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试射巡航导弹“海燕”:是要逼谈判让步吗?和平还有多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4:46 2

摘要:当地时间10月26日(周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外公开宣布:俄罗斯成功试射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Burevestnik)。

当地时间10月26日(周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外公开宣布:俄罗斯成功试射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Burevestnik)。

据报道,此次测试中,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飞行14000公里,耗时15小时。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称,这并非其极限。

据格拉西莫夫介绍,“海燕”导弹已展现出规避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

但是,他补充说,“该导弹要投入实战仍需开展大量工作。”

普京表示,巡航导弹“海燕”配备了核动力装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这一进展不仅标志着俄罗斯在非对称武器领域的重大突破,更将对全球战略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但最有戏的,不是导弹本身,而是普京的操作方式。

他没藏着掖着,第一时间就“通报美国”。

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亲口确认:美国知道这次试射。

他还专门补了一句——我们传达了普京的立场:只有相互尊重的对话,才有结果。

不少人看完也感到纳闷:这节骨眼亮这么厉害的武器,背后是不是有其他含义?是为了接下来的俄乌谈判多要几分话语权吗?

先搞懂第一个关键问题:在这个节骨眼上,俄罗斯试射“海燕”导弹,还主动向白宫通报,背后的意图究竟是啥?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在给谈判“加筹码”。

你想啊,俩人为了一件事已经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终于愿意坐下来谈条件,其中一方先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大师版英沙吉:嘿嘿,我有这。

俄罗斯现在亮出导弹,那就相当于直接亮话:“顿巴斯的控制权、西方解除对俄制裁,这些都是我的核心诉求,别想着用压力逼我让步”。

之前,欧洲和乌克兰都拿出过“12点和平方案”,但俄罗斯、乌克兰,还有背后的美国,三方各有诉求,根本谈不拢。

俄罗斯觉得自己已经实际控制了顿巴斯,谈判首先必须确认这件事,还得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乌克兰这边呢,死咬着“领土完整”不放,甚至要求俄罗斯赔偿它的战争损失。

美国呢,夹在中间,既想少花钱早点停火,又不想让俄罗斯“占便宜”。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俄罗斯发了一颗导弹,就是在对其他各方“亮明筹码”,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谈判空间。

有人可能会说,“之前的框架两边都不同意,哪来的曙光啊?”

其实“没同意”,并不代表“不想谈”,反而说明双方已经走到“坐下来谈”的步骤了。

俄罗斯打了这么久,虽然在战场上占点优势,但经济被制裁压得难受。

乌克兰更不用说,前段时间基辅刚遭无人机袭击,3位平民被打死、31人受伤,城市设施被炸得稀烂,老百姓早就扛不住了。

欧洲呢,因为之前帮乌克兰扛了不少,搞得自己能源、经济都非常紧张,确实已经有点难以为继了。

最近,欧盟终于也联合泽连斯基一起发表声明,第一次同意:“以现在战线作为谈判起点”,这等于默认了保持现有的领土现状。

美国更现实,对特朗普来说,最大的目的就是促成停火,给自己拉选票,再加上美国国内民众,也早就不满战争带来的高油价了。

所以,现在各方早都打疲了,只要条件能谈妥,大家都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更关键的信号是,美俄大使级外交停了两年后,现在也开始重启议会级会谈了,这可是冲突爆发以来少有的高层接触。

那俄乌到底啥时候能真正停战?

按现在的情况看,想马上停火也不太可能,但大概率会在一年内进入“实质性停火”——就是先不打了,慢慢谈后续的事。

来源:梦霞亲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