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VAR回放3分钟改判点球那一刻,申花球迷把矿泉水瓶砸向了裁判席。
中超裁判又成主角!申花绝平大连一战暴露中国足球最大顽疾
VAR回放3分钟改判点球那一刻,申花球迷把矿泉水瓶砸向了裁判席。
昨晚这场2比2的平局,本该是吴曦头球救主的经典战役,却成了裁判顾春含的独角戏。
升班马大连英博踢出了争冠级别的表现。
吕焯毅第18分钟的远射堪称赛季最佳进球候选,刘祝润单刀破门时申花后卫还在举手示意越位。
但真正决定比赛走向的,是第67分钟那次充满争议的VAR介入。
毕津浩在禁区内被大连球员踩到脚踝,主裁判第一时间没有表示。
视频助理裁判提醒后,顾春含盯着屏幕看了足足180秒,最终维持原判。
转播镜头捕捉到申花教练组集体摊手的画面,场边第四官员不得不隔开情绪激动的替补球员。
更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在补时阶段。
朱挺禁区内疑似手球,这次顾春含果断指向点球点。
慢镜头显示皮球先击中大腿再蹭到手臂,按照现行规则确实存在判罚空间。
但对比上半场漏判的点球,这种尺度不一正是球迷最愤怒的地方。
技术统计显示,本赛季中超场均VAR介入次数达到1.8次,创历史新高。
其中约40%的改判引发较大争议,这个数字是日本J联赛的两倍。
当值主裁顾春含过去三年执法过58场中超,有11场比赛赛后出现俱乐部申诉。
申花错失登顶良机确实遗憾,但更深层的问题值得思考。
为什么每轮联赛都有裁判成为焦点?
VAR技术引进六年,为什么争议反而越来越多?
隔壁K联赛去年开始实行裁判赛后释疑制度,我们是否也该让判罚更透明?
大连队值得掌声。
作为投入最少的升班马,李国旭把防守反击玩出了新花样。
全队跑动距离比申花多出7公里,这是用战术弥补实力的典范。
他们证明中超不缺精彩比赛,只要裁判别抢戏。
比赛结束两小时后,足协裁委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据悉已有专人调取本场所有关键判罚录像,这种连夜复盘的情况本赛季已是第五次。
或许该听听前国脚徐亮在直播时的建议:裁判也该像球员一样,每轮接受媒体评分。
看着看台上提前退场的球迷,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甲A时代。
那时候没有VAR,误判更多,但至少我们知道比赛胜负由球员决定。
现在科技发达了,裁判反而成了每场比赛的定时炸弹。
这场比赛有两个赢家。
大连队带走了队史中超第一分,转播商收获了破纪录的弹幕量。
至于足球本身,它又一次成了配角。
来源:奇妙辰星一点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