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残阳如血,洒在雁门关的城楼上。佘老太君扶着城垛,枯瘦的手指攥得发白,目光死死盯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方向—— 那是杨家军归来的路。
军事与历史·古代·家庭
第一章:金沙滩归人,指节藏疑云
残阳如血,洒在雁门关的城楼上。佘老太君扶着城垛,枯瘦的手指攥得发白,目光死死盯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方向—— 那是杨家军归来的路。
三天前,金沙滩一战的消息传回,七子去六子回,这样的噩耗像巨石砸在天波杨府每个人心上。佘老太君一夜白头,却强撑着没掉一滴泪,她是杨家的主心骨,不能倒。
“太君!六郎回来了!” 家丁的呼喊声打破寂静。
佘老太君猛地抬头,只见一队疲惫的人马缓缓走来,为首的少年一身铠甲染满血迹,正是她的六子杨延昭。可不知为何,她心里突然咯噔一下,那背影明明熟悉,却透着股说不出的陌生。
杨延昭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跪地:“娘,孩儿回来了。”
佘老太君弯腰去扶,手指触到他手腕的瞬间,瞳孔骤缩。从前杨延昭左手小指第二节有一道月牙形的疤,是幼时练箭不小心被弓弦割伤的,她亲手为他包扎过无数次,绝不会记错。可眼前这只手,光滑得没有一丝痕迹。
“六郎,你……” 佘老太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看到杨延昭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顺。
一旁的管家杨福看出端倪,凑到佘老太君耳边低声道:“太君,要不要先让六郎回房歇息,一路奔波怕是累坏了。”
佘老太君点头,强压下心中的疑虑:“快起来,回府再说。”
回到天波杨府,下人端来热水和饭菜。杨延昭拿起筷子的姿势,让佘老太君的心又沉了沉。从前他习惯用拇指扣住筷子顶端,可现在却是食指搭在上面,这细微的差别,旁人或许看不出,她却一眼识破。
“六郎,这次金沙滩之战,你大哥他们……” 佘老太君故意提起战死的儿子,想看看他的反应。
“大哥他们…… 都是为了家国,死得其所。” 杨延昭声音低沉,可眼底却没有半分悲痛,反而带着一丝敷衍。
佘老太君端起茶杯,掩去眼底的寒意。这个“六郎”,绝对有问题。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真正的六郎又在哪里?一个个疑问在她心头盘旋,她知道,此事绝不能声张,否则杨家恐怕会陷入更大的危机。
当晚,佘老太君悄悄叫来杨福:“你去查,六郎回来路上的所有行踪,还有他身上的铠甲,是不是他原来的那套。”
杨福领命而去,佘老太君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苍老的自己,喃喃自语:“杨家不能再出事了,无论背后是谁,我都要查清楚。”
可她没想到,这一查,竟让她隐忍了整整十年。而更可怕的是,换子背后的主谋,远比她想象的更难对付。那这个“杨延昭” 究竟是谁?真正的六郎是否还活着?
第二章:铠甲藏破绽,暗查遇阻碍
杨福办事利落,第二天一早就来向佘老太君禀报。
“太君,属下查过了,六郎回来时穿的铠甲,确实是他出征时的那套,上面的印记都对得上。但奇怪的是,护送他回来的士兵,都是新面孔,之前从未在杨家军中见过。” 杨福压低声音,眼神里满是疑惑。
佘老太君皱紧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新面孔?他们有没有说自己是哪个营的?”
“属下问过,他们只说是临时被调去接应六郎的,具体归属含糊其辞。而且属下还发现,这些人昨晚都离开了杨府,说是接到命令回营复命,可属下派人去军营查,根本没有他们的记录。” 杨福的话让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佘老太君沉默片刻,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石榴树。那是杨延昭小时候亲手栽的,如今已枝繁叶茂。她想起六郎小时候的模样,活泼好动,每次犯错都会躲在石榴树后,可眼前这个“六郎”,沉稳得像个陌生人。
“你再去查,金沙滩之战后,六郎是如何突围的,有没有目击者。另外,悄悄去一趟城郊的驿站,看看那些士兵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佘老太君眼神坚定,她必须找到证据。
杨福刚要离开,门外传来“六郎” 的声音:“娘,您在和杨管家说什么呢?”
佘老太君和杨福对视一眼,迅速调整好表情。佘老太君转身笑道:“没什么,就是让杨福安排些补品,给你补补身子。”
“娘不用费心,孩儿身体好着呢。”“六郎” 走进来,目光在杨福身上扫过,带着一丝审视。
杨福连忙躬身:“六郎少爷,属下先退下了。” 说完便匆匆离开。
“六郎,你刚回来,多休息。娘去给你炖点汤。” 佘老太君起身想避开他,可 “六郎” 却上前一步拦住她。
“娘,孩儿有件事想问您。”“六郎” 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大哥他们的灵位,什么时候供奉入祠堂?”
佘老太君心中一紧,按照杨家规矩,战死的将士需先停灵七日,再供奉入祠堂。可这个“六郎” 却急于此事,难道是想尽快了结此事,避免夜长梦多?
“等你父亲回来再说,他还在前线处理后续事宜。” 佘老太君不动声色地推开他的手,“你先回房,汤好了我让下人给你送去。”
“六郎” 还想说什么,却被佘老太君的眼神逼退,只能悻悻地回房。
佘老太君看着他的背影,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她知道,杨福的调查肯定会遇到阻碍,而这个“六郎” 也绝不会坐以待毙。果然,当天下午,杨福就匆匆回来禀报,说去驿站调查的人被拦了下来,对方自称是枢密院的人,还警告他们不许再插手此事。
“枢密院?” 佘老太君脸色大变。枢密院掌管军政,权力极大,难道换子之事和枢密院有关?如果真是这样,那背后的主谋,恐怕是朝中重臣。
她坐在椅子上,手指冰凉。杨家世代忠良,却没想到会卷入这样的阴谋。现在证据不足,又有枢密院阻拦,她该如何继续查下去?更让她担心的是,真正的六郎如果还活着,会不会有危险?
就在佘老太君一筹莫展时,下人来报,说八贤王赵德芳来访。佘老太君眼前一亮,八贤王为人正直,又与杨家交好,或许他能帮上忙。可她转念一想,此事牵连甚广,贸然告诉八贤王,会不会给他带来麻烦?她陷入了两难之中,究竟该如何抉择?
第三章:八贤王到访,密谈露端倪
佘老太君整理好衣装,亲自到府门口迎接八贤王。只见八贤王一身便服,面色凝重,见到佘老太君,连忙上前见礼。
太君,金沙滩一战,杨家损失惨重,本王深感痛心。今日前来,一是慰问,二是有要事与您商议。” 八贤王语气诚恳,眼中满是关切。
佘老太君将他请进客厅,屏退左右,只留下杨福在门外守着。
“王爷,您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佘老太君开门见山,她知道八贤王此时来访,绝不仅仅是慰问。
八贤王叹了口气,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太君,这是本王在金沙滩附近捡到的,上面的字迹,像是六郎的。”
佘老太君接过信,双手颤抖。信上的字迹确实是杨延昭的,内容却让她心惊肉跳。信中说,金沙滩之战中,他被敌军围困,本以为必死无疑,却被一群神秘人救下。可这些人并没有送他回营,反而将他软禁起来,还说要找一个人代替他回杨家。
“王爷,这……” 佘老太君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原来真正的六郎还活着,只是被人软禁了。
“太君,此事绝非偶然。” 八贤王脸色严肃,“本王怀疑,有人想通过换子来控制杨家,进而掌控杨家军。毕竟杨家军战斗力极强,是朝廷的重要力量。”
佘老太君擦了擦眼泪,眼神变得坚定:“王爷,您说得对。现在府里的‘六郎’疑点重重,而且调查还受到了枢密院的阻拦。您觉得,这背后的主谋会是谁?”
八贤王沉吟片刻:“枢密院最近动作频频,枢密使王钦若一直对杨家军虎视眈眈,多次在皇上面前说杨家军的坏话。而且这次金沙滩之战,王钦若负责粮草供应,却故意拖延,导致杨家军陷入困境。本王怀疑,此事与他脱不了干系。”
“王钦若!” 佘老太君咬牙切齿,“没想到他竟如此歹毒,为了权力,不惜牺牲杨家儿郎的性命!”
“太君,现在还不是冲动的时候。” 八贤王连忙劝道,“王钦若位高权重,又深得皇上信任,没有确凿证据,根本动不了他。而且如果我们现在揭穿此事,软禁六郎的人很可能会杀人灭口。”
佘老太君冷静下来,她知道八贤王说得有道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真正的六郎,同时收集王钦若的罪证。
“王爷,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佘老太君问道。
“本王会暗中派人调查王钦若的行踪,同时寻找六郎的下落。太君您在府里,要继续稳住那个‘六郎’,不要让他起疑心。” 八贤王叮嘱道,“另外,您要小心,王钦若肯定会派人监视杨府,您的一举一动都要谨慎。”
佘老太君点头:“王爷放心,老身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委屈了六郎,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 一想到儿子还在受苦,她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杨福的声音:“太君,六郎少爷来了。”
佘老太君和八贤王对视一眼,迅速将信藏好。八贤王起身,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既然六郎回来了,本王就先告辞了,改日再来看望太君。”
“六郎” 走进客厅,看到八贤王,连忙行礼:“见过八贤王。”
八贤王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杨府。
“娘,八贤王来做什么?”“六郎” 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
佘老太君笑道:“没什么,就是来慰问一下。你刚回来,快回房休息吧,别累着了。”
“六郎” 狐疑地看了她一眼,转身回房。佘老太君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下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救出真正的六郎,让王钦若付出代价。可她不知道,王钦若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她自投罗网。那王钦若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真正的六郎又被软禁在何处?
第四章:密探传消息,六郎陷险境
八贤王离开后,佘老太君一直心神不宁。她知道王钦若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尽快采取行动。果然,三天后的一个深夜,杨福悄悄来到佘老太君的房间。
“太君,属下查到了!” 杨福压低声音,脸上满是激动,“八贤王派去的人,在城郊的一座废弃寺庙里,发现了六郎少爷的踪迹!”
佘老太君猛地从床上坐起来,眼中满是希望:“真的?六郎他还好吗?”
“听说被软禁在寺庙的后院,有专人看守,不过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杨福连忙说道,“但是看守的人都是王钦若的死士,武功高强,硬闯肯定不行。”
佘老太君松了口气,只要六郎还活着就好。她沉思片刻:“王钦若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查到了六郎的下落,我们得尽快想办法救他出来。你先去联系八贤王,让他派些可靠的人手过来,我们再从长计议。”
杨福领命而去,佘老太君却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六郎” 这些天在府里的表现,看似温顺,却处处透着警惕,肯定是在监视她的一举一动。如果让他知道他们要去救真正的六郎,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天一早,“六郎” 像往常一样来给佘老太君请安。他看着佘老太君眼下的黑眼圈,故作关切地问道:“娘,您昨晚没睡好吗?是不是还在为大哥他们的事伤心?”
佘老太君强打精神,笑道:“没事,就是年纪大了,觉少。你不用操心我,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六郎” 点了点头,目光却在房间里扫来扫去,像是在寻找什么。佘老太君心中一紧,难道他察觉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说枢密院派人来,要“六郎” 去枢密院一趟,说是王钦若有要事商议。
佘老太君心中咯噔一下,王钦若突然找“六郎”,肯定没好事。她连忙说道:“六郎刚回来,身体还没恢复,能不能改天再去?”
“回太君,王大人说此事紧急,必须今日过去。” 来人道,语气不容置疑。
“六郎” 看了佘老太君一眼,笑道:“娘,没事,我去去就回。” 说完便跟着来人离开了杨府。
佘老太君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连忙让杨福去跟踪“六郎”,看看王钦若到底想干什么。
没过多久,杨福就匆匆回来,脸色苍白:“太君,不好了!王钦若把‘六郎’叫去,是想让他下令,将杨家军的兵权交出来,交给王钦若的心腹!”
“什么?” 佘老太君怒拍桌子,“王钦若真是狼子野心!他以为一个假的六郎,就能掌控杨家军吗?”
“而且属下还听到,王钦若说,如果‘六郎’不听话,就杀了真正的六郎少爷!” 杨福的话让佘老太君如遭雷击。
她瘫坐在椅子上,眼泪止不住地流。王钦若拿六郎的性命威胁,那个假的“六郎” 肯定会妥协。一旦杨家军的兵权落入王钦若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六郎性命难保,杨家也会万劫不复。
“太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杨福急得团团转。
佘老太君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决绝:“不能等了,我们今晚就去救六郎!就算拼了老身这条命,也不能让王钦若的阴谋得逞!”
可她不知道,王钦若早已料到她会有此一举,在废弃寺庙周围布下了重重埋伏。
他们这一去,简直就是羊入虎口。
那他们今晚的营救行动,能否成功?
真正的六郎能否平安获救?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来源:温故知新带你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