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摩根士丹利(大摩)最新报告提出“存储超级循环”(Memory Super Cycle)的概念,这个词听着有点玄。
今天,德明利、香农芯创、江波龙股价均刷新历史新高。
这个存储芯片板块内还有多只个股涨幅超10%。
可以看出,近期市场对存储芯片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是不是新一轮存储周期来了?
摩根士丹利(大摩)最新报告提出“存储超级循环”(Memory Super Cycle)的概念,这个词听着有点玄。
其实大摩认为人工智能(AI)的爆发正从根本上重塑存储产业的需求结构,推动行业进入一个持续时间更长、增长动力更强的景气周期。
我们不妨从三个维度来拆解:周期位置、估值、业绩,来看看当下存储芯片的机遇如何?
存储行业有个特点:强周期。
过去几十年,基本每三到四年就会经历一轮完整的价格波动。
需求上来,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厂商扩产,供给过剩,价格下性。
然后清库存,再等下一轮需求起来——循环往复。
上一轮周期的顶点在2023年9月,之后一路下行。
当时整个产业链都在消化库存,价格跌到成本线附近,不少厂商减产甚至亏损。
但进入2025年后,情况悄然变化。
最明显的信号是价格。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DDR4(16Gb, 3200Mbps)的现货均价已达18.63美元,相比低点上涨超过4倍。
数据来源:wind
这不是个别产品,而是整个DRAM和NAND都在回暖。
更重要的是,这一轮的需求驱动力和以往不同。
以前是PC换机、手机升级、数据中心扩容这些“常规动作”带动的补库需求。
而这一次,AI训练和推理对高带宽、大容量存储的刚性需求,正在成为新的增长锚点。
大模型训练需要在GPU和内存之间频繁搬运数据,这就要求更高的带宽和更大的缓存空间。
HBM(高带宽存储)因此成为焦点,而DDR5、企业级SSD的需求也在同步上升。
摩根士丹利称之为“存储超级循环”,意思是: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库存回补,而是由技术变革引发的结构性需求跃迁。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现在可能还处在周期上行的前半段。供给端刚刚开始恢复,产能爬坡需要时间,价格仍有支撑。
我们来看看估值。
截至10月21日,美股存储龙头的市盈率(TTM)如下:
美光科技:27倍
西部数据:22倍
而A股几家主要存储公司的市盈率是:
兆易创新:126倍
香农芯创:183倍
普冉股份:88倍
对比之下,A股的估值明显高出一大截。
即便是用2027年的盈利预测来算远期PE,江波龙、香农芯创、兆易创新等公司仍在40–50倍区间,而同期美光约30倍,SK海力士不到10倍。
为什么差这么多?
一个解释是:市场给A股公司打了“国产化+AI概念”的双重溢价。
市场期待的是,未来这些公司不仅能分享行业回暖的红利,还能在技术上突破,切入更高附加值的领域,比如HBM。
换句话说,当前A股存储公司的高估值,更多反映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成长”,而不是“已经实现的价值”。
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这轮价格上涨,到底有没有转化成企业利润?这部分目前三季报披露期,值得我们持续跟踪
投资存储芯片,本质上是在投资周期。
买的是供需关系扭转带来的价格弹性,而不是稳定的现金流增长。
当前的市场定价,已经把2026–2027年的盈利预期打得很满。
Wind一致性预测显示,部分A股公司2027年的市盈率仍在40倍以上。
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必须持续超预期,才能支撑现在的股价。
所以,当看到A股存储股大涨时,不妨问一句:我们是在为技术突破买单,还是在为周期情绪买单?
如果是前者,那需要看到真正的技术突破和客户验证。
如果是后者,那就要清楚,周期终会反转,情绪总有退潮的一天。
AI确实在改变存储行业的长期图景。
对于存储芯片来说,数据量爆炸、算力需求上升、内存墙问题凸显,这些都不是短期现象。
至于业绩方面,也是验证逻辑的方向,这部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持续跟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来源:股市小猎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