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山村的护河行动,有一套环环相扣的“硬核”机制,让河长制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党建核心引领,到街道、村两委、村小组、安全员的多级联动,再到“微网实格+法治河长”的双翼支撑,真正实现了河湖管护责任到人、治理到底。
华山村:从“河长制”到“河长治”,他们有妙招
在临邛街道的华山村
河渠蜿蜒,水流清澈
离不开一套独特的管护秘诀
近年来,华山村以“河长制”为抓手
探索出一套“多层次、多主体、多形式”的河湖管护新模式
让“河长制”活力十足、成效满满
多层次:织密护河责任网
一套机制
华山村的护河行动,有一套环环相扣的“硬核”机制,让河长制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党建核心引领,到街道、村两委、村小组、安全员的多级联动,再到“微网实格+法治河长”的双翼支撑,真正实现了河湖管护责任到人、治理到底。
党建引领>>
基层党建与“河长制”深度融合,成为管护工作的“核心引擎”。坚持在党建工作中融入对基层河湖“解放模式”的探索与推广,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干部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更在课下巡护,线上宣传与线下实践并行,让兴水利民的初心和使命深深扎根。
五级联动>>
设立华山村河长制工作室,以“街道指导协调、村党委统筹推进、村两委执行复盘、村小组巡护反馈、安全员及时解决”为框架探索出河渠“五级”管护机制,层层递进,闭环管理,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今年来,累计召开河长制工作安排部署会7次,街道包片领导走访指导6次,日常巡护发现问题260余个,推动辖区内河渠治理难点、堵点问题解决8个,解决率达100%。
网格赋能>>
创新地将河渠分段划入网格,网格员变身“宣传员”“安全员”,利用日常走家串户的便利,让护河理念深入民心。发动村内法律明白人担任“法治河长”走入“夜间茶话会”,拟将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河长制”政策融入生动案例,让护河有力度也有温度。
(召开“夜间茶话会”普及涉水法律法规)
多主体:建强护河服务队
护河不是少数人的事,华山村动员了老中青少全体村民。从党员到妇女,再到孩子,华山村组建了三支护河队,覆盖全年龄段,让护河成为全村人的共同行动。
01
华山党员护河队
组建“华山党员护河队”,采用常态化巡护同节点式巡护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的巡河护河。
02
巾帼护河队
组建“巾帼护河队”,巡查家门口的河道,发现问题随手拍照反馈,成为河渠的“贴心管家”。
03
童心护河队
组建“童心护河队”,通过趣味讲解和实地探索水环境保护知识和安全巡河要点,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水护河的种子,教育他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发现河道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以期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周围一片”的效果。
多形式:传扬护河新风尚
为了让护河理念深入人心,传扬爱河护河新风尚,华山村的活动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紧扣本村党员、儿童、全体村民三大主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策划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河长制”宣传活动。
专业课堂涨知识
邀请北大环境管理专业的驻村干部开设水情教育课,同时由村里具体负责河长制工作的同志讲解华山村水情与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用专业知识武装党员骨干。
实践体验趣味多
组织“小小河长”行动,孩子们不仅学习水知识,还亲手检测水质、DIY污水过滤装置,把课堂搬到河岸边,趣味盎然。让孩子们用脚步丈量河堤,用双手守护绿意,从小树立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意识。
随手一拍成风尚
“护河爱水随手拍”更是激发了村民们的创作热情,用抖音视频记录下护河爱水的点点滴滴,根据点赞量和转发数评选出优胜者,让宣传效果倍增。通过多维度宣传、多主体参与治理,激发村民群众爱河护河治河的内生动力。
从“政府治水”到“全民护水”,华山村用真心与智慧,编织出一张有层次、有温度、有创意的河湖守护网。未来,我市将继续锚定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目标,推广基层治水模式,有序开展清河、护岸、净水行动,持续营造“全民护水”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画卷!
来源:醉美邛崃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