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苏75"将军"(绝杀),兼顾制空、对地和反舰打击。官方宣称作战航程接近3000公里,最大作战载荷高达7.4吨,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武器系统方面配备了一个紧凑的内部武器弹仓,能够同时携带多达5枚中型空对空导弹,是一款专门用于
这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苏75"将军"(绝杀),兼顾制空、对地和反舰打击。官方宣称作战航程接近3000公里,最大作战载荷高达7.4吨,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武器系统方面配备了一个紧凑的内部武器弹仓,能够同时携带多达5枚中型空对空导弹,是一款专门用于出口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
苏霍伊表示苏75的飞行小时成本仅为F35的1/7,这对经费有限的国家来说极具吸引力。苏75是由苏霍伊设计局提出的单座单发隐身战斗机方案,最早在2021年以静态原型形象公开亮相于莫斯科航展,战机模型后来出现在了迪拜航展。
从外形上看苏75是一款采用单发后掠翼和倾斜组合尾翼设计的战斗机,它没有传统的独立水平安定面,机身线条与机腹进气口一体化的造型是为降低雷达反射做出的造型选择。苏75舍弃了传统的水平尾翼,这意味着飞控系统必须高度依赖先进软件才能保持稳定。
但好处是从正面和侧面看飞机的轮廓更干净,能有效降低侧面雷达反射,这个设计与一款试验机非常相似。来自美国的YF23黑寡妇战斗机可以看到它们的尾翼设计思路都是一致的,通过一段翘起的尾翼代替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值得一提的是YF23其实就是当年F22猛禽的竞争对手。
从正面看苏75的机腹下方有一个巨大的进气口,看起来就像是一台被拉长的波音X32,绰号飞天大蛤蟆。该说不说这个颜值的确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X32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太丑了。当然这属于是调侃了,X32被淘汰的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
不过使用了类似设计的苏75倒没有显得特别突兀,机腹下方有一个巨大的u型无边界层导流进气口,结合7DSI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其为单发设计,需要保证引擎在各个飞行工况下有足够进气量。
为了兼顾隐身,苏75在进气口外形上进行了优化,与机身下部曲线融为一体,没有显露边界层导流槽,这种DSI进气口结构机械简单成本较低。不过不同的是美国的X32采用机腹进气主要是为了满足垂直起降需求,这种巨大的进气口能够满足在短距/垂直起飞时吸入大量空气,是当时JSF(美军联合打击战斗机)竞标对单一构型兼容多变体权衡的结果。
而苏75的进气口既要满足单发大推力发动机的进气需求,又要尽量避免大面积的雷达反射面,这也是它与X32在机腹采用单一大进气口的共同设计逻辑。虽然背后的动机不同,技术原理却都有无边界层导流这一点相通。
在隐身方面,苏75机身线条平滑,机头和机身结合处过渡自然,机身"扁平镶锥"状截面配合机头与进气口的锐角接续都有利于减少x波段和KU波段雷达的反射。主翼形状为后掠三角翼加一定的前后掠角,加大翼弦和后掠角意味着更大的升力和飞行高度能力。
武器系统方面,苏75虽然是一款轻型机,但它的内置弹仓可携带5枚空空导弹,同时还能外挂6个武器挂点,最大载弹量7.4吨。它的主弹仓位于机腹,使用的导弹类型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老一套的R73和R77导弹。不过这套导弹还算是很优秀的。
在空优方案中可能会搭载5枚R77进行空空作战,或者3枚R77加两枚R73近距格斗导弹。近距对地攻击时可以搭载KAB系列的精确制导炸弹或空对地导弹。反舰方案可以搭载一到两枚反舰反辐射型巡航导弹,比如KH35、KH31型。
整体来讲,苏75如果可以做到宣传时的性能参数,那就是一款性价比非常爆炸的五代战斗机。尤其是在三哥的AMC研制24年没有结果,土耳其可汗战斗机至今没能量产,日本心神还停留在技术验证层面。其他大国的五代机除了F35进行了外贸,其他各类型的先进五代机都没有进行出口的背景下,苏75一旦量产将会是一款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外贸产品,前提是不要步入了苏57的后尘,并且还能顺利量产。
来源:开飞机的薯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