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送农村两大新政:耕地有法护,种地有人帮,好日子有奔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19:38 1

摘要:最近农村有两件大事值得说道,都是中央送来的实在政策。一件是给耕地装上“法律安全阀”,另一件是给种地的人搭起“服务便利店”。这“一法一机构”俩礼包落地,不光保住了吃饭的根基,还让种地变得轻松省心,农村的好日子是真的越来越近了。

最近农村有两件大事值得说道,都是中央送来的实在政策。一件是给耕地装上“法律安全阀”,另一件是给种地的人搭起“服务便利店”。这“一法一机构”俩礼包落地,不光保住了吃饭的根基,还让种地变得轻松省心,农村的好日子是真的越来越近了。

先说说这管耕地的法,为啥说它是“长牙齿”的硬规矩。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里,专门设了“耕地保护”专章,把保护耕地的要求明明白白写进了法律里。要知道咱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才1.36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现有的19.18亿亩耕地早就种得满满当当,守住这条线太关键了。

这法律可不只是喊口号,条条都是实在约束。明确规定耕地主要得种粮食、蔬菜这些农产品,不准随便改成林地、草地,更不能违规搞绿化造林、挖湖造景。要是真得占用耕地,必须补回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地,而且得全链条管控确保补的地能稳产。2025年10月1日还要实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连技术误差错划的地块都能申请调整,考虑得特别细。

地方上已经跟着动起来了,2025年5月湘潭市就出台了田长制工作要点,搞起了市县乡乡村网格五级田长巡查,还加了“民间田长”监督,甚至和河长、林长联动共治。为了防止耕地流失,实行“负面清单+逢出必审”,新增违法占地直接“零容忍”,还专门整治抛荒地,让每块好地都不闲着。

保护耕地不光保数量,更要提质量。现在咱国家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是4.76等,还有4亿多亩低质量耕地,不少地方存在酸化、盐碱化问题。这时候政策就发力了,湘潭那边推广有机肥替代、秸秆还田技术,还争取国债资金建高标准农田,连韶山灌区都搞了数字孪生建设,给耕地浇地都用上了智慧技术,让薄地变沃土。

更让人放心的是责任压实了,法律明确省一级政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国务院相关部门还会考核落实情况。湘潭还搞了“铁塔哨兵”智能监测,建了“天空地网”监管体系,地里有啥动静都能及时发现,基层干活也更有方向,这“长牙齿”的法律是真能守住子孙后代的“金土地”。

再看第二个礼包,农事服务中心,简直是种地人的“贴心帮手”。2025年10月,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出台新政,支持农民合作社牵头建这个中心,把种地的烦心事都给揽了过去。宿迁关庙镇的中心早就建成了,2000亩高标准农田配着现代化育秧工厂,年育秧能供3万亩地,还有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这些设备,种地全程机械化。

以前种地最愁的就是从种到收的折腾,耕地找农机手,播种调设备,收割抢时间,累得够呛。现在有了服务中心,一个电话就能全程托管。就像有的地方,农户把6亩地交出去,自己在家带孩子,秋收直接拉粮食就行。而且中心统一买农资,比市场价能低15%,还都是正规渠道的货,不用怕买到假货。

技术不懂也不用慌,服务中心会请专家上门指导,啥时候施肥、病虫害咋治,都讲得明明白白。种果树的农户跟着学技术,果子又大又甜卖得好;有的地方还推广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用“以种适地”提高耕地利用率。这些以前靠老经验瞎蒙的事,现在有了科学法子,种地心里有底多了。

最关键的是解决了销路问题,不少服务中心建了电商直播间,还对接城里的连锁店、大收购商。以前农户卖粮要么被小贩压价,要么自己跑集市,现在通过中心签合同,价格能高两成。有的服务中心还能帮着办农业保险、申请补贴,这些以前看不懂的手续,有人帮忙打理,省了不少心。

全国已经有不少地方尝到了甜头,有的服务平台能让农户每亩地减少10%投入,增加10%产量,一增一减多赚20%。不管是全程托管、增产托管还是订单托管,农户都能选自己需要的,不想种地的能托管,想多种的有技术有销路,这不就是让种地“不求人”嘛。

这“一法一机构”看似不搭界,实则相辅相成。耕地保护法守住了种地的本,农事服务中心提高了种地的效,一个保根基,一个提信心,都是为了让农村更有奔头。现在地里有法律护着,干活有服务帮着,农民既能守好家,又能多挣钱,这样的政策实在太给力。

想想以前,要么愁地被占、地不肥,要么愁种地累、卖粮难,现在这些问题都有了破解的法子。2025年这两大新政落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送到了农村,种地越来越有底气,日子自然越来越红火。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那儿的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得咋样了?农事服务中心已经建起来了吗?用过之后觉得最省心的是哪项服务?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感受,看看各地还有哪些好做法可以分享。

来源:卡卡来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