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923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脑梗,听起来就让人后背发凉。但更可怕的是:第一次没要命,第二次可能就直接“要命”了。
数据显示,脑梗死患者在首次发病后的5年内,有多达30%可能再次中风,而且“复发性脑梗”的致残率、致死率都明显高于初发。防住“第二次”,可能就是保住余生的关键。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脑梗复发到底防得住吗?我们普通人又该怎么做,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很多人误以为,脑梗治好了就没事了,其实脑梗是个“长期战”。它不像感冒,吃几天药就过去了,更像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严重预警:你的血管,正在走向堵塞的深渊。
中国卒中学会数据显示:首次脑梗后的一年内复发率为11.2%,三年内达26.3%,五年内接近30%。
更糟糕的是,复发后的功能恢复更差,很多人直接从能自理变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要靠轮椅或卧床度日。
所以说,脑梗第一次可能是“警告”,第二次很可能就是“判决”。
你有没有发现,脑梗就像“老赖”,你以为它走了,其实它躲在角落,随时准备再来一次。
原因其实很现实:
根本病没有解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幕后黑手”还在作祟,血管依旧在慢慢堵。生活方式没改:抽烟、熬夜、油腻饮食……你还在给血管添堵。药没坚持吃:很多人觉得“我都好了”,就擅自停药,结果血管又默默地堵了。最关键的一点是:脑梗不是孤立事件,它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爆点”。
心脏、眼睛、肾脏甚至四肢的血管,都可能同时在“出问题”。
脑梗复发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可以通过科学干预,大大降低风险的。下面这7个关键点,每一个都可能是“护命符”。
1. 控好“三高”,是最基本的底线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脑梗的“三座大山”。
高血压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会让血液更黏稠,血管更脆弱;高血脂则是“堵”血管的原材料。控制目标:
血压:血糖:空腹血糖 血脂: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好控制在这三项控制住了,血管才有喘息的空间。
2. 坚持服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脑梗后,医生一般会开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脂药、降压药、调糖药等。
很多人吃药一段时间,觉得“没症状了”,就停药,结果病情反弹,复发更凶。
记住:阿司匹林不是“应急药”,是长期“保命药”。
除非医生让你停,不要擅自“断药”。
3. 每天活动30分钟,哪怕只是快走
你不动,血液就不流畅,血管就更容易堵。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骑车。
如果你年纪大、行动不便,那就分散运动时间:每天三次、一次10分钟,也比不动强。
4. 饮食“清淡”,不是吃得没味道,而是吃得有“智慧”
很多人一听“清淡饮食”就皱眉头,以为就是吃白粥配青菜。其实不是。
真正的“护血管饮食”关键词是:
少盐少油(每天盐不超过5g)多蔬菜水果(每天至少500g)补充优质蛋白(鱼、豆制品、鸡蛋)控制红肉、少吃高糖高脂食品像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都是被证实可降低中风风险的健康饮食模式。
5. 不抽烟,少喝酒——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风险。
酒精也不是“护心神器”,尤其是大量饮酒,会让血压飙升,血脂紊乱。
如果你已经脑梗过一次,烟和酒,最好彻底说再见。
6. 睡眠质量差,也会“偷走你的血管健康”
长期失眠、睡眠呼吸暂停(打鼾)、睡眠不足,都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加重血压波动,诱发脑梗。
建议:
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优质睡眠如果打鼾严重、白天嗜睡,建议做多导睡眠监测睡好了,血管也能“歇口气”。
7. 每年复查,不怕麻烦,只怕拖延
脑梗不是“治好了就万事大吉”的病,而是需要长期随访管理的慢性病。
这些检查建议每年或半年做一次:
颈动脉彩超(看血管有没有再次狭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很多脑梗其实是心源性栓塞)早发现,才有机会早干预,别等“复发”才后悔。
很多人觉得脑梗是“老年病”,是“运气不好”。其实不然。
它的背后,是几十年日积月累的生活方式问题。
你对血管好一点,它就能多撑几年;你天天“造”,它终有一天会反扑。
防复发,不是医生的事,是你自己的事。
每天控制一点点,坚持一点点,你可能就能用健康,换来更长久的岁月。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指南(2021年)》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指南(2022年)》
来源:花猫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