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幅削减博士招生背后:美国顶尖高校的“财政寒冬”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2:31 1

摘要:近日,一则关于哈佛大学将大幅削减博士生招生名额的消息引发全球学术界震动。据《哈佛深红报》报道,哈佛大学文理学院(FAS)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理科博士生招生减少75%以上,艺术与人文领域减少约60%,社会科学相关院系也将缩减50%至70%的名额。这一前所未有的缩招

近日,一则关于哈佛大学将大幅削减博士生招生名额的消息引发全球学术界震动。据《哈佛深红报》报道,哈佛大学文理学院(FAS)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理科博士生招生减少75%以上,艺术与人文领域减少约60%,社会科学相关院系也将缩减50%至70%的名额。这一前所未有的缩招举措,不仅标志着这所世界顶级学府进入“紧缩时代”,更折射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正面临一场由政策、资金与政治环境共同引发的深层危机。

“史上最严”缩招:多个院系或将停招

作为哈佛大学最大的学术部门,文理学院负责管理本科、哲学博士(PhD)及部分硕士项目,拥有超过4600名研究生和1200余名教职员工。然而,这场波及全院的招生收缩已具体落实到各学科:

德语系:预计将失去所有博士生招生名额;历史系:每年仅招5人,较去年13人锐减超60%;社会学系:2026–2027学年招6人,随后一年暂停招生;有机体与进化生物学系:招生规模压缩75%,仅留3个名额;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分别缩减至4人和4–5人。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年轻学者学术梦想的搁浅,也预示着美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体系正在经历剧烈震荡。

根源何在?财政赤字与联邦资金冻结双重打击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霍皮·胡克斯特拉(Hopi Hoekstra)坦言,研究经费的不确定性联邦捐赠税上调是此次决策的核心动因。

根据哈佛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财务报告,学校录得1.13亿美元运营亏损,这是自2011财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赤字,也是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运营赤字。尽管该校当财年捐赠基金回报率达11.9%,可支配捐赠收入增长19%至6.29亿美元,但支出却激增3.67亿美元,主要源于工资福利上涨、法律费用及技术投资。

更致命的是,联邦研究经费被暂停导致科研资金链断裂。2025财年,哈佛联邦资助收入同比下降8%至6.29亿美元。在等待拨款恢复期间,学校不得不动用2.5亿美元应急储备金维持研究运转。

雪上加霜的是,自2025年7月起,哈佛捐赠基金适用的税率从1.4%飙升至8%,预计每年带来约3亿美元的额外税收负担。财务主管巴拉克特与首席财务官卡尔拉警告:“联邦政策环境的变化后果才刚刚开始显现。”

不止哈佛:全美高校掀起博士招生“寒潮”

哈佛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受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预算影响,美国多所顶尖高校相继宣布缩减或暂停博士招生:

华盛顿大学天文学系:因联邦资金削减,宣布暂停2026–2027学年博士招生;布朗大学人类学系:为平衡资源,主动暂停下一年度招生;芝加哥大学:计划裁员400人,并暂停近20个博士项目的招生,以节省1亿美元开支。

一项针对150多个美国天文学与物理学研究生项目的调查显示,在91个受访院校中,至少33所计划减少或取消2026年秋季博士招生。另一项生物学领域的调查则显示,45所受访院校中有40所已或计划缩减博士招生规模,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

中国学生首当其冲:国际博士生的未来之问

在美国攻读研究型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中,中国长期位居生源国榜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CSES)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6756名中国籍学生获得美国研究型博士学位,占国际博士总数的36%,远超印度(2649人)和韩国(1061人)。

哈佛GSAS新生中,国际学生占比达37%。此次大规模缩招,意味着未来两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优秀学子进入哈佛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将急剧减少。许多原本计划申请的学生不得不重新评估留学路径,甚至考虑转向欧洲、加拿大或亚洲高校。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对该领域造成毁灭性打击,因为下一代专家就来自这里。”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艾米丽·勒维克(Emily Levesque)发出警示。

博士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科研的主力军。他们承担实验室运行、课程助教、论文撰写等核心任务,支撑着美国大学的本科教学与前沿研究体系。一旦博士生规模持续萎缩,将直接导致:

教师科研项目难以为继;本科教学质量下降(缺乏助教支持);学术传承断层,关键领域人才青黄不接。

正如一位哈佛在读博士生所言:“教授也没钱,系里也没钱,所以招不了学生。”当科研经费成为稀缺资源,学术理想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象牙塔的冬天,谁来守护知识的火种?

哈佛的缩招决定,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高等教育在政治博弈、财政压力与社会信任之间摇摆的困境。当“知识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公共投入却在退潮,大学不得不做出痛苦选择。

这场“博士招生寒冬”不仅关乎个体命运,更关乎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根基。若任由基础研究人才断层,未来的科技突破、医学进步、文化创新又将从何谈起?

在资本与政策的夹缝中,如何守护学术的独立与尊严,如何保障青年学者的成长空间,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

来源:行知探索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