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丹麦放射科医生梅兰妮·德巴雷的每一天都在忙碌与压力中度过,她的经历正是欧洲众多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规律的轮班制度,她坦言身心俱疲,这种状态有时甚至会影响医疗判断。在欧盟、冰岛和挪威进行的一项由世卫组织主导的大规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医
丹麦放射科医生梅兰妮·德巴雷的每一天都在忙碌与压力中度过,她的经历正是欧洲众多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规律的轮班制度,她坦言身心俱疲,这种状态有时甚至会影响医疗判断。在欧盟、冰岛和挪威进行的一项由世卫组织主导的大规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生和护士出现抑郁症状,十分之一的人曾有过被动自杀的念头,这些数字是普通人群的两倍之多。这一结果揭示了医疗行业背后深藏的心理健康危机。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鲁格博士强调,卫生系统的强弱取决于其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当前的压力水平已达到不可持续的地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在过去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遭遇过职场欺凌或暴力威胁,10%的人经历过身体或性骚扰。许多医生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而近三分之一的医生和四分之一的护士处于临时合同状态,缺乏稳定的职业保障。法国放射科住院医师梅兰妮·德巴雷指出,法国医学生中有66%曾经历抑郁发作,21%在过去一年中产生过自杀念头,远高于一般人群。尽管如此,仍有四分之三的医生和三分之二的护士表示,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强烈的使命感和价值感,这份信念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行。
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香港青年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7.8%的中学生存在轻度至严重的焦虑情绪,创下五年来的新高。学生的焦虑指数逐年上升,主要表现为紧张、烦躁和疲惫。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成绩下滑的担忧、学习动力不足以及课业负担过重,这些问题连续五年位居学生最关心事项的前三名。此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在网络上塑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人设”,超过五成的学生在网络中表现得更加开朗积极,近六成更偏好线上交流,情绪也更容易受到人际互动质量的影响。
面对严峻的心理健康挑战,各方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专家建议对医疗场所的暴力行为实行零容忍政策,优化排班制度,减少过度劳动,并借助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升效率。对于青少年群体,应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岳伟华教授团队提倡建立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推动早期识别与持续干预。在甘肃,已有206家医疗机构设立心理或睡眠门诊,全省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为公众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宁夏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与高校合作,通过专业培训和实习实践双向提升服务能力,同时还邀请网络大V担任“青春护航伙伴”,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范围。
第十七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以“融合促进发展,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展现了我国在心理健康领域不断前进的步伐。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王刚表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心理卫生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内心世界,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青少年,都在努力寻找平衡与希望。正是这份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感,激励着每一个人勇敢面对困难,共同构建更加温暖、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来源:胖嘟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