捷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虚拟货币成为了犯罪分子进行非法交易的理想工具。在交易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只需要通过网络钱包,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交易,整个过程无需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易记录也很难被追踪和监管。而且,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较大,犯罪分子还可以利用这种价格波动进行洗钱和逃避监管。他们将假币销售所得的虚拟货币,通过各种复杂的交易手段进行转移和转换,使得警方很难追踪到资金的流向。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犯罪嫌疑人还会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假币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比如,对于一些追求更高仿真度的客户,他们会对假币进行“做旧”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逼真;对于一些注重手感的客户,他们会在假币上添加“凹凸感”,模仿真币的印刷效果。这些增值服务使得假币的溢价率最高可达300%,犯罪嫌疑人也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利润。这种利用虚拟货币构建的隐蔽交易网络,不仅增加了警方打击假币犯罪的难度,也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三、作案手法揭秘:这些陷阱就在你身边
在打击假币犯罪的过程中,警方发现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这些手法不仅狡猾隐蔽,而且往往利用人们的疏忽和信任,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假币犯罪手法的神秘面纱,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一)针对老年人的"撕角调包术"
在北京市的一些农贸市场,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看似普通的菜贩,他们的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蔬菜,吸引着过往的顾客。然而,这些菜贩中却隐藏着一些不法分子,他们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实施一种名为“撕角调包术”的假币犯罪。
2024年9月的一天,王奶奶像往常一样来到农贸市场买菜。她在一个菜摊前挑选了一些蔬菜,总价是23元。王奶奶从钱包里拿出一张50元的纸币递给菜贩,菜贩接过钱后,突然用指甲抠破了钱的一角,然后对王奶奶说:“大妈,这钱破角了,不好用,您换一张吧。”王奶奶没有多想,又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百元大钞递给菜贩。菜贩接过百元大钞后,迅速将其折叠起来,并用手遮挡住,然后对王奶奶说:“找您的钱有点多,我数一下。”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内,菜贩已经将百元大钞换成了假币,然后将假币和零钱一起递给了王奶奶。王奶奶接过钱后,看都没看就放进了钱包,然后离开了菜摊。直到王奶奶回家后,准备用这张百元大钞去买东西时,才发现自己收到的是假币。
据警方统计,2024年北京郊区累计发生同类案件57起,受害者大多是像王奶奶这样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由于对假币的防范意识较弱,加上视力和反应能力不如年轻人,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警方提醒广大老年人,在使用现金交易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辨别钞票的真伪。如果对方以钱破角等理由要求更换钞票,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注意观察对方的动作,避免被调包。
(二)商铺"快消式"假币流通
在城市的繁华商业街区,奶茶店、服装店、药店等各类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法分子的身影,他们利用商铺客流高峰时段,实施一种“快消式”的假币流通犯罪。
2024年11月的一个周末,某商业街的一家奶茶店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店里挤满了顾客,店员们忙得不可开交。这时,两名年轻男子走进了奶茶店,他们点了两杯奶茶,总价是36元。其中一名男子拿出一张百元假币递给店员,店员接过钱后,由于顾客太多,没有仔细验钞,就直接找给了男子64元零钱。男子接过零钱后,迅速离开了奶茶店。紧接着,这两名男子又来到了隔壁的一家服装店,他们用同样的方法,用百元假币购买了一件价值280元的衣服,店员同样没有验钞,找给了男子720元零钱。随后,他们又来到了一家药店,再次成功使用假币购买了药品。在短短10分钟内,两名嫌疑人就连续在3家店铺得手,单次作案获利超800元。
监控视频记录下了这两名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他们在进入店铺后,会故意选择在店员忙碌的时候付款,并且会用一些话语分散店员的注意力,比如询问商品的信息、与店员聊天等。在店员验钞时,他们会表现得很不耐烦,催促店员快点找钱。一旦店员找钱,他们就会迅速离开店铺,前往下一家目标。警方提醒广大商铺经营者,在客流高峰时段,一定要保持警惕,加强对现金的查验。可以配备专业的验钞设备,并且定期对店员进行反假币培训,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三)租房骗局暗藏"真假币置换"
在一些老旧小区,经常会有一些陌生人前来租房。这些人看似普通,却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利用租房的机会,与房东建立信任,然后实施一种名为“真假币置换”的假币犯罪。
2024年8月,李大爷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一名年轻人,想要在李大爷所在的小区租一套房子。双方约定好时间后,年轻人来到了李大爷家看房。年轻人对房子很满意,当场就与李大爷签订了租房合同,并支付了一个月的租金。就在年轻人准备离开时,他突然对李大爷说:“大爷,我下午要去参加一个婚礼,需要整钱随礼,我现在身上都是零钱,您能不能帮我换1000元整钱?”李大爷心想,对方是自己的租客,而且刚刚支付了租金,应该不会有问题,于是就答应了年轻人的请求。李大爷从家里拿出10张百元真钞递给年轻人,年轻人接过钱后,数了数,然后说:“大爷,我好像带了整钱,不用换了。”说完,年轻人就把钱还给了李大爷。李大爷接过钱后,也没有仔细看,就放回了家里。直到第二天,李大爷去银行存钱时,才发现自己收到的10张百元大钞中有9张是真币,1张是假币。
据警方调查,这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事先准备好一些假币,并且会配备专业的点钞机。在与房东进行真假币置换时,他们会使用点钞机干扰房东的视线,或者采用“真假混合”的手法,降低房东的警惕性。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出租房屋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请求。如果对方提出换钱等要求,一定要仔细查验钞票的真伪,避免上当受骗。
四、法律警示:制售假币难逃重刑
这起案件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敲响了法律的警钟。伪造货币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对此有着明确而严厉的惩处规定。任何人都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试图挑战法律的底线。
(一)刑法明确严厉惩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在这起案件中,涉案的假币面值高达250万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司法解释》,伪造货币总面额3万元以上即构成“数额特别巨大”。如此巨大的涉案金额,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将面临极为严厉的法律制裁。主犯极有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他们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未成年人犯罪同样追责
令人痛心的是,在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中,竟然有3名未成年人。他们本应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享受美好的青春时光,却因为一时的错误选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这些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但他们伪造货币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司法机关在处理这起案件时,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对未成年人从严惩处的同时,也会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开展溯源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同时,司法机关也将深入调查,斩断“技术传授-诱导犯罪”的黑色链条,防止更多的未成年人受到不良影响,陷入犯罪的深渊。
五、公众防范指南:三招识破假币陷阱
在假币犯罪日益猖獗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假币的受害者。因此,掌握一些有效的防范方法,提高自身的反假币能力,是保护我们财产安全的关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招识破假币陷阱的实用方法。
(一)看:重点观察3个防伪点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收到现金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纸币的外观。这里有三个重点防伪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首先是水印。真币的水印是在造纸过程中通过特殊工艺形成的,迎光透视时,清晰可见,且具有立体感。以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为例,真币水印中的毛泽东头像轮廓清晰,五官逼真,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注视着我们;而假币的水印头像则可能线条粗糙,五官变形,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
其次是票面的凹凸感。真币采用凹版印刷技术,票面的文字、图案等部位摸上去有明显的凹凸感,这种凹凸感就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真实而自然。比如人民币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盲文标记等部位,用手触摸时,仿佛能感受到印刷工人的精湛技艺;而假币一般是平版印刷,摸上去光滑平整,没有这种独特的凹凸感。
最后是光变油墨面额数字。真币的光变油墨面额数字在不同角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给人一种奇妙的视觉体验。当我们转动真币时,会发现面额数字的颜色在金色和绿色之间交替变化,并且还能看到一条亮光带上下滚动,十分耀眼;而假币的光变油墨面额数字则颜色变化不明显或没有变化,显得黯淡无光。
此外,我们还要特别警惕那些“崭新无折痕”的百元纸币。在正常的流通使用中,纸币难免会出现一些折痕和磨损,而犯罪分子为了让假币看起来更加逼真,往往会刻意制造出“崭新”的效果。所以,当我们收到这样的纸币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仔细辨别真伪。
(二)查:小生意常备验钞工具
对于商铺经营者来说,配备专业的验钞工具是防范假币的重要手段。一款便携式验钞仪就像是一位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的财产安全。它可以通过紫外线、磁性等多种方式对钞票进行检测,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假币,让假币无处遁形。在选择验钞仪时,我们要选择正规品牌的产品,确保其质量和性能可靠。同时,要定期对验钞仪进行维护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假币防伪技术。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的视力和反应能力相对较弱,使用放大镜辅助检查纸币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放大镜就像是一双神奇的眼睛,能够帮助老年人更清晰地观察纸币上的微缩文字等细节。真币的微缩文字清晰可辨,每一个笔画都精致细腻;而假币的微缩文字则可能模糊不清,像是被雾气笼罩一般。
在日常交易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一些可疑的顾客行为。比如,有些顾客在付款时会频繁更换纸币,或者坚持使用现金支付,这些行为都可能隐藏着猫腻。他们可能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使用假币的目的。所以,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顾客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对现金的查验,不要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报:发现线索立即举报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收到了疑似假币,千万不要惊慌,也不要自行使用或藏匿假币,而是要牢记保留现场、记录特征,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每一条线索都可能成为打击假币犯罪的关键,我们的一个小小举动,可能就会为警方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从而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处。
据统计,在2024年全国破获的假币犯罪案件中,37%的线索来自群众举报。这些勇敢的举报人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为警方指引着打击假币犯罪的方向。他们的积极参与,不仅为自己和他人挽回了经济损失,也为维护国家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当我们发现假币线索时,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及时向警方举报,让我们共同为守护国家金融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境外软件学习到虚拟货币交易,这起案件暴露出新型网络犯罪的隐蔽性与危害性。00后本应是数字时代的建设者,却因法律意识淡薄沦为技术的奴隶。警方提醒:任何试图挑战金融秩序的行为,终将被科技赋能的侦查手段绳之以法,守护货币安全,需要全社会筑牢"技术防范+法律意识"的双重防线。
来源:铜陵黑知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