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线不断移动,可真正牵动所有指挥所神经的,却是红军城方向那抹迅速扩张的深红色——它代表俄军正在推进的最前沿
突然传出:铁路北侧已被撕开口子!
六座城市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作战图上:红军城、康斯坦丁诺夫卡、库皮扬斯克、红利曼、塞弗尔斯克、沃尔昌斯克。
火线不断移动,可真正牵动所有指挥所神经的,却是红军城方向那抹迅速扩张的深红色——它代表俄军正在推进的最前沿
从25日清晨起,红军城北面的站前区失去静默,迫击炮声与混凝土崩裂声交织,低空而来的苏—34投下制导炸弹后转身拉升,紧跟着无人机成排掠过,炸点呈蜘蛛网般扩散
哈尔科夫方面的乌军试图调动预备队,却被库皮扬斯克方向骤然增大的压力钉在原地——那是一条难以切换的战线,换防即意味着薄弱地段瞬间崩塌,战役筹码在天空中被对手牢牢攥住,不容退让
千余名俄军突击组沿下水道与废弃缆线井穿插,贯入铁路以北腹地
从监控回传画面里能看到,他用粉笔在墙上打下箭头指示下一小队的跃进角度,节奏甚至快过炮火的爆裂间隙
几公里外的季米特洛夫失守速度反倒更快——西侧中央矿区只留下焚毁的运输车皮,东侧5/6号井口尚飘着废油味,乌军地方营级指挥官干脆撂下“死守”电令,自行向西南散退
退路并不等于生路
罗金西克镇轰然易手
这一镇的位置像是瓶口,失去它,红军城与季米特洛夫的所有外部补给线瞬间折断
26日,俄军中央军区将包围圈坐标绘制完成,呈反“U”形封合,31个乌军营级单位被标注为灰色,约五千五百人,俄总参谋部当晚对外发布这一数据
克里姆林宫随即给出与参谋部一致的数字,同时抛出期限:27日零点前自行突围可获保留生命的机会,逾期等同拒绝,后果自负
乌军前沿连队听到无线电里命令,只剩短暂的静默,没人回答;旷野上早已埋满反坦克地雷,夜幕下FPV无人机以红外寻迹,任何车灯都是靶心,所谓“向西南撤出”更像一纸判决
红军城城区内的巷战仍在延烧
酒店高层的雨棚、体育馆看台钢梁、甚至百货公司的地下停车场,都被俄军小队当作发火点,用12。7毫米机枪撕开街口后立刻隐入暗处
康斯坦丁诺夫卡原本被视作防御支撑,却抽调了迫击炮连增援库皮扬斯克,这一抽空给红利曼方向造成间隙——俄装甲侦察分队趁夜机动百余公里切入,拦腰分隔补给纵深
塞弗尔斯克北侧的防洪堤前排起十公里税卡
只进不出,任何车队要想接近必须先缴械接受搜查,这道“准封锁线”让城市的守军失去纵深回旋
沃尔昌斯克面临的则是空地联合打击——图-22M3的航弹把燃料仓炸成火海后,重型火炮开始以五分钟为一轮的“点名”,把市政大楼到铁路货场这条轴线磨平,留下散乱的轨枕与扭曲钢轨
战线此时呈三层:最外圈炮封锁,中圈机动穿插,最内圈逐楼蚕食;战斗节奏不均,火力集中点像跳动的电弧,没有连贯,却处处致命
乌方战情通报里避免提及失地数字,只强调“局部机动防御”,而前线医疗车的通讯频次却在增高,呼号间夹杂着俄语劝降广播,透过干扰噪音挤进每一支移动电台
31个营,绝大多数缺编,弹药基数平均不足两日
空投补给难以穿越防空火力圈,公路又被截断,当地守军不得不拆卸工事里的钢板改造为简易防护,企图延长坚守时限
夜色深处,无人机灯号时明时灭,配合地面侦察提前锁定建筑物内的热源,高爆弹落点精准到楼层;一次误差不超过两米,被围部队的心理防线被这种“无处可躲”持续消磨
晨曦来临前,红军城东区的广播站突然换频,一段俄语通告循环播放:“放下武器,向东南标定点集结,医疗与食物已备好”——消息传遍巷口,却没人主动出门
时间指针逼近通牒时限
无声的犹豫
来源:湖畔清幽享受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