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纤维如何撬动产业升级新赛道?这场大会解码纺织材料升级密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2:15 1

摘要:3秒速热、智能控温的保暖马甲,天然抑菌、持久透气的海藻纤维面料,三防凉感休闲裤,“破风3.0”竞速背心……日前,在2025国际先进纤维材料创新大会上发布的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展现出了强劲的开发水平和创新实力。这些创新产品从企业的织造车间,走到千家万户的衣柜,再

郭春花/文

3秒速热、智能控温的保暖马甲,天然抑菌、持久透气的海藻纤维面料,三防凉感休闲裤,“破风3.0”竞速背心……日前,在2025国际先进纤维材料创新大会上发布的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展现出了强劲的开发水平和创新实力。这些创新产品从企业的织造车间,走到千家万户的衣柜,再到遥远的太空探索,其中都离不开一根纤维的材料创新。

作为链接产业创新与美好生活、贯通供给变革与消费升级的关键力量,如何解锁纤维材料的价值升级密码,已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2025国际先进纤维材料创新大会邀请产业链各方代表,分享各自创新经验和解题之道。

纤维材料

赋予产业创新智慧底气

纤维材料驱动纺织行业质态跃迁的核心力量,它一头连着科技突破,一头系着消费需求,既是破解民众多样化品质消费需求的关键,也是纺织工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突破的着力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孙瑞哲在会上指出,纤维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延展消费空间、引领消费未来,希望行业通过“强源头、稳链条、拓场景”,深化纤维材料的应用创新,以高品质供给引领消费需求,以高效能协同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副处长吴桐强调,纺织行业作为重要民生行业,在扩大内需、繁荣市场中使命重大,而纤维正是满足消费新需求的破题关键。他提到,工信部正以标杆引领加速纤维领域创新成果转化,并呼吁行业从三方面发力:深挖材料科技内涵、共筑协同创新生态、延展纤维场景边界,以此构建全产业链价值共创格局,将先进纤维材料的 “科技势能” 转化为赋能消费升级的 “市场动能”。

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信州大学教授倪庆清展望道:“未来产业用纺织品在航空航天、组装材料、海洋工程、医疗健康等各个领域使用非常广泛。”他指出,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技术有待加强,利用先进纤维的复合化、多元化,使立体织物达到构造材料的层间高韧性化,未来发展可期。以目前的研究成果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链的构建将极大促进轻量高强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对节能碳减排产生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协同“转译”

实现纤维价值跃升

从实验室的技术源头创新到生产线的原料升级,再到面料的创新转化,最终通过终端品牌产品触达消费者,通过设计语言来打动消费者,这正是先进纤维材料从产业创新走向价值的完整闭环,每一个环节的突破都离不开其他不同环节的协同,每次产业升级都需要全链条的共同努力。

在“材料创新的消费价值转化”主题对话中,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徐锦龙与来自专业院校、纤维企业、面料面料和终端品牌的嘉宾代表围绕产业痛点,共商突破方向,将专业领域的 “技术方言”,转化为打动市场的 “消费语言”。

“低碳材料创新需通过多行业、多学科交叉满足技术与加工要求。”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张圣明指出,团队当前重点攻关两大方向:一是推动二氧化碳从排放物变为纤维原料,二是探索高效废旧纺织品短流程再生。目前相关技术已实现工程化应用与产业化落地,未来将进一步拓展二氧化碳基原料在纤维领域的应用。

江苏盛恒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俊给出企业解法。他表示,公司深耕功能性复合纤维的技术研发,近年来聚焦产业效率升级,主动对接终端品牌厂家开启协同开发模式,以品牌方的终端应用需求为导向,整合全链条资源定向攻关,让产品研发更精准、产业价值转化更高效。

“我们每个季度会开展市调,根据消费者穿衣感觉以及使用反馈,重新定义产品功能的开发方向。”吴江市涂泰克纺织后整理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堵晓华介绍,涂泰克主要服务品牌和中高端贸易公司的功能性需求,每个季度都会为国内一线品牌客户提供上百份提案,并持续跟踪成衣开发直到消费端的最终落地。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服装材料高级研发经理董稳定的视角则更贴近用户。他表示,材料开发正从注重性能参数转向追求可感知的体验感,功能从单一向复合型发展,且更关注原料来源及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希望供应商不仅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更能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共同推动新材料的故事传播与成本优化。

产品研发很重要,单品破圈更是目标。对于广大企业推出新品时都很头疼的“如何让消费者听懂技术研发语言”这个痛点,苏州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系副主任、教授洪岩给出了他的建议:科技和美学的结合才是终端呈现的结果。企业内部要实现企业、商品、设计、营销等多部门的深度协调共创,通过前期企划将技术语言“翻译”成需求语言才能让消费者得到良好的感知,形成消费增长。

需求牵引,

联手打通产业发展堵点

创新之路未有穷期。当消费者对纺织品服装功能的期待日益高涨,纤维材料的升级更需锚定需求精准发力。孙瑞哲对纤维材料行业寄予期望:通过 “强源头、稳链条、拓场景” 深化应用创新,以高品质供给引领需求,一要筑牢根基,向原始创新要动力;二要需求牵引,向场景创新要活力;三要协同共生,向生态创新要合力,最终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也指出,从“跟跑”走向“领跑”,纺织产业须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共生的创新生态。第一要强化原创性基础研究,形成更多“从0到1”的自主创新成果;第二要建立“需求驱动”的逆向研发机制,让市场的真实需求、消费者的潜在痛点,成为材料研发的起点和靶点;第三要拥抱“数智化”的全面赋能,建设数据资源节点,为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落户盛泽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是工信部批复成立的1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自成立以来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方向,在科技研发、产业化应用、合作创新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我国纺织纤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盛泽镇党委书记陈宇表示,盛泽将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为引领,积极推动技术研发以攻克 “卡脖子” 难题,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并深化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助力纤维材料走出实验室、融入大市场。

面对绿色制造升级、智能化转型、高端市场突破等多重任务,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本次大会举行了11个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覆盖低碳材料研发突破、纺纱技术创新、功能性面料升级、人工智能赋能制造等关键方向。

会议还围绕碳纤维材料的创新趋势与童装产品的升级方向进行了主题报告,聚焦纤维材料的技术落地与场景拓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期,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持续创新单位”发布仪式在会上举行,爱慕股份有限公司等85家优秀纺织服装企业申报4年以上并成功获选“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展现出了强劲的开发水平和创新实力。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