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预言成真?未来5年,聪明钱换这4类资产,普通人可参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22:10 1

摘要:前几天和做理财的朋友聊天,他说:“最近不少客户在调整资产配置,不再盯着单一的房子或存款,反而更关注能长期增值的资产。”这让我想起马云曾提到的“未来财富增值的核心是‘选对资产赛道’”——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结合政策趋势和生活需求做选择。2024年以来,随着经济结构

前几天和做理财的朋友聊天,他说:“最近不少客户在调整资产配置,不再盯着单一的房子或存款,反而更关注能长期增值的资产。”这让我想起马云曾提到的“未来财富增值的核心是‘选对资产赛道’”——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结合政策趋势和生活需求做选择。2024年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习惯变化,有4类资产逐渐成为“聪明钱”的首选,普通人也能结合自身情况参考。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透,未来5年值得关注的4类资产,每类资产的优势、适合人群、配置建议都讲清楚,看完别再瞎理财,让资产更稳当。

先跟大家明确:这里说的“换资产”不是“投机炒作”,而是“合理配置”——根据自身收入、风险承受能力,把钱分配到能抗通胀、有长期价值的资产上,避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比如有人把30%的存款投入稳健型资产,20%投入成长型资产,既保证安全,又能享受增值,这才是普通人该有的理财思路。

一、第一类:核心城市优质房产(不是所有房子,而是“硬通货”)

很多人觉得“房子不保值了”,其实不是——未来5年,“核心城市+优质地段+实用户型”的房产,依然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稳健资产”,但要避开“远郊房、小产权房、超大户型”这些坑。

1. 啥是“核心城市优质房产”?3个标准帮你选

- 城市标准:优先选“常住人口持续流入、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的城市,比如长三角的上海、杭州、苏州,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这些城市有产业支撑,人口不断涌入,住房需求稳定;

- 地段标准:选“地铁沿线(步行10分钟内)、周边有学校(公立中小学)、商超医院配套全”的地段,比如北京朝阳区地铁10号线附近的小区,杭州余杭区靠近阿里产业园的次新房,这些地段生活方便,接手的人也多;

- 户型标准:优先选“90-120平米的三居室”,这类户型适合三口之家,刚需和改善人群都能接受,比“150平米以上的大户型”或“5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更灵活,容易出租或转手。

2. 优势:抗通胀+能住能租,适合“求稳”的普通人

核心城市优质房产的优势很明显:

- 抗通胀:长期来看,核心城市的房价涨幅能跑赢通胀(2024年全国CPI涨幅约2.1%,核心城市优质房产年均涨幅约3%-5%),比如2019-2024年,深圳南山的优质三居室,均价从8万/平米涨到10万/平米,5年涨了25%,比存款利息高很多;

- 能住能租:自己住能解决住房需求,不用交房租;暂时不住能出租,每月有稳定租金收入,比如上海浦东一套90平米的三居室,月租能到8000元,年化租金回报率约2.5%,比活期存款利率高。

3. 适合人群:有一定存款、长期在核心城市工作生活的人

比如在杭州工作5年的小李,攒了80万首付,2024年在杭州余杭区买了一套95平米的三居室(地铁口+旁边有公立小学),自己住的同时,计划5年后孩子上学用,即使以后换工作去上海,这套房子也能租出去,每月租金能覆盖部分房贷,很划算。

4. 避坑提醒:这3类房子别碰

- 远郊房:比如离市中心30公里以上、没地铁的房子,入住率低,租金少,想转手很难;

- 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不能正常交易,买了只能自己住,遇到拆迁可能没补偿;

- 旅游地产:比如海边的公寓、景区附近的房子,只有旅游旺季能租出去,全年空置率高,增值慢。

二、第二类:指数基金(不用懂选股,跟着市场赚平均收益)

对没时间研究股票、怕风险的普通人来说,“指数基金”是性价比很高的资产——它跟踪的是股票市场的“平均表现”,比如沪深3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不用自己选股,手续费低,长期持有能赚市场增长的钱,马云也提到过“普通人别跟风炒股,买指数基金更稳”。

1. 啥是“指数基金”?简单说就是“跟着大盘走”

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跟踪的是A股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家公司(比如茅台、宁德时代、腾讯控股),这些公司的整体表现就是沪深300指数的表现。如果沪深300指数一年涨10%,那么跟踪它的指数基金,收益也会接近10%(扣除少量手续费),不用自己去选“哪家公司会涨”。

2. 优势:风险分散+手续费低+长期收益稳

- 风险分散:指数基金包含几十甚至上百家公司,即使某几家公司下跌,其他公司上涨也能抵消部分风险,比买单一股票安全;

- 手续费低: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通常是0.15%-0.5%,比主动管理型基金(通常1%-2%)低很多,长期下来能省不少钱;

- 长期收益稳:从历史数据看,沪深300指数过去10年(2014-2024)的年化收益率约7.5%,纳斯达克100指数过去10年的年化收益率约12%,比银行定期存款(年化1.5%-2.75%)高很多,能跑赢通胀。

3. 适合人群:没时间理财、风险承受能力中等的人

比如上班族小王,每月工资8000元,除去开支还剩3000元,他从2024年开始,每月拿出1000元买“沪深300指数基金”,采用“定投”方式(每月固定时间买固定金额),即使短期市场下跌,也不用慌,长期下来能摊薄成本,享受市场增长的收益。他说:“不用盯盘,每月自动扣款,很省心,一年下来赚了约8%,比存银行强。”

4. 配置建议:3个步骤,新手也能上手

- 选指数:新手优先选“宽基指数”(覆盖范围广),比如沪深300、中证500(A股中小公司)、纳斯达克100(美国科技公司),避开“行业指数”(比如新能源指数、医疗指数,波动大,风险高);

- 选基金:在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平台,选“成立时间5年以上、规模50亿以上、管理费率0.2%以下”的指数基金,比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

- 定投方式:每月固定时间(比如发工资后)投固定金额(比如1000元),不要一次性全投,避免“买在高点”,长期坚持(3-5年),收益更稳。

三、第三类:个人技能资产(最靠谱的“抗风险资产”,谁也拿不走)

马云曾说“未来最值钱的资产是‘个人能力’”——不管经济怎么变,有一门过硬的技能,就能有稳定的收入,甚至能通过技能变现,比如做设计、写文案、教英语,这类“技能资产”不用花钱买,靠学习和练习就能获得,是普通人最容易起步的“轻资产”。

1. 啥是“个人技能资产”?3类高需求技能可参考

- 实用型技能:比如短视频剪辑(剪映、Pr)、平面设计(PS、Canva)、家政服务(月嫂、收纳师),这些技能需求大,变现快,比如学3个月短视频剪辑,就能接兼职,给小企业剪宣传视频,每单能赚500-2000元;

- 知识型技能:比如英语教学(尤其是少儿英语、商务英语)、会计做账(考个初级会计证)、心理咨询(考个心理咨询师证),这些技能需要一定学习时间,但一旦掌握,收入稳定且长期增值,比如有初级会计证,能找兼职做账,每月额外赚2000-3000元;

- 服务型技能:比如直播带货(农产品、日用品)、社群运营(帮商家维护客户群)、宠物护理(宠物美容、寄养),这些技能结合当下消费趋势,需求增长快,比如学宠物美容,开个小店或做上门服务,每月收入能达5000-8000元。

2. 优势:零成本起步+抗风险强+能持续变现

- 零成本起步:很多技能可以通过免费或低价资源学习,比如在抖音、B站看剪辑教程,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会计知识,不用花几万块报培训班;

- 抗风险强:即使遇到经济波动,有技能就能赚钱,比如2024年有些行业裁员,但会短视频剪辑的人,依然能接兼职,不用担心失业;

- 能持续变现:技能越熟练,收入越高,比如做月嫂,刚开始每月赚8000元,做2年有经验后,能涨到1.5万元/月,还能收徒弟,多一份收入。

3. 适合人群:想增加额外收入、时间灵活的人

比如宝妈张姐,孩子上幼儿园后有空闲时间,2024年学了宠物美容,考了证书后,在小区开了个宠物美容小店,每天下午营业3小时,每月能赚4000元,既不耽误带孩子,又多了一份收入。她说:“以前觉得自己没工作很焦虑,现在有了技能,赚钱有底气,还认识了很多养宠物的朋友,生活更充实了。”

4. 怎么培养?3个步骤,从新手到熟练

- 选技能:优先选“自己感兴趣+市场需求大”的技能,比如喜欢拍视频就学长短视频剪辑,喜欢和孩子打交道就学少儿英语;

- 系统学习:用“免费资源+低价课程”结合的方式,比如先在B站看免费教程打基础,再花几百块报个实操班,跟着老师做项目,避免“学了不用,很快忘记”;

- 实战变现:学完后先接小单练手,比如在闲鱼接短视频剪辑兼职,在社区群接宠物美容订单,慢慢积累经验和客户,收入会越来越稳定。

四、第四类:优质农产品/特色食品(政策扶持+消费升级,有长期价值)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推进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优质农产品、特色食品”逐渐成为“有潜力的资产”——不是让你去种地,而是通过“投资或参与”的方式,分享这个赛道的收益,比如认养果树、投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特色食品小店,普通人也能参与,风险小,贴近生活。

1. 啥是“优质农产品/特色食品”?3类值得关注的方向

- 地理标志农产品:比如山东烟台苹果、云南文山三七、宁夏枸杞,这些产品有地域特色,品质有保障,受消费者认可,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20%-50%,且需求稳定;

- 健康加工食品:比如无添加的坚果礼盒、低盐低糖的预制菜、有机杂粮,这些食品符合“健康消费”趋势,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了15%,比如某品牌的有机杂粮礼盒,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 地方特色食品:比如四川麻辣牛肉、浙江绍兴黄酒、广东广式腊肠,这些食品有文化底蕴,适合送礼和日常消费,且保质期长,容易储存和运输。

2. 优势:政策扶持+需求增长+风险小

- 政策扶持:国家对乡村振兴、农产品加工有补贴,比如投资农产品加工厂,能享受税收减免、贷款贴息,降低成本;

- 需求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愿意为优质食品多花钱,比如2024年有机食品的销量比2023年增长了20%,且这个趋势会持续;

- 风险小:农产品和食品是刚需,即使经济波动,人们也要吃饭,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比投资股票、期货风险小很多。

3. 适合人群:喜欢健康生活、想稳健投资的人

比如上班族陈哥,2024年在老家山东烟台认养了10棵苹果树,每年付2000元认养费,果园负责种植和管理,秋天能收到约500斤苹果,自己吃不完的,能在朋友圈卖给同事和朋友,每斤卖10元,一年能赚3000元,既吃到了健康苹果,又多了一份收入。他说:“不用自己操心种植,还能参与进来,很有意思,比买股票踏实多了。”

4. 普通人怎么参与?3种低门槛方式

- 认养/认购:在电商平台(比如京东农场、天猫农场)认养果树、茶树,每年付少量认养费,收获的产品自己吃或转卖;

- 开小店/摆摊:在小区或线上开个“特色食品小店”,卖当地的优质农产品或特色食品,比如在社区群卖老家的土鸡蛋、手工辣酱,成本低,见效快;

- 投资相关基金:买“农业主题基金”(比如易方达农业主题基金、嘉实农业产业基金),这些基金投资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公司,不用自己参与经营,就能分享行业增长的收益。

五、普通人配置这4类资产的3个原则,别踩坑

1. 不盲目跟风,结合自身情况选

比如收入低、风险承受能力弱的人,优先配置“指数基金(定投)+个人技能”,少碰房产;收入稳定、有存款的人,可配置“核心城市优质房产(首付)+指数基金+特色食品投资”,不要看到别人买啥就买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 控制比例,别把所有钱投一类资产

建议用“4321原则”配置:40%的钱投稳健资产(比如存款、优质房产),30%的钱投成长资产(比如指数基金、农业基金),20%的钱投技能培养(比如报班学技能),10%的钱留作备用金(应对突发情况),避免“把所有钱投房产,遇到急需用钱时取不出来”。

3. 长期持有,别追求“短期暴利”

这4类资产都需要长期持有才能看到收益,比如指数基金要持有3-5年,优质房产要持有5-10年,个人技能要练1-2年才能变现,别想着“买了就能赚快钱”,理财是长期的事,耐心最重要。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现在的资产主要是啥?未来5年,你更想配置这4类资产中的哪一类?或者你有其他觉得靠谱的资产方向,都可以在评论区说,咱们一起交流——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普通人选对方向,慢慢积累,也能让资产更稳当,生活更有底气!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