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即将到来,筑起科学防线,守护全家健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20:05 1

摘要:秋风送爽,也送来了流感的“预警”。每年秋冬季节,是流感病毒活跃的高峰期。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发病更急,症状更重,传染性更强,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儿童、老人、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威胁尤甚。

秋风送爽,也送来了流感的“预警”。每年秋冬季节,是流感病毒活跃的高峰期。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发病更急,症状更重,传染性更强,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儿童、老人、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威胁尤甚。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我们无需恐慌,但必须警惕。真正的“守护神”不是偏方和盲目囤药,而是科学的认知和有效的防护。让我们一同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安然度过这个流感季。

第一道防线:疫苗:最有力的“防护盾”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没有之一。

· 为何要每年接种? 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会根据全球监测数据,预测当年可能流行的毒株,并据此生产当年的疫苗。因此,去年的疫苗难以提供对今年新毒株的有效保护。

· 何时接种最佳? 通常推荐在流感高发季节前(即10月底前)完成接种。因为接种后需要2-4周时间,身体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当然,整个流行季内任何时候接种都是有益的。

· 谁最应该接种? 原则上,6月龄以上所有无禁忌症的人群都应接种。尤其是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6月龄至5岁儿童等重点人群,强烈建议优先接种。

第二道防线:日常习惯——切断传播的“防火墙”

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如咳嗽、打喷嚏)和接触传播。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

1. 勤洗手,会洗手: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约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若无条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 科学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地铁、医院、商场),规范佩戴口罩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举措。口罩不仅能防飞沫,也能减少手触摸口鼻的机会。

3. 遵守呼吸礼仪: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处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即丢入垃圾桶。

4. 保持社交距离: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与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5. 常通风,净环境: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门把手、键盘、手机等常接触物品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第三道防线:增强内力——打造健康的“金钟罩”

强大的免疫力是抵御一切疾病的根基

· 均衡营养: 保证优质蛋白质(鱼、肉、蛋、奶、豆制品)和富含维生素的蔬果摄入。维生素C、D等对免疫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 充足睡眠: 长期熬夜会严重损耗免疫力。成年人应保证7-9小时的优质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复和排毒。

· 适度锻炼: 每周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细胞活力。

· 管理情绪: 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会抑制免疫系统。通过听音乐、冥想、与亲友沟通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

明辨症状,及时应对

若出现突发高热(常达39-40℃)、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典型流感症状,而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时,应高度怀疑流感。

· 及早就医: 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

· 居家休息: 一旦确诊或出现疑似症状,应自觉居家隔离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学,既有利于自身恢复,也防止病毒在社区传播。

流感季是一场关乎个人与公共健康的考验。科学防护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从接种一剂疫苗开始,从认真洗一次手做起,从养成一个健康习惯坚持。让我们用科学为盾,以习惯为剑,共同筑起抵御流感的坚固长城,守护自己,也守护我们所爱之人的健康。

祝您和家人,健康常伴,安然度秋冬季

来源:健康与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