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Intern Med: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可降低新发炎症性肠病的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23:04 1

摘要:环境因素被认为在IBD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可能是预防的关键。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安全有效的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降低心血管风险,因其抗炎特性而在IBD预防中引起了关注。有假说认为,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系统性C

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可降低新发炎症性肠病的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Statin use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duces the risk of incident IBD: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J Intern Med

PMID: 41131862 [IF=9.2]

背景

环境因素被认为在IBD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可能是预防的关键。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安全有效的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降低心血管风险,因其抗炎特性而在IBD预防中引起了关注。有假说认为,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系统性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以及抑制Th-1免疫反应来降低IBD风险。此外,在结肠炎的小鼠模型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已被证明可降低肠道炎症水平,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关系。为了进一步评估他汀类药物使用与后续IBD发展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在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他汀类药物使用标准的40岁及以上人群中开展了一项新使用者设计的队列研究。

方法

研究者基于丹麦2008年至2022年的注册数据,采用了匹配新使用者设计,研究对象为患有高脂血症但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其目标是模拟一种情境,即个体有资格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使用他汀类药物。符合条件个体的纳入标准为:在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日期间进行过LDL测量,且测量值在1.8至4.9 mmol/L (反映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阈值) ;年龄至少40岁;在测量前一年和测量后6个月内居住在丹麦。我们进一步将人群限制为在普通诊所或私人诊所进行LDL测量的个体,排除了在医院进行的测量。研究人群还排除了以下个体:从未开具过他汀类药物处方、从未因IBD住院、且在LDL测量前5年或测量后6个月内未患任何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匹配标准包括:二者LDL测量日期相距在3个月内、性别相同、出生年份相差不超过3年。

本研究的主要结局是基于ICD-10编码的IBD诊断,定义为2年内两次IBD住院登记,结局日期为第二次登记的日期。研究人群的随访时间从LDL测量后180天开始,直至第二次IBD登记日期、死亡、移民、随访结束 (2022年8月1日) 或匹配的非他汀类药物使用者首次开具他汀类药物处方。研究报告了调整后的风险比 (aHR) 及其95%置信区间 (95% CI) 以及累积发病率。

结果

研究纳入了110,961名年龄≥40岁、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他汀类药物使用指征且在LDL测量后6个月内开具了他汀类药物处方的新使用者,并与554,805名非他汀类药物使用者进行了匹配。

在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中,5年和10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每1000人1.8例 (95% CI 1.6-2.1) 和3.5例 (95% CI 3.1, 4.0) (图1)。在非使用者中,5年和10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每1000人2.1例 (95% CI 2.0-2.3) 和4.1例 (95% CI 3.8-4.4)。总体而言,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后期发生IBD的风险较低 (aHR 0.84,95% CI 0.72–0.97),在调整了协变量后关联仍然一致。在亚型分析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UC (aHR 0.83,95% CI 0.69–1.00) 和CD (aHR 0.84,95% CI 0.65–1.09) 的风险降低相关,但这两项关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同时,研究者运用亚组分析探究潜在交互效应,结果显示合并症 (LDL ≥ 1.8 mmol/L + 糖尿病 vs. LDL ≥ 1.8 mmol/L + 高血压)、年龄 (40–59岁 vs. ≥60岁)、性别、日历年份 (2008–2014 vs. 2015–2022) 均无显著交互效应。

图1. 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与非使用者IBD累积发病率比较

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发挥作用,其在降低心血管风险方面的益处已得到充分证实。除了降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因其潜在的抗炎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们通过降低促炎细胞因子 (如TNF-α和IL-6) 的循环水平以及增加调节性T细胞 (Tregs) 的数量来调节免疫功能,而Tregs在免疫稳态中起核心作用。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在IBD中可能更为显著,因为它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组,如调节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减少促炎菌门 (如变形菌门),从而可能创造一个不利于IBD发展的环境。总而言之,本研究表明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降低IBD风险提供额外益处。

致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龚启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王思丹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陈杰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王晓艳

对本篇文章解读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Faye AS, Allin KH, Poulsen GJ, Jess T. Statin use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duces the risk of incident IBD: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J Intern Med. 2025 Oct 23. doi: 10.1111/joim.7003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1131862.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消化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