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做好“学健康科普知识,享品质老年生活”——2025《中国老年》健康知识大赛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老年健康生活、传播健康养老理念的良好氛围,主办方特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各地各级涉老部门和老年群体推出特别策划,开展“老年健康科普助推官”图文、短视频征集
为进一步做好“学健康科普知识,享品质老年生活”——2025《中国老年》健康知识大赛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老年健康生活、传播健康养老理念的良好氛围,主办方特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各地各级涉老部门和老年群体推出特别策划,开展“老年健康科普助推官”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我们将在大赛期间通过”健康讲堂“专栏分享健康科普知识。
爬楼梯喘气等常被认为是“年纪大了体力差”,实际上 可能被一种慢性病盯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 肺)。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沉默杀手”的真面目。
一、慢阻肺是什么?
正常的肺像弹性气球,气体进出顺畅。慢阻肺的肺因长 期受烟雾、粉尘等刺激“漏气”。废气滞留,新氧难进去, 肺功能逐渐下降。它是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病,早期很低调, 悄悄的破坏肺功能让你没有感觉,等到有感觉时往往已到中 晚期。
二、慢阻肺的“三步毁肺曲”
第一步:气管“受伤”——慢性炎症期
正常肺 慢阻吸烟、油烟、粉尘等刺激气管引发慢性炎症,气管壁肿 胀、分泌黏液导致气道堵车。表现为咳嗽、咳痰、稍活动喘气,此时肺功能已下降,早干预可阻止病情进展。
第二步:肺泡“破裂”——肺气肿期 气道堵车后,肺泡破裂成“空泡”。表现为喘气加重、说话断断续续,胸部像“水桶”样变宽。若不治疗肺功能加 速下降。
第三步:肺“罢工”——呼吸衰竭期
肺功能严重受损,休息时也会气短、嘴唇发紫,甚至需 要呼吸机来帮助呼吸。一次感冒就可危及生命。还可引发肺 心病、气胸等并发症,晚期 5 年生存率约 50%,规范治疗可 延长生存期。
三、哪些人容易被慢阻肺“盯上”?
1.吸烟者:包括二手烟。80%慢阻肺患者吸烟,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风险越高。二手烟患病风险增加 40%。
2.长期接触厨房油烟或粉尘者:油烟有害物质浓度高,农村煤炉、柴灶风险大。
3.40 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长肺功能下降,接触危险物后患病率上升,我国约 1 亿人患慢阻肺。 
四、如何发现早期慢阻肺?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金标准”,建议 40 岁以上、 吸烟、长期接触油烟或粉尘者每年检查一次肺功能。
五、慢阻肺怎么治疗?
1.戒烟:1 周咳嗽、咳痰减轻;3 个月呼吸变得顺畅;1年肺功能下降减速 50%。
2.规范使用吸入剂:直接作用于肺部,缓解不适,减少急性发作。
3.康复训练: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呼吸肌,排出废气,运动配合呼吸增强肺功能。
4.必要时吸氧或使用呼吸机。
六、日常护肺要点:
1.正确使用厨房抽烟机:炒菜前后开抽烟机,减少油炸,多用蒸、煮、炖。
2.合理饮食:每天饮水 1.5-2L,吃鸡蛋、鱼肉等高蛋白食物,梨子、银耳、百合可润肺。
3.远离危险因素:雾霾天非必要不外出,接触粉尘做好防护,冬季保暖,流感季打疫苗。
4.调节心理情绪:保持乐观。
七、科学管理能正常生活
慢阻肺虽无法根治,但早发现早干预能控制病情。40 岁以上每年查肺功能,立即戒烟,守护肺部健康。肺不会喊疼, 但你每一次的难受,都是它在“求救”。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李好华、翁国芳、吴玉婷
第一作者简介
李好华,女,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副主任 治疗师,科普中国专家库成员。擅长科普视频制作,作品在人民日报 健康号、学习强国、科普中国-中华医学会等平台发布,点击量 10 万 以上,获科普系列各类奖 30 余项。
来源:科普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