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不铁了,想要弃中抱美?美企进军巴港口,藏多少“弯弯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5:58 2

摘要:最近这段时间,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热得有点“发烫”,美国总统特朗普,分别在6月和9月见了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两次,白宫门前铺着红地毯,专机接送不说,还摆了国宴招待。

最近这段时间,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热得有点“发烫”,美国总统特朗普,分别在6月和9月见了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两次,白宫门前铺着红地毯,专机接送不说,还摆了国宴招待。

这待遇让巴基斯坦媒体跟“过年”似的,版面大部分都是相关报道,要知道过去四年里,巴基斯坦想等美国一个主动联系都难。

现在突然被这么重视,不光媒体兴奋,不少巴基斯坦民众也跟着狂喜,社交媒体上不少民众刷屏:“美国回来了”、“穆尼尔让世界重新认识巴铁”的帖子。

更让人关注的是,多家美国企业扎堆涌入巴基斯坦,直奔港口项目而去,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的工地上,很快就能看到美资的影子,有人开始问,难道“巴铁”真要弃中抱美?

特朗普和穆尼尔的两次见面,细节里全是信号,第一次见面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握着穆尼尔的手,对着镜头说“这是美国在南亚最重要的伙伴”,要知道几个月前,特朗普还在公开场合批评穆斯林国家“没作为”。

这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连美国媒体都在猜其中的门道,穆尼尔这边也不含糊,第一次访美就带了满满一个代表团,除了外交官员,还有矿业和港口领域的负责人,更显眼的是,他随身带了一份稀土矿投资清单。

在华盛顿的多场会谈里,翻来覆去推销巴基斯坦的港口、能源和矿业项目,会谈结束没几天,巴基斯坦官方就宣布,美国多家企业已经和巴方签了初步协议,要参与港口和工业园建设。

巴基斯坦媒体把这些消息铺天盖地报道出来,不少民众看完都觉得“腰杆硬了”,卡拉奇的街头,有小贩一边卖水果一边跟顾客聊“美国投资要来了,以后生意肯定好做”。

社交媒体上,有人晒出穆尼尔在白宫的照片,配文这才是他们需要的领导者,很少有人注意到,总理夏里夫在这波外交“热潮”里,几乎没露过面,所有重要场合的发言人都是穆尼尔。

穆尼尔之所以能在对美合作里说一不二,是因巴基斯坦军方的强大实力,穆尼尔本身就是陆军精英出身,还当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局长,这个情报局在巴基斯坦的地位可不一般。

不光管情报,还深度参与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说是“国中之国”也不为过,在巴基斯坦的历史上,军方一直是外交领域的主导力量,从齐亚·哈克到穆沙拉夫,每一位军方领导人都用过“对美合作”这招巩固自己的地位。

齐亚·哈克当年靠帮美国对抗苏联,拿到了大量军援,顺势坐稳了总统的位置,穆沙拉夫时期,借着反恐战争的机会,跟美国深化合作,军方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穆尼尔这次主导对美合作,走的也是同样的路子。

他带着稀土矿去美国“送礼”,开放港口、能源这些核心领域,看似是为国家争取投资,实际上是为军方捞取资源,美国的军援、美企的投资,很大一部分会流向巴基斯坦军方,既能更新装备,又能扩大在国内的影响力。

巴基斯坦部分民众没看透这层关系,只看到穆尼尔在国际上受重视,就觉得他是“民族英雄”,他们不知道,军方主导外交的时候,往往是“准军政府时代”的开始。

历史上每次出现这种情况,巴基斯坦的民主制度都会受到冲击,总理要么被架空,要么直接被赶下台,现在夏里夫的“隐身”,就是最明显的信号,在这场由穆尼尔和特朗普促成的美巴合作中,美国都想干些什么呢?

美国突然对巴基斯坦这么热情,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善意,特朗普心里把账算得明明白白的,特朗普一直想在中东,留下点拿得出手的政绩,重启《亚伯拉罕协议》就是他的重点目标。

《亚伯拉罕协议》

这个协议本来是想让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签和平协议,顺便削弱伊朗的影响力,可加沙冲突一爆发,整个计划全乱了,沙特、埃及这些原本有意向的国家,全都不敢出头了。

就在这时候,特朗普盯上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里少有的有核国家,还跟沙特签了防务合作协议,在伊斯兰世界里说话有分量,特朗普觉得,要是能让巴基斯坦牵头,带着其他穆斯林国家跟以色列接触,重启协议的希望就大了。

更关键的是,他想让巴基斯坦派军队进入加沙,以“维和”的名义稳住局势,可这个想法里藏着大风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早就公开说了,不允许外国军队介入加沙。

真要是巴基斯坦军队硬闯进去,不光会跟以色列起冲突,加沙当地的武装组织也不会认账,等于把军队扔进了“泥潭”,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根本不是维和,是去当“挡箭牌”。

特朗普当年亲自下令从阿富汗撤军,现在看着塔利班掌权,境内恐袭不断,又开始后悔了,尤其是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那是美军在阿富汗最重要的战略据点,撤军后一直被塔利班控制,特朗普心里一直惦记着要拿回来。

他发现穆尼尔和塔利班的关系一直不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摩擦就没断过,这可是个好机会,特朗普恐怕是想撺掇穆尼尔派军队去阿富汗,跟塔利班硬碰硬,把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抢回来。

这样一来,美国不用派一兵一卒,就能坐收渔利,既夺回了据点,又不用担伤亡的风险,为了让这个计划落地,美国政府和资本巨头配合得严丝合缝,美国国防部官员跟穆尼尔谈军事合作,旁敲侧击提阿富汗的事。

接着贝莱德、马士基这些资本巨头就跟上,抛出港口投资的诱饵,这种“政府施压+资本跟进”的套路,美国之前在巴拿马、马来西亚都用过,每次都能顺利拿到关键设施的控制权。

美国在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的动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冲着瓜达尔港来的,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项目,中国企业投了大量资金建设,从2016年开通运营到现在,已经成了连接中国西部和中东、非洲的重要枢纽。

截至2024年,瓜达尔港已经开通了12条国际货运航线,把中东的石油、非洲的矿产直接运到中国,不用再绕马六甲海峡,2023年上半年的货物吞吐量就达到了50.68万吨,全年数据未公开。

其周边建起来的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直接带动了五万多人就业,不少当地居民靠着港口相关的工作脱了贫,美国为了分流瓜达尔港的货运量,动了不少心思,达飞集团的INDAMEX航线专门绕开瓜达尔港,把美巴之间的货运全拉到卡拉奇港。

美国还通过外交渠道游说巴基斯坦政府,希望给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制定更优惠的关税政策,吸引其他国家的货物也往这两个港口集中,这套操作引发了巴基斯坦商界的不满。

卡拉奇当地的货运商就公开表示,要是真搞关税倾斜,相当于让大家放弃瓜达尔港,增加的运输成本最后还是要商户自己承担,更麻烦的是,美国要求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不用中国产的设备。

这会导致这两个港口的起重机、自动化系统跟瓜达尔港不兼容,货物在三个港口之间转运的时候,还要额外花时间装卸,整体运营成本反而涨了18%,中国这边没怎么声张,一直在默默升级瓜达尔港的运营。

2024年刚上线的“数字清关系统”,把通关时间从之前的三天,缩短到十几个小时,效率提升了不少。

同时中国企业还在港口周边,建了纺织和电子产业园,让瓜达尔港不光能搞运输,还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这种“港口+产业”的模式,比单纯的货运码头更有后劲。

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布局,不只是为了对付中东和阿富汗的麻烦,还有更长远的打算,这些年中国在全球港口建设里的势头很猛。

非洲的吉布提港、欧洲的比雷埃夫斯港、东南亚的皎漂港,不少关键港口都有中国企业的参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模式,美国觉得这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想通过巴基斯坦搞一个“去中国化”的试点。

在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的合作里,美国明确要求所有美方资助的项目,都不能采购中国产的起重设备、自动化系统,甚至连港口的货运管理软件,都要换成美国的,美国想把这套标准复制到其他国家,让全球港口都跟中国的技术和设备脱钩,可惜这都是只是美国自己的妄想。

来源:云帘逸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