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红雨:三年累计组建80个教育集团,查处违法违规机构961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08:54 1

摘要:教育是民生之基,其改革发展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2025 年 10 月 17 日,西安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如期召开,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红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系统阐述了近年来西安教育系统在提案办理、民生领域改革、委员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从 “双减”

教育是民生之基,其改革发展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2025 年 10 月 17 日,西安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如期召开,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红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系统阐述了近年来西安教育系统在提案办理、民生领域改革、委员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从 “双减” 政策落地到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从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到职业教育升级,一系列举措不仅推动西安教育治理效能提升,更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发展的温度。其中,三年累计组建 80 个教育集团、查处违法违规培训机构 961 家等关键数据,成为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注脚。

完善提案办理机制:从 “办结” 到 “办好” 的治理升级

在西安教育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政协提案始终是反映民生诉求、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渠道。西安市教育局将提案办理视为 “接受监督、服务民生、推动发展” 的核心抓手,通过构建系统化机制,让每一份提案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果。

李红雨在发言中提到,教育局建立了 “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全程跟踪、考核问效” 的闭环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并非简单的 “收文 - 办文” 流程,而是从提案接收之初就明确责任主体 —— 市级提案由局领导牵头督办,涉及区县教育的提案由对应科室对接落实,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跟进。对于符合政策导向、具备实施条件的提案,比如 “优化课后服务内容”“简化入学流程” 等建议,教育局会在收到提案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启动落实,避免 “拖延办理”;而对于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等需要长期推进的难点提案,则会制定详细的 “路线图” 与 “时间表”,比如将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分为 “试点 - 推广 - 深化” 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目标与验收标准,确保提案办理不流于形式。

为打破 “文来文往” 的沟通壁垒,教育局还深化了过程性协商。每年 3 月和 9 月,会组织两场专题座谈会,邀请政协委员、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针对提案办理进展展开讨论。2024 年,围绕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案,教育局联合政协委员走进 12 所中小学,实地查看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倾听师生对 “心理健康课程设置” 的意见 —— 有委员提出 “心理课应避免说教,增加体验式活动”,教育局随即联合高校专家调整课程大纲,将 “情绪管理游戏”“团体辅导” 等内容纳入课堂,让提案建议真正贴合学生需求。近三年,西安市教育局共承办市级提案 301 件,办结率与满意率均达到 100%,这份数据的背后,是机制化保障下的精准响应。

更关键的是,教育局注重提案成果的转化。他们建立了 “台账管理 + 动态调度 + 效果评估” 机制,将每一份提案的建议拆解为可量化的政策举措。比如,针对 “规范校外培训” 的提案,台账中不仅记录了 “查处违规机构数量”,还包含 “罚款金额”“整改复查率” 等细节;效果评估则通过问卷调查、家长访谈等方式开展,2025 年上半年,针对 “双减” 提案的评估显示,89% 的家长认为 “孩子作业量明显减少”,92% 的学生表示 “课后服务内容更丰富”。这种 “办理一件提案、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项机制” 的良性循环,让提案真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 “催化剂”。

聚焦民生重点:破解教育领域 “急难愁盼”

政协委员对教育的关注,往往集中在民众最关心的 “双减”、心理健康、优质资源分配等领域。李红雨在发言中强调,教育局对这些民生关切 “高度重视、综合施策”,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让教育改革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双减” 政策落地是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西安教育局并非简单 “减作业、减培训”,而是从学生需求出发优化细节。在作业管理上,推行 “无作业日” 制度 —— 每周三小学 1-2 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3-6 年级作业时长不超过 30 分钟,初中作业时长控制在 60 分钟内,同时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比如数学作业减少 “计算题抄题”,改为 “生活中的数学实践”(如记录家庭开支、测量家具尺寸)。课后服务方面,实现 100% 学校全覆盖,服务内容不仅包括 “作业辅导”,还引入了非遗文化、科技实验、体育训练等特色课程 —— 莲湖区某小学邀请皮影戏传承人进校园,每周开设 2 节皮影课,吸引 80% 的学生参与;高新区部分中学与本地体育俱乐部合作,开设篮球、击剑等课程,解决 “课后服务形式单一” 的问题。

在规范校外培训上,教育局采取 “常态化排查 + 精准查处” 的方式。三年来,累计排查培训机构 77387 家次,排查人员不仅包括教育局工作人员,还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培训机构的 “办学资质”“消防安全”“收费标准” 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于违法违规机构,坚决依法处理:2023 年,某培训机构因 “超纲教学”“预收费超过 3 个月” 被查处,罚款 12 万元,并责令退还家长费用;2024 年,查处 “无证办学” 机构 156 家,全部责令关停。截至目前,累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88 例,罚款总额达 182.29 万元,有效遏制了校外培训乱象。

学生心理健康是另一项重点工作。教育局推行 “每天一节体育课” 制度,改变以往 “体育课被占用” 的情况,同时将课间休息延长至 15 分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活动 —— 在未央区某中学,课间会播放轻快的音乐,学生可以在操场跳绳、踢毽子,或在走廊与同学交流,有效缓解课堂压力。为构建 “四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医疗机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教育局制定了《西安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行动计划》,每年对义务教育起始年级 60 万名以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筛查采用 “问卷 + 访谈” 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 “情绪低落”“社交困难” 等重点学生,由心理教师进行每周 1-2 次的一对一干预。此外,录制 20 余期 “家长课堂” 视频,内容涵盖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避免过度焦虑” 等,在官方平台播放量超 150 万次;组织教师开展家访 17 万余人次,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形成 “家校协同守护” 的合力。

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则让更多学生受益。三年来,西安累计投入 17.24 亿元市级资金,培育 676 所 “新优质学校”—— 这些学校多为以往 “薄弱校”,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如更新实验室设备、建设图书馆)、引进优秀教师(通过 “名校 +” 模式调配师资)、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比如,临潼区某小学原本师资薄弱,加入 “新优质学校” 培育计划后,与市区名校建立 “师徒结对” 关系,名校教师每月到校听课、指导,学校还开设了 “科技发明” 课程,学生参赛获奖数量较之前增长 3 倍。组建的 80 个教育集团,覆盖学生 25.8 万人,教育集团采取 “名校牵头、多校参与” 的模式,牵头学校将 “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经验” 共享给成员校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将 “分层教学” 模式推广到 3 所成员校,帮助成员校学生平均分提升 15% 以上。同时,建设 21 个高中城乡学校共同体,通过 “城乡教师互派”“同步备课” 等方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职业教育发展也迈出坚实步伐。围绕西安重点产业链(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推进高陵产教园建设,园内建成 10 个 “产业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基地进行 “真实场景” 训练 —— 比如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配备最新款车型与检测设备,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目前,西安与 1200 余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订单班,订单班采用 “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学生毕业后直接入职” 的模式,某汽车企业订单班毕业生就业率达 98%。建成 12 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整合学校、企业、科研机构资源,推动 “产学研融合”;新增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 22 个新兴专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育质量。

优化委员服务:凝聚教育发展合力

支持政协委员履职,是西安教育局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通过健全机制、畅通渠道,让委员的 “真知灼见” 能及时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动力。

教育局注重及时向委员汇报工作。每年春节前,会向政协委员发送《感谢信》,信中不仅表达感谢,还会用数据化、案例化的方式呈现教育改革成果 —— 比如在 2025 年《感谢信》中,提到 “80 个教育集团覆盖 25.8 万学生”“查处违规培训机构 961 家” 等具体数据,还附上 “新优质学校学生成长案例”,让委员直观了解教育变化。此外,每季度会向委员推送《教育改革动态》简报,内容包括政策出台、项目进展等,确保委员及时掌握教育领域最新情况。

为搭建畅通的沟通桥梁,教育局主动对接委员需求。设立 “委员意见专线”,由专人负责接听、记录委员提出的建议,对于能当场回应的问题(如 “入学政策咨询”),立即解答;对于需要研究的建议(如 “优化职业教育课程”),会在 3 个工作日内与委员联系,说明处理思路。2024 年,有委员提出 “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衔接不紧密”,教育局随即组织委员与 10 家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 “课程调整方向”,最终推动 5 个专业更新课程内容。

“政协委员进校园” 活动则为委员民主监督提供了实践平台。每年组织 2-3 次活动,邀请委员走进中小学、职业院校,实地查看办学情况。在某次活动中,委员们走进雁塔区某职业学校,参观了 “工业机器人实训车间”,与学生交流实训感受,还听取了学校关于 “校企合作” 的汇报,随后提出 “增加实训时长”“加强企业导师授课” 等建议,教育局将这些建议纳入职业教育改革方案。通过此类活动,委员能深入一线了解教育实际,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也能向社会宣传教育改革成果,提升民众对教育的认可。

李红雨在发言结尾表示,下一步,西安市教育局将以此次市委政协工作会议为契机,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支持配合政协履职。目前,教育局正在筹备 2026 年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其中包括 “新增 20 个教育集团”“建设 5 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优化中考体育考试内容” 等,这些项目的推进,仍将充分吸纳政协委员的意见,确保教育改革始终贴合民生需求。

在西安,教育改革的步伐仍在继续。从提案办理的机制化,到民生领域的精准施策,再到委员服务的精细化,每一项举措都围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的目标展开。对于西安的家长和学生而言,感受到的不仅是 “作业减少了”“学校变好了”,更是教育带来的希望与未来 —— 在 80 个教育集团的课堂上,城乡学生共享优质资源;在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里,学生们掌握技能、期待就业;在中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奔跑嬉戏、健康成长。这些真实的场景,正是西安教育改革最生动的注脚,也让 “教育强市” 的建设之路更加坚实。

来源:众看速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