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3日,广外街道残联组织97名来自街道职康站师生、38个社区残协委员及残疾人代表,赴通州三庙一塔景区和西海子公园开展秋游活动,旨在通过户外体验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融合与身心康复。活动首站为三庙一塔景区,讲解员为一行人解读建筑历史,重点介绍燃灯塔作
广外街道残联开展秋游活动
10月23日,广外街道残联组织97名来自街道职康站师生、38个社区残协委员及残疾人代表,赴通州三庙一塔景区和西海子公园开展秋游活动,旨在通过户外体验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融合与身心康复。活动首站为三庙一塔景区,讲解员为一行人解读建筑历史,重点介绍燃灯塔作为通州象征的变迁。随后队伍前往相邻的西海子公园,残协委员引导肢体障碍者触摸植物叶片、辨识银杏枫树色彩变化,职康站老师现场教学自然笔记创作,指导学员将秋叶拓印成画。
“以前总觉得逛公园是件平常事,但和这么多伙伴一起,连看树叶飘落都成了快乐。”返程大巴上,一位肢体残疾老人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秋日暖阳映笑脸 农疗融合润心田——
椿树街道温馨家园开展“椿暖家园”秋季
农疗活动
10月24日,椿树街道温馨家园组织辖区残疾人朋友及社区志愿者前往密云和园知青公社,开展“椿暖家园”秋季农疗活动。活动通过亲近自然、体验农事,促进残疾人身心康复与社会融合。
清晨,一行人满怀热情集结,乘坐大巴前往果园。抵达后,满园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大家兴致勃勃地投入采摘。在工作人员和社区主任协助下,残疾人朋友体验采摘乐趣。一位拄拐杖的阿姨举着刚摘下的苹果,自豪地说:“我这个苹果又大又红!”亲手采摘的5斤苹果,对行动不便者而言,是劳动成就感的体现。
细致护航:旅程中的关怀与安心
活动顺利开展,离不开周密组织与人文关怀。行前逐一签订安全协议、叮嘱服药细节,为未用餐者准备早餐餐包;车上社区主任时刻关注成员状态,返程时反复清点人数。同时,活动为有辅具申请需求的残疾朋友提供拐杖等辅具实地试用机会,让使用者现场体验适配效果。贴心的服务贯穿始终,细节之处尽显尊重与关爱,活动保障从“有”到“优”,为后续个性化帮扶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此次秋季农疗活动是情感交流与社区融合的成功实践。它用金色秋景和赤诚关怀,编织了椿树街道残疾人朋友的温暖秋日记忆,生动诠释了“椿暖家园”内涵。
月坛街道温馨家园开展环湖走活动
助力残疾人融入自然
10月20日至24日,月坛街道温馨家园组织所辖社区及各职康站260名残疾人开展环湖走活动。活动采用“统一主题、分散实施”模式,由各社区、职康站自主安排行走时间与路线,实现关爱精准化、参与便捷化。
活动期间,各社区和职康站精心规划路线:选择湖水步道兼顾景致与路况,串联社区周边小湖减少奔波。社区工作人员、职康站老师全程陪护,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搀扶、助行器协助,并根据障碍类型调整行进节奏,确保轻松参与。秋日暖阳下,湖畔残健同行身影处处可见,一行人欣赏湖光秋色,交流互动。
“在家门口的湖边散步很舒心,志愿者一路陪着特别安心!”参与活动的残疾人朋友表示。此形式满足户外锻炼需求,通过“小而精”陪伴服务拉近距离,使康复锻炼成为社交体验。
月坛街道温馨家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分散式环湖走是街道残健融合创新实践,尊重个体差异且保障实效。未来将持续以“社区+职康站”联动模式,开展更多精准化文体活动,增强残疾人自信,传递社会温暖。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