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安全是辅助驾驶不可动摇的核心前提,车企在追求智能化创新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安全底线,需在两者间实现动态平衡;同时,智能化的终极方向应聚焦用户真实体验的提升,而非陷入参数堆砌的误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已迈入下半场发展阶段,智能化俨然成为影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安全是辅助驾驶不可动摇的核心前提,车企在追求智能化创新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安全底线,需在两者间实现动态平衡;同时,智能化的终极方向应聚焦用户真实体验的提升,而非陷入参数堆砌的误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已迈入下半场发展阶段,智能化俨然成为影响产业格局走向的关键变量。面对这一趋势,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油电同智”作为战略核心,一方面通过深化中外技术合作,持续扩大“科技朋友圈”以汇聚全球技术力量;另一方面同步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与智能产品研发落地,为众多合资企业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实例。
智能制造:携手“德国顶流”,夯实产业变革基石
汽车智能化的革命,始于生产端的革新。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加速升级,整车厂对生产效率、精度及柔性化的要求日益提升。10月16日,上汽大众与德国Neura Robotic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探索汽车制造中机器人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这一合作并非简单的技术引入,而是基于大众集团严苛的制造标准,对机器人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探索,旨在提升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与柔性生产能力。
事实上,上汽大众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早已埋下伏笔。自2015年起,其安亭生产基地逐步完成智能化升级;2021年,新能源工厂投入使用,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孵化基地;今年8月,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正式投产,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率和全流程数据溯源,支持AUDI品牌全系车型混线生产。智能制造是车企整合智能化能力的重要一环,只有打破传统产业边界,通过跨界融合才能重构竞争力,而上汽大众与Neura Robotics的合作,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
油电同智:三款新车落地,打破智能体验代际差
在产品端,上汽大众近期密集推出多款智能化新车,覆盖燃油与纯电两大路线,充分体现其“油电同智”战略的推进速度与深度。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直言:“我们很早就布局了燃油车的辅助驾驶系统,打磨了将近六年时间。采用‘在中国,为中国’的技术解决方案后,辅助驾驶体验实现了跨越式进步。”
9月底,上汽大众Pro家族2026款正式上市,搭载与卓驭联合开发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2.0,首次在燃油车上实现端到端高快NOA功能。该系统具备自动变道、智能避障、自主上下匝道等能力,深度融合“人机共驾”理念,确保系统与驾驶员之间的无缝协作。
9月中旬,奥迪E5 Sportback上市,作为AUDI新品牌的首款战略车型,其搭载与Momenta共同开发的“德系Driving DNA+端到端飞轮大模型”辅助驾驶方案,并提供三种辅助模式,以适配中国用户的驾驶偏好。同时,其座舱搭载火山引擎大语言模型“豆包”赋能的“奥迪助手”,支持声音克隆与多轮对话,展现出深度融合本土科技的智能实力。
8月初,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基于奥迪PPC豪华燃油平台与E³1.2电子架构,车辆实现VMM整车运动管理模块与华为乾崑系统的协同控制,突破燃油车智能化技术壁垒,为用户带来媲美电动车的智能驾驶体验。
安全为基:开放合作背后的合资底气
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不是炫技,而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安全为底线。中国芯片企业高管曾表示:“当每一颗芯片都经得起极端环境考验时,智能汽车才能真正升级为移动安全空间。”这一观点与上汽大众的开发逻辑高度契合。陶海龙明确指出:“在产品定义过程中,上汽大众的经营理念是安全至上,企业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升驾乘体验感。”
无论是Pro家族历经超十万公里参数调校的控制算法,还是A5L Sportback投入上亿元打造的碰撞测试体系,都体现出上汽大众对“聪明车必须是安全车”理念的坚持。通过与卓驭、华为、Momenta等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既补齐了智能化短板,又确保了技术的安全可靠,为行业提供了“跨界融合、安全为先”的范本。
从夯实智能制造的底层布局,到推动“油电同智”的产品成功落地,上汽大众在智能化转型进程中,走的是全产业链协同进阶之路,而非依赖单一环节的突破。接下来,随着明年ID. ERA等全新智能产品投入市场,以及“科技朋友圈”不断吸纳新的合作伙伴、扩大合作范围,该合资车企正以“打造可持续产业生态”为核心思路,在汽车行业智能化的深水区中稳步前行,为行业转型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来源:汽车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