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夺冠的两位女双队员,备战期间格外刻苦,也克服了不少困难。其中方伟娟已参加过三届全运会,这是她首次斩获女双金牌。”张小平表示,对整个队伍而言,这枚金牌更具特殊意义——这是浙江队在羽毛球群众体育项目上的首枚女双金牌。
10月26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决赛在深圳落幕。
在女双决赛中,浙江选手方伟娟与林利组成的搭档迎战陕西队,最终以2:0的比分战胜对手,夺得冠军。
浙江羽毛球队领队张小平介绍,此次浙江队共派出29名运动员,参与四个组别的角逐。
“本次夺冠的两位女双队员,备战期间格外刻苦,也克服了不少困难。其中方伟娟已参加过三届全运会,这是她首次斩获女双金牌。”张小平表示,对整个队伍而言,这枚金牌更具特殊意义——这是浙江队在羽毛球群众体育项目上的首枚女双金牌。
此外,省体育局群体处、省智力运动管理中心对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教练金建强和李向在备战带训期间也始终一丝不苟。
夺冠的方伟娟与林利的女双组合,在比赛中凭借稳定发挥一路晋级。方伟娟从小热爱羽毛球,亦是杭州羽火凤凰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她坦言,羽毛球让自己结识了众多好友,大家常相约打球、喝茶,赛场内外都是彼此的生活伙伴。“我们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训,还与学院队员进行实战对抗。这不仅让我们的配合更默契,战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方伟娟特别提到,杭州羽火凤凰俱乐部的许多姐妹专程赶赴深圳为她们加油,后勤保障团队的支持也给了她们极大的比赛动力。
搭档林利则有着不同的运动轨迹:作为成都人,她儿时曾在当地体校接受羽毛球训练,退役后投身商业领域;随着年龄增长,她重新拾起羽毛球爱好,陆续参与各类业余赛事。“我是2019年来杭州的,目前从事羽毛球教练工作。”
谈及两人的搭档缘分,方伟娟与林利不约而同地表示“是机缘促成”,林利曾婉拒其他男选手的混双搭档邀请。方伟娟也补充道:“我原本的搭档陈群因赛事规则限制无法参赛,而林利一直深耕羽毛球教学,对战术理解透彻,我们便顺理成章组成了新搭档。”
值得一提的是,陈群也专程来到决赛现场,不仅为两人加油鼓劲,还提供了战术指导,让她们在比赛中思路格外清晰。
羽毛球队教练李向介绍,浙江队针对全运会群众比赛制定了系统性备战方案:“教练组不仅制定了完善的体能训练计划,还配备了体能教练和医疗保障团队;学院小球系也对我们高度重视。大家集训时十分认真,效果显著。”李向表示,针对方伟娟和林利,教练组还制定了专门的备战方案,此次比赛结果与预期一致。
在张小平看来,浙江羽毛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始终深厚、参与层次丰富,如今已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贯通城乡的全民参与生态——无论是青年学生、职场上班族,还是银发群体,都能在羽毛球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2024年,浙江升级推出省内业余最高级别赛事“浙江省羽毛球超级联赛”,该赛事效仿足球、篮球项目的“浙超”模式,设置多站分站赛与总决赛,覆盖青年、壮年、中年三个年龄组。2025年第二届联赛中,共有36支队伍、304位高手参赛,其中不乏此次全运会群众组的冲金选手,进一步印证了浙江羽毛球的全民热度。
据悉,本次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共设置两大类别赛事:混合团体赛(含男双、女双、混双)与单项赛(男双、女双)。同时,赛事依据运动员年龄精细划分为四个组别,分别是A组(25-34岁,仅设团体赛)、B组(35-44岁)、C组(45-54岁)和D组(55-64岁),确保不同年龄段选手均能公平竞技。
全运会群众比赛浙江羽毛球队成绩
● 女双金牌(单项D组女双方伟娟/林利)
● 团体铜牌(B组混合团体)
● 两项第四名(单项B组男双许峻峰/郑昊;单项C组男双汪鉴/张宋桢)
● 团体第七名(A组混合团体)
● 两项第八名(单项B组女双王芳/竺莉莉;单项C组男双应国/水文梁)
作者:陈素琴(体坛报)赛事组委会及受访者供图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