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核聚变订单暴增300%!A股这3类真料企业看懂再投(数据来源:国家原子能机构官网、西部超导/国光电气公告、雪球财经)摘要:最近A股有个板块彻底火了——核聚变概念单月最高涨38%,西部超导、国光电气这些公司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甚至有企业半年净利润暴涨567%。但身边不少朋友在纠结:这到底是“人造太阳”要成真了,还是又一场概念炒作?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8年的老散户,我结合最新政策、订单
最近A股有个板块彻底火了——核聚变概念单月最高涨38%,西部超导、国光电气这些公司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甚至有企业半年净利润暴涨567%。但身边不少朋友在纠结:这到底是“人造太阳”要成真了,还是又一场概念炒作?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8年的老散户,我结合最新政策、订单数据和行业规律,给大家唠唠这里面的门道。
10月以来,核聚变产业链突然像被按了加速键,3个关键信号值得重点关注:
1. 国家队订单落地,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确定性
• 西部超导:2025年核聚变相关收入预计达6亿元,同比暴增140%,其中CFETR项目(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订单就占了1.8亿元。这家公司是全球仅有的两家能量产Nb₃Sn超导线材的企业之一,而这种材料是核聚变磁体的核心,相当于“人造太阳”的“心脏”。
• 国光电气:和核西物院签了2.4亿元微波加热系统合同,Q4开始确认收入。微波加热是核聚变反应的关键环节,这单生意直接锁定了未来3年的业绩。
• 上海电气: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HH-70主机发运,后续真空室等核心订单已经排到2029年。
2. 技术突破跨过临界点,离商业化又近一步
• 中国环流三号:实现100秒长脉冲高约束模式运行,等离子体温度突破2亿度,达到商用堆所需核心指标。简单来说,就是“点火”时间更长、温度更稳定了。
• ITER项目:全球最大核聚变项目进入设备安装冲刺期,中国企业承担的部件交付率超90%。10月20日,ITER磁体低温测试平台的低温恒温器顺利运抵现场,标志着核心系统进入联调阶段。
• BEST装置:主机全面开建,预计2027年实现首次聚变发电演示。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紧凑型聚变装置,目标直指2030年并网发电。10月1日央视新闻报道,其杜瓦底座安装误差不足2毫米,创全球精度纪录。
3. 政策支持从“口头鼓励”到“立法保障”
2025年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正式颁布,“聚变”首次被写入法律,明确国家鼓励核聚变技术开发,并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这相当于给整个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未来5-10年的投资逻辑更清晰了。
核聚变产业链长达数十个环节,但真正能赚到钱的只有3类企业,我把它们总结为“上游材料硬通货、中游设备真功夫、下游运营慢变量”:
1. 上游材料:技术壁垒最高,订单最确定
• 超导材料:占核聚变装置成本的40%以上,分为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两条路线。
◦ 低温超导:西部超导是绝对龙头,独家供应ITER中央螺线管和CFETR高场磁体系统,2025年超导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75%。其为BEST装置提供的低温超导线材技术参数达到ITER标准,2025年三季度新接订单1.5亿元。
◦ 高温超导:永鼎股份、联创光电走在前列。永鼎的第二代YBCO带材通过ITER认证,获欧盟1200万美元追加订单;联创光电的高温超导磁体完成HH-70装置测试,获3亿元追加订单。
• 高纯金属:用于等离子体接触部件,东方钽业的高纯钽材用于“环流三号”升级,定增5亿元扩产核聚变级钽;安泰科技在ITER项目中钨铜偏滤器份额超80%,直接受益于示范堆建设。
2. 中游设备:单价高、壁垒强,业绩弹性最大
• 磁体系统:联创光电、西部超导是主要玩家。联创光电中标中核“星火一号”4180万磁体验证订单,后续还有50亿元分期交付订单;西部超导的Nb₃Sn线材临界电流密度达3000A/mm²,技术全球领先。
• 真空系统:合锻智能是隐形冠军,中标BEST装置首批真空室段制造任务,金额2.09亿元,产品精度达0.01mm,填补国内空白。
• 电源与控制:英杰电气中标环流三号1.1亿元RMP电源系统订单,快控电源领域稀缺标的;纽威股份的核级阀门批量交付国内重大项目,技术通过ASME认证。
3. 下游运营:长期价值大,但短期难变现
• 中国核电: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7.1%,是A股唯一直接参股聚变运营平台的上市公司。
• 浙能电力:拟与上海聚变共建“长三角聚变-蒸汽联合循环”示范电站,2026年开工,率先卡位区域商业化项目。
结合我的实战经验,给大家总结3条实操策略:
1. 聚焦“双高”标的:高订单+高壁垒
• 西部超导:2025年核聚变收入占比18%,CFETR项目核心供应商,技术全球领先,动态市盈率约38倍,估值合理。其Q3新接BEST装置订单1.5亿元,全年核聚变订单有望突破4亿元。
• 安泰科技:ITER钨铜偏滤器份额超80%,聚变业务占比22%,业绩弹性显著,近期中标BEST装置包层系统订单,订单能见度高。
2. 把握回调机会,别追高
10月以来核聚变板块涨幅过大,短期有回调压力。可以等股价回踩20日均线,同时观察成交量是否萎缩。比如西部超导,股价从65元涨到98元后,最近回调到80元附近,成交量缩至前期高点的1/3,这时候分批介入风险较低。
3. 分散配置,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建议把仓位分成3份:上游材料(40%)、中游设备(40%)、下游运营(20%)。具体标的可以选西部超导(上游)、联创光电(中游)、中国核电(下游),这样既能抓住高弹性机会,又能对冲单一环节的风险。
四、历史经验:核聚变投资要学“种果树”,别学“摘桃子”
回顾历史,核聚变每隔几年就会炒一波,但真正能赚到钱的都是长期持有者。比如2016年ITER项目启动时,西部超导股价涨了50%,但随后回调30%,那些追高的散户被套了2年;而坚持持有到2025年订单爆发的投资者,收益超过300%。
记住:核聚变是“终极能源”,但也是“终极长跑”。现在这个阶段,就像果树刚开花,离结果还有段时间。我们要做的,是选好品种、耐心施肥,而不是看到花开就急着摘下来。
数据来源:1. 订单与财务数据:国家原子能机构官网、西部超导/国光电气等公司公告、雪球财经分析2. 技术突破与政策:国家核安全局《关于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文本、世界聚变能源集团成都声明。3. 产业链分析:央视新闻、艾媒咨询《中国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分析报告》、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核聚变真的商业化了,你觉得哪些行业会被彻底颠覆?评论区聊聊,也可以点个关注,后面有新的行情动态,再跟大家详细分析。
来源:溪边宁静钓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