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洱熟茶发酵工艺定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7572、7592、8592等熟茶唛号相继走上历史舞台;2000年班章白菜熟茶诞生,颠覆了既往熟茶按级别拼配的风格;2005年勐海茶厂改制后,更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型熟茶产品。
#普洱茶#普洱熟茶发酵工艺定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7572、7592、8592等熟茶唛号相继走上历史舞台;2000年班章白菜熟茶诞生,颠覆了既往熟茶按级别拼配的风格;2005年勐海茶厂改制后,更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型熟茶产品。
今天这篇文章,“藏品普洱”掌柜,就来和茶友们聊聊上世纪70年代到2006年间,一部分如星光般璀璨的经典普洱熟茶。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品牌,为什么能成为品牌?是因为,真的好!专业收藏品牌普洱茶、详细介绍品牌老茶。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分享品牌普洱茶鉴别、购买、存放、冲泡等专业干货知识。相信品牌的力量!敬请关注“藏品普洱”。
一、70年代:
7452熟饼
7452属于早期试制产品,出现的时间比7572还早,是勐海茶厂首批唛号熟茶,被行业誉为“熟饼皇”、“熟茶鼻祖”。
▲70年代7452熟饼
▲70年代7452熟饼
70年代7452熟饼的存世量非常稀缺,采用云南七子饼茶版,朱砂红色印刷,纸质厚实,尖出美术字内飞。
70年代7452熟饼的配茶比较细嫩,饼面遍布金毫。茶饼发酵度较轻,饼面颜色为浅褐色,出汤后栗红油润,入口有冲击感,茶汤稠厚,回韵绵甜,药香、参香层次丰富,堪称勐海茶厂初代发酵熟茶代表作。
二、80年代:
88熟饼7572
88熟饼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与88青饼同期,使用手工薄棉纸包装,传统中茶绿印版面,小七印刷,各种细节都彰显老茶的时代特征。
▲88熟饼7572
88熟饼的饼型偏大,原料较多为7-8级粗老茶料,茶面撒上细芽,已经转为金黄色,内飞为细字平出繁体厰内飞。早年老勐海茶厂的压制工艺没有标准化,饼型不够圆,每饼茶大小也不同。
▲88熟饼7572条索
▲88熟饼7572条索
88熟饼沿用传统7572配方,发酵偏深,茶汤褐栗油润,入口滋味厚重,甜滑细腻,老味非常足,中后段甚至转出药香,甜度一直贯穿整道茶汤。
紫天熟饼8592
紫天熟饼诞生于80年代中期,是勐海茶厂专供香港南天公司的熟茶,唛号为8592。为了与常规七子饼区分开,1988年起,勐海茶厂在8592熟饼的棉纸上盖了一个紫色“天”字印章,代表南天公司。
▲紫天熟饼8592
紫天熟饼使用网纹薄纸包装,小七印刷,棉纸上盖着紫色“天”字印章,早期的“天”字上面一横有回勾。
▲紫天熟饼8592
紫天熟饼以综合9级茶料发酵压制,条索粗大,掺入适量茶梗和老叶。茶汤醇厚,陈香馥郁,已经转出药香,具备陈年老茶的陈韵,甜润度非常均衡。
80年代油光纸景谷熟砖
80年代油光纸熟砖,出自景谷茶厂,存世量非常少。茶砖净重250克,采用早年特有的油光纸包装,纸质厚实柔韧,灯光下反光明显。
▲80年代油光纸景谷熟砖
▲80年代油光纸景谷熟砖
这批80年代油光纸景谷熟砖,主要有三个细节。一是“长短雨”,茶版上“雲南”的雲字,上方雨字两侧的点是有长有短,两边对称分布。
二是“闪电耳”,“普洱茶砖”的洱字,三点水偏旁最上面那个点,很像一道闪电。
三是“无钩田”,“普洱茶砖”的“砖”字,右边“田”里面是不带钩的。
80年代油光纸景谷熟砖的用料等级较低,掺入适量茶梗,历经40多年转化,茶面乌润油亮,芽头呈现出铁锈红般的色泽。
茶汤栗红油润,入口有参香,香气浓郁沉实,融于茶汤。汤感甜滑细腻,绵柔饱满,几乎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茶汤里的老韵非常凸显,是模仿不来的岁月痕迹,值得细细品鉴。
三、90年代
94事业熟饼8592
94事业熟饼的名称由来,与94事业青饼一样,源于茶版下面“云南省茶叶分公司”的“叶”,错印成了事业的“业”。
▲94事业熟饼8592
94事业熟饼采用中茶绿印包装,大七印刷,细字繁体厰内飞,内飞上的八中“茶”字为苹果绿色。茶饼为8592唛号,用料粗老,饼背拼有黄片老叶,饼型不规则,蓬松度高。由于发酵偏轻,茶面颜色比较浅。
▲94事业熟饼8592
94事业熟饼的茶汤厚度适中,入口甜柔,有甜润感,活力足。中段转出参香、木香,汤感厚实,在同期老熟茶里表现不错,但与88熟饼还有一定差距。
94大益熟砖
94大益熟砖,是第一款使用大益牌商标的普洱茶砖,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茶砖以哑光竖纹纸包装,纸质偏黄,背面印有生产日期。
▲94大益熟砖
茶砖背面的商品标准代号上,QB/HC等字母、数字的排列并不对齐;电话号码是22125,为五位数字,1995年以后,西双版纳市内电话升为7位。所以,五位数字的电话号码才是正版94大益熟砖的特征。
94大益熟砖采用5-8级粗壮茶料压制,茶砖四周起边,背面布纹压痕明显。冲泡后茶汤红艳透亮,入口稠厚绵柔,陈韵明显,是一款精品老熟茶。
96玫瑰紫大益熟饼
96玫瑰紫大益熟饼,是勐海茶厂第一款使用大益牌商标生产的普洱熟饼,版面包装和96紫大益青饼一样,具有“外紫内红”的特征,茶版、内票和内飞上,都打着“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96玫瑰紫大益熟饼
96玫瑰紫大益熟饼的饼面、饼背拼配反差特别大。正面芽头多且细,金芽密布。背面条索粗老,黄片和茶梗特别多,粗枝大叶特征明显,茶饼蓬松偏厚。
▲96玫瑰紫大益熟饼条索
▲96玫瑰紫大益熟饼条索
茶汤甜润稠滑,口感带甜香、木质香,浓稠度逐步提升,水路细柔温润。虽然相对于88熟、紫天熟来说,96玫瑰熟的陈韵要弱一些,但它的甜润度很出彩。
97水蓝印熟饼7572
97水蓝印熟饼诞生于1997年,外包装棉纸较薄,大七印刷,水蓝色茶字,辨识度非常高。
▲97水蓝印熟饼7572
97水蓝印熟饼的饼型较薄较宽,饼面乌褐油亮,条索紧实,以7级综合茶料为主,能看到粗叶和茶梗,拼入少量细嫩芽头撒面。简体厂内飞埋压在茶饼里。
▲97水蓝印熟饼7572条索
▲97水蓝印熟饼7572条索
茶汤栗红油亮,入口厚滑,有糯感,甜润度高,醇甜有老韵,陈香十足。越往后喝甜度越高,茶汤转出砂质感,仓储纯正,回味无穷。
99傣文熟饼
99傣文熟饼有7572唛号和7592唛号,这两款比较主流,此外还有7262等唛号,但比较少见,市场流通较少。
▲99傣文熟饼
99傣文熟7572和7592的外包装棉纸和内飞基本一样,但饼型有差别:7572是常规饼型(如下图);
▲99傣文熟饼7572
7592由于用料更粗老,饼型明显更宽大,侧边更厚(如下图)。这两款茶的区别很明显,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来。
▲99傣文熟饼7592
99傣文7592熟饼使用“业”字版面;99傣文7572熟饼有“业”字和“叶”字两个版本。其中,“业”字版面的99傣文熟饼7592/7572,外包装跟94事业熟饼基本一样,区别在于内飞不同:99傣文熟饼是大字简体厂内飞,带有傣文符号;94事业熟饼则是繁体厰内飞,没有傣文符号。
▲99傣文熟饼
99傣文熟饼茶汤红亮剔透,滋味甜润细滑,勐海熟茶香纯正十足,接续88熟饼、94事业熟饼、97水蓝印熟饼的优秀风范,深受众多老茶客喜爱。
四、2000年后:
2000年特二号熟饼
特二号熟饼生产于2000年,是一款颠覆传统熟茶风格的茶。它舍弃了勐海茶厂传统7572、8592等按级别发酵拼配的做法,创新性使用班章料发酵压制,被誉为勐海茶厂“熟茶之巅”。
▲2000年特二号熟饼
特二号熟饼采用手工厚棉纸包装,纸质有偏灰或偏白两种,茶版正中是绿色大白菜标识。茶饼以老班章芽头料发酵压制,饼面黝黑光亮,条索肥壮,金芽显毫,“班章生态茶”内飞埋压在茶饼里。
▲2000年特二号熟饼条索
茶汤深栗油润,入口微苦回甘,汤感稠厚丝滑,绵柔劲道,带有班章熟茶独特的“咸鱼香”。3泡后茶汤开始发力,口感更加浓厚,入口像含着液态巧克力;后段糯香慢慢转为荷香,茶味还在,水路甜柔细润,愉悦度非常高。
2004年孔雀班章ABCD堆熟饼
2004年孔雀班章ABCD堆熟茶,是福今与兴海茶厂合作定制的茶品,棉纸中间印有“福今茶业”商标,下方注明兴海茶厂出品,是福今与兴海强强联手的体现。
▲04孔雀班章D堆熟茶
当年,兴海在发酵这几批茶时,对原料进行分级后,分成了四个堆子,分别标示成A、B、C、D堆,后期根据原料粗老细嫩不同,压成了不同规格的茶饼。其中B堆等级最高,为珍藏级别。
▲04孔雀班章D堆熟茶
历经20多年陈化,孔雀班章ABCD堆的品质让人惊艳,汤体沉、喉韵深、茶气足,是班章熟茶代表作品。
501金针白莲
2005年501批金针白莲,是勐海茶厂创新型熟茶产品,由李文华先生配制,单饼250克,以细嫩芽头为主原料发酵而成。
▲501金针白莲熟
“金针白莲”的命名非常浪漫化,充分彰显了茶饼的原料条索及香气特征。其芽头紧细如针,且身披金毫,故为“金针”;条索褐栗泛灰白,透纯正荷香,是为“白莲”,这就是“金针白莲”命名的由来。
▲501金针白莲熟条索
茶汤红润透亮,入口香滑细腻,饱满甜润。到了中后段,茶汤的醇度、甜度更加彰显,香气清新细腻,口感甜滑,回甜力道强,茶香陈韵凸显,是一款精品老熟茶。
501勐海之星
501勐海之星,是勐海茶厂改制元年推出的一款高端普洱熟茶产品,从用料、拼配到发酵都灌注了厂方的无数心血,又被称为“勐海之子”。
▲501勐海之星熟饼
501勐海之星的市场定位是:体现成熟的拼配与发酵工艺,打造最可代表勐海高山优质茶叶特质,彰显独到“勐海味”品感。
▲501勐海之星熟饼条索
茶汤栗红油润,入口滑糯顺口,稠厚度较高。3-4泡后,汤色渐深,汤含菌香、木质香,茶汤更厚更滑,略有砂滑感,口腔里果胶质饱满,很有高级感,彰显优质老熟茶的魅力。
2006年班章有机熟饼
601班章有机熟茶,是勐海茶厂改制后生产的首款有机班章熟茶,被誉为“末代白菜熟茶”。
▲601班章有机熟茶
茶饼压制松紧适度,条索肥壮,饼面乌褐油亮,以细嫩芽头撒面,已经转为金黄色;饼背条索更加粗壮,拼入一定茶梗。坑窝不规整,一边深一边浅,彰显老勐海茶厂的传统制作工艺。
▲601班章有机熟茶条索
▲601班章有机熟茶条索
601班章有机熟茶成功复制了大白菜班章熟茶那股“咸鱼味”,茶汤入口微微泛果酸,迅速化开回甜。2泡后酸感几乎没有了,浓稠度进一步提升,香醇顺滑,厚实饱满,值得细细品鉴。
以上就是1970-2006年部分经典普洱老熟茶合集!
郑重声明:本文由“藏品普洱”原创整理!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抄袭、复制、使用本文的内容。
来源:爱芯动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