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大杀四方,这只指数也许要「价值重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5:09 2

摘要:简单说,主办方搞了一个顶尖大语言模型的投资PK大赛,给每个大模型1万美元初始金额,让其在加密市场自主交易。大家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这些大模型的交易和收益,都是实时直播的。

文/二马小姐

最近一个AI的实盘交易大赛,让国产AI再度被全球关注。

简单说,主办方搞了一个顶尖大语言模型的投资PK大赛,给每个大模型1万美元初始金额,让其在加密市场自主交易。大家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这些大模型的交易和收益,都是实时直播的。

截至10月26日,收益榜单显示,暂时第一位的是阿里的QWEN3 MAX,第二位是Deepseek chat v3.1。这两只国产大模型的成绩,收益率分别是87%、49%,而且大幅跑赢了同期比特币涨幅(5%左右)。

其次是马斯克的GROK,以及CLAUDE SONNET4.5,仍然在1万美元水平线上下。而ChatGPT5目前是垫底状态,亏损已经近68%

这就很有意思了,让大家对国产的AI在全球市场中的位置,又有了新的参照物。

真实市场中的AI对比,能直观反映模型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的适应性。这场AI实盘大战,交易标的包括加密币及其衍生品,AI 模型完全自己设定仓位,使用杠杆,独立下单,交易思路与执行过程也都是透明的。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QWEN的每笔交易情况,平均杠杆大概是15倍左右,胜率很高。而Deepseek,目前的平均杠杆是13倍。

显然,相对于美股一些科技股在AI热潮中的表现,港股里的这些科技巨头似乎还是被系统性低估了。这么看,像恒生科技这类指数,恐怕还可以进一步“价值重估”。

恒生科技:

现在估值大幅低于纳斯达克

恒生科技大概算是最老牌的港股科技指数之一。跟踪这只指数的ETF不少,诸如恒生科技ETF易方达

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现在几乎是纳斯达克的一半。实在是有点便宜了!

目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TTM是大约22.76倍,在历史上的28.94%分位,还没到30%。而现在的纳斯达克指数,现在平均市盈率TTM是43倍左右,大约是历史上的84%分位

两个指数的估值差距,还是很大的。即使不考虑业绩增长幅度,相比之下,恒生科技有很大的提升估值空间。

图: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TTM

来自:wind,截至10月22日

恒生科技指数,经过2021-2023年的大幅下跌后,一度跌到了极端地板价。一直到2024年谷底时,平均市盈率TTM一度只有15倍。此后便开始一路上涨。

比如恒生科技ETF易方达,2024年上涨了21.19%,今年以来(截至10月23日)收益率31.08%。从2024年2月低点以来,则已经累计上涨了95.58%

可以看到,恒生科技实际上早于A股启动,并且弹性相当好,是非常适合牛市的指数。

几个核心看点

恒生科技的前十大成分股,包括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网易,美团,比亚迪股份,小米集团,京东集团,快手,携程集团。既有主流互联网巨头,也有半导体,造车新势力等。共30只成份股。集中度也比较高,前十大成份股占比69.65%。

图:恒生科技前十大成份股

截至2025年10月23日

现在看起来,恒生科技接下来最主要看点,大概有三点。

一是估值修复的持续性。

就像前面说到的,目前恒生科技指数的整体估值,还大幅低于纳斯达克指数。和很多新兴市场的科技股也相差甚远。意味着,有估值修复很大的空间,当然这也取决于市场的乐观程度。

二是港股科技巨头在AI生态链中的领先地位,盈利兑现能力。

这可能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比如互联网巨头和他们的大模型,最终会产生怎样的联动反应,能多大程度作用于本身的业务,最终又有多少盈利兑现能力。这些灵魂拷问可能是市场主轴。当然长期趋势,还是和AI相关产业链升级、国产芯片与半导体、云计算与AI算力提升等相关。

但总体上,科技巨头的潜力,大概率还是被低估了。比如这次的AI大战中,国产AI的竞争力可见一斑,但并没有反映到资本市场中。

三是流动性回暖的程度。

取决于外资的流动,南向资金的热情。有利条件是美国在降息周期,而我们是低利率环境,这都是非常有利于港股科技的。

成长还是投资主线

另外,最近市场的调整可能也将近尾声。

从一些大投行的观点看,这一波市场下跌,主要还是由于贸易摩擦突然升级,投资者去风险下倾向于对组合进行再平衡。加上科技股前期涨幅较大,部分投资者有获利了结的需求。

但中期来看,成长风格仍是市场关心的投资主线。

从过往经验看,港股也好,A股也好,都比较倾向于在贸易摩擦升级的前几个交易日,对相关影响定价。到现在,市场已经大致将关税的冲击反映在了股价中。同时,近期大科技的调整已经部分释放了拥挤的风险。

总体来说,阶段性回调时,可能正是布局港股科技比较好的时间窗口。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作为个人心得分享,不作为投资建议。以上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来源:躺赢派研究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