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现在电视圈里,哪个男演员让人又爱又放心,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可能就是张若昀。爱的是他演啥像啥,放心的是有他名字的戏,质量基本差不了。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个如今扛得起收视、镇得住场面的演员,一路走来,可不是什么一帆风顺的童话故事。
要说现在电视圈里,哪个男演员让人又爱又放心,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可能就是张若昀。爱的是他演啥像啥,放心的是有他名字的戏,质量基本差不了。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个如今扛得起收视、镇得住场面的演员,一路走来,可不是什么一帆风顺的童话故事。
张若昀是地道的北京小伙,1988年出生在皇城根下。他这名字就有讲究,“昀”是日光的意思,他爸希望他像阳光一样温暖。他打小父母离异,这事儿他后来很少提,但懂的人都懂,这种经历会让一个男孩比同龄人更早熟、更敏感。也许,正是这份早早就学会的内心独处,给他日后“钻”进角色心里埋下了种子。
他爸是导演张健,按理说,这是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出身,星二代的路走起来应该容易些。但张若昀偏不,他这人有股子倔劲儿,用北京话讲,有点“轴”。他不想靠着父亲的关系,总觉得那样名不正言不顺,心里不踏实。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他是正儿八经自己考上的,和所有怀揣演员梦的年轻人一样,从跑龙套开始。
刚毕业那几年,他确实在各种剧里打酱油,演的不少还是抗战剧里的硬汉小生。那时候,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自己没闲着,把这些角色当成是磨练演技的“练兵场”。用老话说,这叫“板凳需坐十年冷”,他真就沉下心坐了。
转机出现在2014年的《新雪豹》。他接替文章,出演了周卫国一角。虽然翻拍经典压力山大,骂声和掌声都有,但这部戏让更多观众记住了这张脸。有意思的是,这戏的导演正是他父亲张健。你看,他想躲开父亲的光环,但机会和争议还是把他推到了台前。这估计让他更憋着一股劲:非得靠自己的本事,闯出名堂来不可。
真正的爆发,是2016年的《法医秦明》。他演的秦明,西装革履,高冷毒舌,还有点小洁癖,跟以往那些灰头土脸的硬汉形象彻底说拜拜。这个角色让他火了,火到大家一提到法医,脑子里就是他那个梳着大背头、拿着手术刀的样子。但这只是开始,他让大家见识了他演“精英”也能不油腻、有内涵。
如果说《法医秦明》是让他“出了圈”,那2019年的《庆余年》就是直接把他送上了“顶流”的宝座。他演的范闲,真是个绝活儿。这个角色太复杂了,表面玩世不恭,内心却装着现代人的灵魂和沉重的秘密。在庙堂上要跟老戏骨们斗智斗勇,在江湖上又要讲义气、耍心眼。张若昀把范闲的“稳”、“皮”、“谋”演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那句“人该生来平等”,从他嘴里说出来,带着一股子不信邪的劲儿,一下就戳中了观众。
《庆余年》之后,他没趁着热度乱接戏,反而更“挑”了。2022年的《警察荣誉》就是例子。他演的见习民警李大为,完全颠覆了范闲。是个话痨,是个“搭头”,有点小聪明也常犯小迷糊,活脱脱一个刚进社会的毛头小子。观众一看,乐了:这哪是那个运筹帷幄的小范大人?分明就是我们身边那个热心又偶尔闯祸的同事。能从古装权谋的顶峰,一下子扎进充满烟火气的派出所,这戏路,真是宽得让人服气。
圈里人说起张若昀,常用一个词——“戏疯子”。他不是那种靠天赋吃饭的演员,他是“方法论”选手。为了角色,他能把自己关房间里琢磨好几天,写人物小传,把角色的前因后果、心路历程捋得门儿清。他演戏,是真正地“钻”进去,把自己活成那个人。所以你看他的戏,总觉得角色是“长”在他身上的,自然,熨帖。
生活里的他,跟戏里反差挺大。和妻子唐艺昕的爱情故事,甜得像部偶像剧,从一场意外的追尾事故开始,到后来他把她名字“爱吃樱桃”的梗记在心里,这种细水长流的浪漫,在浮躁的娱乐圈成了一股清流。他是个出了名的“文艺青年”,爱看书,爱写点东西,微博上偶尔发的文字,能看出他骨子里的思考和细腻。
回看张若昀的路,没什么一夜成名的神话。他就像个手艺精湛的匠人,一锤子一凿子,慢慢雕琢自己的事业。他从不在乎是不是“顶流”,他在乎的是下一个角色能不能超越上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演员这条路,他是在“趟”着走,每一步都踩得实实在在。
所以,咱们可以期待,这个叫张若昀的演员,未来还会带着更多意想不到的角色,跟咱们见面。因为他心里那团对演戏热爱的小火苗,正烧得旺着呢。
来源:枫叶岛ZQ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