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江湖无“一哥”:川蜀诸城的味觉争霸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08:16 1

摘要:成都人早上吃个冒菜,晚上能刷到米其林的川菜下午茶,这事儿真有点魔幻。

成都人早上吃个冒菜,晚上能刷到米其林的川菜下午茶,这事儿真有点魔幻。

松云泽把麻婆豆腐做成甜点,宽窄巷子搞沉浸式做菜,游客排队不是为了吃饭,是为发朋友圈。

麻婆豆腐一年卖两千万份,可你问街边老奶奶,她说:“现在年轻人做的,没我锅底那股子焦香。

自贡那边更绝。

冷吃兔、冷吃牛肉,电商卖得比盐还火,六成多订单来自手机。

可你去盐业博物馆,老技师蹲在玻璃柜前,指着一罐古法井盐说:“这东西,以前是命,现在是展品。

乐山的油炸,抖音上炸了10亿次播放。

街口那个炸串摊主,去年雇了三个大学生拍短视频,现在店门口排到巷子口。

可他儿子说:“我爸做的跷脚牛肉,和非遗证书上写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是川菜变了,是吃川菜的人变了。

以前是吃饱,现在是拍够。

以前是家传手艺,现在是流量密码。

老一辈守着火候,年轻人守着算法。

你去成都,看到的是高端餐厅的精致摆盘;你去自贡,看到的是直播间里喊“三二一上链接”的老板娘;你去乐山,看到的是举着手机边吃边哭的外地游客。

没人说谁对谁错。

可你真以为,把麻婆豆腐放进奶油慕斯里,就能让年轻人懂什么叫“辣得冒汗,香得回魂”?

非遗不是挂墙上的牌匾,是灶台边那双手,是凌晨四点的锅气,是老顾客说“今天味道不对”的那一句抱怨。

现在呢?

数据在涨,流量在爆,可你走进一家“正宗川菜馆”,服务员问你:“要微辣、中辣,还是抖音爆款辣?

川菜没死,但它的魂,正在被切成短视频的15秒片段。

它还在锅里翻滚,可已经没人愿意等它慢慢熬出滋味了。

来源:李哥的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